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有風險,傷的不僅僅是胃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止痛藥都對胃不好呢?疼痛是一種令人難受的感覺,還可能伴有組織損傷。人為什麼會疼痛?當神經末梢受到傷害性刺激時,信號經過傳導系統(神經、脊髓)傳入大腦就會產生疼痛感。同時,中樞神經系統對痛覺的發生及發展具有調控作用。
止痛藥包括哪些?非甾體抗炎葯:止痛作用比較弱,沒有成癮性,臨床應用最為廣泛,包括阿司匹林等。主要用於一般性疼痛,如感冒、肌肉酸痛、關節炎等。中樞性止痛藥:以嗎啡、杜冷丁等為代表,止痛作用很強,但長期使用會成癮。
止痛藥發揮作用各不相同
想要抑制疼痛,就要從減少外周神經炎症刺激和抑制中樞系統的敏感性入手,因此各類止痛藥物的作用機制也不完全相同。
非甾體抗炎葯: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活性、減少炎症,控制疼痛。COX分為兩種:COX-1可保護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COX-2則可造成發熱、疼痛等癥狀。這也是醫生想利用藥物控制的部分。但不幸的是,多數非甾體抗炎葯並不能區分COX的種類,因此非甾體抗炎葯在控制疼痛的同時,也對胃腸功能造成了影響。
中樞性止痛藥:主要通過阻斷中樞神經衝動的傳遞,從而產生鎮痛作用。與非甾體抗炎葯不同,中樞性止痛藥通過興奮嘔吐化學感受器引起胃腸道不適,而非直接作用於胃腸道。此外,這類藥物還存在過度鎮靜、尿瀦留、呼吸抑制、藥物依賴等副作用。
通過上述機制,我們可知並不是所有的止痛藥都會造成嚴重的胃腸道損傷,非甾體抗炎葯可減少胃腸道血供、削弱黏膜保護功能,因此對消化道的影響更大。而中樞性止痛藥用量趨於穩定後,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癥狀則幾乎消失。削弱胃黏膜對胃酸和消化酶的防禦作用,從而導致糜爛、潰瘍的形成。胃酸分泌增加,可誘發胃潰瘍,並使原有潰瘍不愈或增加潰瘍的複發率。臨床表現主要有胃痛、燒心、反酸,以及食慾減退等,嚴重者可出現胃出血,甚至穿孔。飯後吃藥會不會好些?不完全正確。藥物雖然在局部能產生作用,但也會通過血液循環損傷胃黏膜,因此鎮痛葯和胃黏膜保護葯可同時吃。服藥期間,患者應注意多喝水,吃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這些因素容易讓胃「受傷」
目前認為高齡(65歲以上),既往有消化性潰瘍病史或消化道出血史,上腹部疼痛不適,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激素,酗酒或吸煙等,均是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葯發生胃損傷的高危因素。因此,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謹慎用藥。
有些止痛藥不傷胃
某些新型的非甾體抗炎葯能夠更特異地作用於炎症部位,理論上對胃黏膜的影響較小。常見的藥物為塞來昔布,但有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此外,雙氯芬酸腸溶片並不直接在胃內吸收,而是進入小腸之後吸收,可減少對胃的直接刺激,但仍然存在胃黏膜損傷的風險。因此,對於已經有胃損傷和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仍需要關注其胃腸道併發症的問題。
服用非甾體消炎藥出現副作用怎麼辦?如果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了胃部不適,要趕緊停用。一旦出現了胃出血,要按照消化道出血的病情來進行止血處理,必要時到急診治療。
止痛不僅僅依靠藥物
重視診斷:疼痛是癥狀,不是一種明確的疾病,因此任何時候患者都應該先明確診斷,而非單純進行止痛,否則容易導致誤診、漏診,甚至延誤病情。
合理用藥:規範用藥是保證療效和安全的關鍵,以口服為主,按時、階梯、個體化給葯,同時要堅持療程,不宜頻繁更換或同類藥物重疊使用。
綜合治療:疼痛並不僅僅是靠藥物控制的。許多疾病可以通過微創手段進行干預,例如神經阻滯、射頻消融等,因此若患者藥物控制不理想,應及時就診。
目前臨床一線使用的非甾體抗炎葯對胃都存在一定的損傷風險,但並不是所有的止痛藥都會刺激胃腸道,因此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治療。疼痛是疾病的一種表現,而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應堅持標本同治的原則,否則病沒治好又把胃傷了,得不償失。(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疼痛醫學中心 劉昊楠 祝斌)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