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量子-佛 Quantum Buddha

量子-佛 Quantum Buddha

量子佛

Quantum Buddha

作者:傑弗里?佩音

Jeffery Paine

作者介紹

傑弗里?佩音是一位屢獲殊榮的作家,特別是將東方文化和靈性帶給了西方普羅大眾。印度小說家兼聯合國副秘書長沙希?塔魯爾評述道:「傑弗里?佩音是美國文學一個不同尋常的聲音」,「一個人沉浸在東方的智慧中,又洋溢著極為深刻的西方智慧與機敏。」佩音的書籍,例如《印度之父》和《再著魅》,已被《出版人周刊》、《靈性與健康》等出版物譽為「年度最佳書籍」。他的著作屬於創作或非虛構類作品,也就是把原本的學術性探索與戲劇性的敘事方式和小說式的人物發展相結合。

我們開始於一個悖論。其實,佛教看起來與基督教或猶太教在實踐上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其智慧,以及煥發著生命力的思想,似乎異常陌生、相互矛盾,簡直就是來自不同的星球,令人深感驚奇。以至於佛教中有句格言是這麼勸誡的:「想要在你的精神探索中走得更遠嗎?那就得姑且假定你通常認為的一切都是錯誤的。」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佛教,並探究其背後不同尋常的智慧。

一方面,佛教與基督教給人的感觀並不相同,僧人們藏紅色或褐紅色的長袍可能需要重新染色,而佛塔可能要改建成教堂式的尖塔,然而,另一方面,在例行事務中,佛教徒和基督徒看起來並沒有那麼多不同。佛教徒向佛菩薩祈禱的方式與基督徒向基督和聖徒祈禱的方式極其相似:他們都是去寺院或教堂,遵照固定的程序完成宗教儀式,遵守殊勝日的宗教習俗;都希望行善能保證他們在今生來世擁有美好的生活。這種簡單的信仰和簡單的儀式界定了「大眾化」層面的佛教,但是,這種簡單的信仰背後的邏輯層面——佛教智慧,則是來自完全不同假設。有兩個不大一致的秘密通道可以帶領我們間接地進入這個不尋常的世界:古老的民間故事和二十一世紀的科學。

科學與宗教的位置發生改變了嗎?當代宗教往往使自己忙於世俗事務,正如原教旨主義者為了環境問題從事著政治性和自由化的公理宗運動,而另一方面,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則支持一些形而上的可能性——多重宇宙、弦理論、十二和十三維度空間——這能夠使天使看起來十分順利地在大頭針的平頭上跳舞,而想要找到一個無可辯駁的論據,來證明某種來世或無死之境么?不要去找神學家,還是去轉問E=mc2吧。(譯註:E=mc2,著名的質能方程,其中,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這個方程給出了質量和能量之間的定量轉換關係。)

量子物理學的發現奇妙地回應了佛陀很久以前所覺悟的智慧。儘管也有貌似很有道理的平行說法顯示,愛因斯坦所說的與佛陀所說的正好相反。在量子物理學中,例如,在亞原子現象的觀測中,其位置與特徵是由觀察者所確定。佛教徒同樣認為,即使在日常經驗中,也不存在「外在於」經驗者的現實。在貝爾定理中,(其所描述的現象,薛定諤稱之為「糾纏」,而持不可知論觀點的愛因斯坦稱之為「幽靈般的遠程作用」)

兩個亞原子粒子一旦纏結到一起之後,每個粒子都會永遠地即刻「記錄」著對方的行為,哪怕它們之間相距數十億英里。因此,後現代科學看起來驗證了前現代的佛教智慧,即每個人、一切事物都在某種層面上相互關聯著。

只可惜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準確地說,是兩個問題。首先,外行人通常無法理解只有物理學家才能理解的理論背後的科學;其次,亞原子世界的原理恐怕並不能推廣到宏觀世界中人類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中。牛津物理學家戴維?多伊奇(David Deutsch)寫道:「我們應該努力形成一個基於最好、最根本的[科學]理論的,理性和一致的世界觀,」這看起來顯而易見;若不然,則會被看作是異端邪說。然而,人類與量子力學現象之間的相互關聯,即由觀察者的觀察確定現實、幽靈般的遠程作用,以及物質的「空性」,卻可以在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佛教的傳說中被發現。讓我們來聽幾例吧。

信佛老婦人的故事

第一則故事:一位枯瘦乾癟的老太太心心念念只想要一樣東西:佛陀的遺物。好在她的兒子,是一個商人,廣游各地,因此或許可以得到一件。遺憾的是,這位兒子太忙了,總是記不得這件事。這一次,他正在打點行李,老母親說:「兒啊,如果你這次又沒能把佛祖的遺物帶回來,我就不活了。」「母親啊(他再一次保證),別灰心。我不會忘記的,決不會忘記。」

果真,他又忘了。不過,在返家的途中,他想起了自己的承諾,於是便在泥土中尋到了一顆狗的牙齒,撿了起來,稍加完復後,將其包裹在昂貴的絲綢中。「您瞧,母親」他說,「一件極其珍貴的遺物,真正的佛陀牙齒。」老太太顫抖著,拜伏在已經腐爛的犬齒前,開始了祈禱,並供奉祭品。接著,犬齒開始放光,並顯現神跡。故事到此結束。

我們現代人從這則故事中所領會到的寓意可能是:這個老太婆是個笨蛋嘛,宗教奇蹟是場騙局,其可信度並不比將一顆打磨過的犬齒說成「無價寶」更高。若是弗洛伊德看到了這個故事,他會感到高興,他會認為,故事顯示,宗教本是幻像。但有一位佛教徒,與弗洛伊德相匹敵的名家,卻從這樣一個故事中得出了相反的結論。他就是卡爾?榮格,最早洞悉藏傳佛教複雜性的西方人之一。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藏傳佛教中的神和女神,是真實的,或僅僅是心理投射?榮格的答案令人稱奇,它並不是西方狹隘的「非此即彼」,而是東方的「既是也是」。不同於「非此即彼」,佛教設置了一個微妙的中間地帶,在這裡,「內在的」和「外在的」相互交融,主體和客體從未完全分離,故事中牙齒經祈禱而發光的事實,正可以作為這種交融的一個象徵。

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是一體的,這聽起來像是精神投射,但佛教之智慧,像物理學家一樣,往往走得更深遠。在佛教的相對真理(世俗諦)中,狗的牙齒就是一顆狗的牙齒,而老母親則是容易輕信受騙的無知者。但在佛教的絕對真理(勝義諦)中,一切都具有與佛無二無別的自性。

這位老婦人對待牙齒的方式,一如佛教建議信徒們對待其上師的方式一樣。他們說,將上師視為一個普通人,那麼你只會得到普通人帶來的利益;假如視師如佛,那麼你將會得到佛陀的加持。此處,則是以犬牙替換了上師。

第二則故事:一個乞丐十分貧窮,他住在一個陰暗、漏風、破敗不堪的小屋裡,長年累月地忍飢挨餓,東奔西走,他的美好未來似乎總在到來之前就被扼殺了。一天,一位富人僱傭他做體力活,並給了他一大袋種子作為酬金。由於他的小破屋常有老鼠橫行為患,於是他用吊繩將袋子懸掛在天花板下。事畢,他伸了伸懶腰,做起了白日夢,喔,這是怎樣的一個白日夢啊。濁惡世間中的每一個人乃至一切事物都被遺忘了。他播下種子,收穫之後的收益又買了更多的種子和更多的土地。於是,他年復一年地擁有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收成以及更多的農作物,這使他成為這一帶最富有的人。就這樣,他沉浸在白日夢之中,享受著他記憶中的第一個快樂夜晚。然而,他絲毫也未注意到,老鼠已經從天花板爬到了繩子上,正不斷地啃咬著繩子,突然間,損壞的繩子斷了。袋子落下來,當即砸死了乞丐。

這個故事告誡了我們什麼呢?對於佛教徒來說,這則故事的寓意是可悲的,它講述了一個人迷失在白日夢之中,並悲慘地死去。然而,大多數西方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並理性地解釋這件事,他們會認為,不管怎樣,老鼠反正都會咬斷繩子,而在現在這種方式下,至少,乞丐總算在快樂中死去了。

智慧是否會提升?它是否會不斷地發展,如同大多數的知識領域一樣?而我們這些二十一世紀自認為無所不知的人類,對於人之為人的理解,會超過蘇格拉底、聖經和普魯塔克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這樣說,似乎是否定的,不過,事實上,極少有歷史現象,比佛教智慧的發展和演變更容易追溯。上述關於「乞丐之死」的兩種觀點,可以代表佛教智慧在「前期」和「後期」的重大轉變,這一轉變大約開始於公元前二百年。

在佛教早期或小乘佛教中,一個人僅僅尋求自身得以覺悟或從苦難中解脫,乞丐快樂的時刻正是這種獨自成就的模擬物。到了佛教後期或大乘佛教中,佛教徒則將自身與全體人類聯結起來,致力於所有人的覺悟。然而,對於如是超勝的解脫觀念,乞丐一無所知,因為他活在「自身軀殼的牢獄」之中,(對於成佛的目標而言)成為了焦芽敗種。

輪涅

早期和後期的佛教智慧還有第二個重要區別。在小乘佛教中,覺悟等同於涅槃,等同於脫離生死輪迴及其所具有的全部擔憂與苦痛。大乘佛教所講的則是更深層次的實相,即從最基本的層面上看,輪迴和涅槃是「不二」的,以及一種快樂、愉悅、恰如其分的坦然,能夠平等、鎮定、放鬆地接受看似好或不好的事物。

這一更深層次(被中世紀學界稱為純粹存在)的體驗已無法言說,但卻具有明清、令人精神振作的特性,因此,如果我們沒有迷失在雜亂的念頭之中,意識上保持專註,就能對它有微妙的領會。體驗了這種更深層次的實相之後,一些被監禁和折磨的僧侶在釋放後表示,獄中生活並沒有那麼的令人不快。只要乞丐了解了這種可能性,或至少能夠多一些覺知;他甚至可能會注意到老鼠在咬繩子。

空性的友善

愛因斯坦晚年時曾被問及,物理學應該探究的下一個偉大的問題是什麼。他回答說:「宇宙是否是友善的?」這是佛教徒聲稱知道其答案的問題之一。

在《綠野仙蹤》里,拉開窗帘,卻只有一個傻老頭在拉扯一些弦,別無其他。當我們拉開佛教中的「窗帘」時,遇到的會是同樣的事情,甚至那一刻連老人都沒有。當代物理學指出,這個宇宙,從原子到外太空,百分之99.999999999(小數點後邊有9個「9」)是虛空。佛教的處理則更為圓滿。極像電視情景喜劇《宋飛正傳》:其主題是「沒有主題」。然而,與《宋飛正傳》以及物理學不同的是,佛教從空性(這種空性最終將編織築造出整個宇宙)之中抽取出了所蘊含的人類本質。

佛教與西方智慧的最大不同,可能體現在對「人是什麼」的認知上。靈魂或自我,希臘人勸誡我們說它們是真實的,早期的基督徒尊崇其為神聖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朝臣們將其打磨成一顆稀世罕見、無與倫比的珍寶——而在佛教中根本就不存在。相反地,在佛教本體論中,個體補特伽羅是不斷改換、恆時交替聚散的元素集合或相續流轉,這些元素本身也持續地處於流轉與消散之中。佛教中「畢竟無我」這一理念的早期粉絲是弗里德里希?尼采。

他說,「人若擁有靈魂,那麼最糟糕的錯誤就是放任其墮入罪惡。假如沒有靈魂或恆常的自性,那麼人類最嚴重的缺陷就是對人類本性的一無所知。而這,」尼采以極盡誇張的修辭方式說道,「意味著人類的智慧可千倍地提升。」

佛教智慧很像是一本「用戶手冊」,它指引人們通向這一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所說之無常、虛幻不實,基本上不具有實體的宇宙。通過禪修的方法,佛教僧侶已經在個體經歷的層面上品嘗到了「空」,並檢驗了其對人類帶來的結果。他們通過不固守任何東西,頭腦中不編造任何東西,停止急切地去固化、校正或應對任何事情的做法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發現,佛教之空性確有實用價值。冥想觀呼吸,它讓平凡的心得以用最近的距離體驗空性,它會卸下人們個體的孤獨感的重擔。修持慈悲心,將表明你與他人分離的界限將是透明的,並且,增進你與世界的關聯。你能做這兩件事么?吸進、呼出,成為善人。如果能,你已沿著佛教的道路邁出了第一步。

在這條路上,你應當像那位老婦人一樣。她的欣喜,是不介意那顆狗牙是什麼。不要學那個乞丐,他迷失在自己主演的白日夢中,絲毫沒意識到純粹存在的那種微妙不可思議。如果你做到了,那麼轉瞬間,宇宙將變得友善,即使它並不真實(或者不似從前看到的那樣)。這正是佛教的智慧所開出的悖論般的處方。

文章來源://incharacter.org/features/quantum-buddha/

原文發布日期:2009.09.01

智悲翻譯中心

譯竟於2017.12.30

翻譯:道蕾

一校:如圓

二校:圓妙、圓和

終審:圓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的精彩文章:

佛教,科學與西方世界

TAG: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