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文化遺產——京都金閣寺

世界文化遺產——京都金閣寺

金閣寺(Golden Pavilion)的正式名稱為鹿苑寺,位於京都市北區,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時代(1336—1573)最具代表性的名園,其名稱源自於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1358—1408)之法名,又因為「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所以又稱為「金閣寺」。

舍利殿是金閣寺的核心,是一座緊鄰鏡湖池畔的三層樓閣狀建築:一層是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屬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794—1192)的貴族風格;二層是鎌倉時期(1192—1333)的「潮音洞」(一種武家造),為室町時代的武士風格;三層是禪宗佛殿建築的「究竟頂」,屬於中國唐朝(618—907)風格;寺頂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三種不同時代的風格在一棟建築上完美融合,這是金閣寺之所以受到推崇的一個重要原因。

金閣寺現址原為鎌倉時代西園寺家所擁有的宅邸,為藤原公經(1171—1244,後改名西園寺公經)所建,曾榮華一時,後因歷經多代又缺乏修繕而傾圮。1394年(應永元年),足利義滿以位於河內國(kawachinokuni,大致為現大阪府東部)的領地與西園寺家交換獲得這塊當時稱為「北山第」的山莊,並開始大興土木整理改建。

隔年,足利義滿卸下征夷大將軍職位讓渡其子足利義持(1386—1428)並出家入道,只保留太政大臣的頭銜督政。1397年(應永4年),他將北山第改名為「北山殿」,並且以舍利殿作為自己修禪的場所。由於舍利殿修築得金碧輝煌,被當時的人們稱其為「金閣殿」。

足利義滿死後,其子遵照他的遺願,勸請夢窗疏石(1275—1351,日本臨濟宗高僧)開山,將北山殿由宅邸用途改為禪寺「菩提所」,並以足利義滿的法號命名為鹿苑寺,山號則為「北山」。

在之後的應仁之亂(1467—1477,發生在日本室町幕府時代封建領主間的內亂)中,鹿苑寺境內大部分的建築物都遭到焚毀,只有主建物舍利殿得以倖免,成為北山文化唯一的建築遺址,二戰前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寶。

昭和25年(1950年7月2日凌晨),舍利殿被一名21歲的見習僧人林承賢縱火,觀音菩薩像、如來佛像以及眾多佛教經書和足利義滿木像一同被化為灰燼。今天人們所見的舍利殿是昭和30年(1955年)時依照原樣重新修復建造的,昭和62年(1987年)全殿外壁的金箔裝飾皆被全面更新了。

日本當代作家三島由紀夫(Yukio Mishima,1925—1970)的同名小說《金閣寺》,小說家水上勉(Tsutomu Mizukami,1919—2004)的《五番町夕霧樓》都是以此事件為背景題材寫成的。

金閣寺,住宅式的建築,配以佛堂式的造型,和諧幽雅,是日本庭院建築的傑作;舍利殿前以鏡湖池為中心的庭園,身影華麗的金閣倒映在鏡湖池中,堪稱京都的代表性景觀。金閣寺的華麗與不羈,是室町時代的代表作,表現了足利義滿吸收各種文化的格調與品位。

倒映在鏡湖池中金碧輝煌的金閣和蔚藍色的天空,就如同一張美術明信片。1994年12月,鹿苑寺寺院全境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文+圖:王永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與攝影 的精彩文章:

走馬觀城——札幌

TAG:旅遊與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