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宜家91歲創始人去世:一個節儉到吝嗇的商業巨鱷,甚至捨不得花22歐元理髮

宜家91歲創始人去世:一個節儉到吝嗇的商業巨鱷,甚至捨不得花22歐元理髮

當地時間1月27日,宜家公司創始人,「20世紀最傑出的創業者之一」英格瓦·坎普拉德在自己位於瑞典的家中安詳逝世,享年91歲,公司隨後在1月28日發布聲明確認這一消息。

5歲賣火柴賺零花錢,17歲創立公司,30歲開辦第一家正式宜家店鋪,80歲仍然奔走在全球宜家「微服私訪」,身價超過510億美元,卻始終因其公司複雜的架構備受「逃稅」的爭議——而他身價到底幾何,為什麼從不掛牌上市,仍作為家族企業經營,也引發了諸多猜測。

不過,這並不妨礙在坎普拉德去世之後,瑞典和全世界都給予他高度評價,瑞典外交部部長瑪格特·沃斯特羅姆更在社交媒體上盛讚其為「讓瑞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之人。

坎普拉德和宜家公司,他本人和他的事業,都堪稱一部傳奇。

英格瓦·坎普拉德 圖據《紐約時報》

商人天賦

5歲開始做生意的農場男孩

「我花的每一分錢都考慮顧客能不能花得起」

據《紐約時報》1月28日報道,1926年,坎普拉德出生在瑞典南部斯莫蘭省的一個農場中,那裡風景優美,到處都散落著湖泊。在農場長大的他嫻熟於各種擠牛奶等農活,卻有讀寫困難症,這令他總是疲於應付學校的課程。

坎普拉德在瑞典的故鄉 圖據《商業內幕》

儘管如此,他卻早早在生意上表現出了驚人的頭腦——成長於一個貧困家庭的他早在5歲就開始通過在村子裡出售火柴和鉛筆換錢。10歲左右,他開始在聖誕節時騎著車推銷裝飾品和鉛筆等。

在他17歲時,他就以「Ikea(宜家)」為名,註冊了屬於自己的日用品生意,通過郵遞形式發貨,出售皮帶、鐘錶等生活小物。雖然在中國人看來,「宜家」這一品牌翻譯可謂是「信、達、雅」,常與「宜室宜家」等美意緊密相連,但是當時17歲的坎普拉德起出這個名字確實頗為隨意,不過是把自己的姓名、農場、村莊的首字母連在一起了而已。

但是,這個貌不起眼的鄉村小店,在此後將近70年的歲月中,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傢具零售商——在全球29個國家擁有超過250家門店,足跡跨越歐美中亞乃至加勒比群島,零售額超過476億美元,總計客流量超過9.3億人次。

而這一切,除了與他的商業頭腦有關,更與他眾所周知的節儉密不可分。在形容坎普拉德的個性時,《紐約時報》用「苦行僧般的生活」為其定義。「我給自己花的每一分錢,我都捫心自問,買這件東西的錢,宜家的普通顧客們能不能花得起?」在生前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坎普拉德曾經這樣解釋自己的簡樸。

青年時代的坎普拉德 圖據《每日郵報》

而這位鮮少接受媒體採訪的商業大鱷,在生前也常常因為他的「吝嗇」而頻頻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他承認自己所有的衣服都似乎從跳蚤市場里淘來的,為了給其他高管樹立榜樣;

他的汽車是一輛已經開了15年的沃爾沃,並且家裡非常樸素,所有的傢具都是從宜家買回自行拼裝的;

他在倫敦出差時捨不得打車,寧可去擠地鐵和公交,甚至在一場活動時因為沒有私人汽車而被拒之門外;

他捨不得花22歐元理髮,選擇在去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出差的時候順便理髮;

他在為家鄉某次活動剪綵後,撿起地上的紅絲帶,整整齊齊疊好還給主辦方,說下次還能用……

他表示:「我承認自己對錢看得很重,但是這又如何?如果我開始大手大腳購買奢侈品,只會成為一個壞榜樣。領導者必須要以身作則。」

坎普拉德(右)和第一家門店主管握手 圖據《商業內幕》

靈感誕生

「扁平化包裝」成重要轉折

不斷擴張,成全球連鎖巨頭

1950年,坎普拉德結婚並擁有了一個女兒。同年,他開始涉足傢具領域,當時的供貨商只是附近森林的一個小小的木材廠。

真正使得宜家從默默無聞到風生水起的重要轉折,是1956年,坎普拉德引入了」扁平包裝」的概念,這在此後幾乎成為了宜家的代名詞——通過讓顧客購買扁平包裝的零件後自行組裝,商品的價格被大大降低,價格優勢被拉開。

在很多外媒的報道中都顯示,這神來一筆的靈感來自於他在搬傢具時無法將一張桌子放入車中,因此朋友建議他把桌腿暫時拆掉,他正是由此產生了扁平化包裝的念頭。而在受到良好反響之後,他決定專註低價傢具,並取消其他產品的售賣業務。宜家最早的觀念正是脫胎於此時:「提供消費者們能夠承受的自行組裝傢具。」

1951 年,坎普拉德開始為公司推出名為「宜家通訊」的商品目錄冊,以目錄郵購的方式擴大公司的影響力。 圖據網路

1960年,坎普拉德首次婚姻宣告破裂,並在3年後再婚,先後生下了3個兒子,彼得、喬納斯和馬賽厄斯。與三個兒子同時到來的,還有宜家逐漸拓展的海外業務,1960年一年間,宜家就在丹麥和挪威開了兩間分店。而就在此時,宜家銷量的一家獨大開始引起了其他零售商的嫉妒,他們聯手在供應商上「卡宜家的脖子」。

不過,這場危機很快被化解,坎普拉德另闢蹊徑,去往波蘭進貨組裝,而此舉還為將來宜家的發展節約了不少成本。

1970年,宜家開始擴展到瑞典和加拿大,1985年開設了第一家美國門店。直至上世紀90年代,宜家在東歐地區風靡一時,並在21世紀到來時,又擴展了俄羅斯和中國的開店版圖。

設立於瑞典的第一家宜家門店 圖據《商業內幕》

樸素節儉

與其說個人習慣,不如說是公司文化

他說,宜家的成功全部要歸功於節儉

終其一生,坎普拉德都踐行著節儉和勤勉的作風,而他自己也將這些習慣歸結為宜家成功的基礎——這些節儉其實都是生活瑣事,坎普拉德為「節儉」作出最重大的決定,莫過於背井離鄉,移居瑞士,以躲避瑞典相對高昂的稅款。

1973年,宜家將公司總部從瑞典搬到丹麥的哥本哈根,躲避商業稅,此後又舉家搬到了稅率更低的瑞士,而公司所屬的基金會則放在荷蘭。直到他人生的最後幾年,他才葉落歸根,重新回到瑞典居住。

坎普拉德稱,自己的家中十分簡樸,他自己也沒有實際掌握這些財富,宜家的所有財富都掌握在信託公司的手中。

儘管坎普拉德本人津津樂道自己的樸素作風,但實際上,他也擁有俯瞰整個瑞士日內瓦湖的別墅,並且在瑞典和法國普羅旺斯分別購置了房產和酒庄。他的座駕除了那輛沃爾沃之外,另有一輛保時捷轎車。

在很多人看來,坎普拉德選擇廉價航空、廉價食宿,很多時候的意義在於給其他高管們做個榜樣,坎普拉德希望高管們能夠將宜家的聘書作為一份終身效忠的承諾。早在1997年,坎普拉德接受紐《紐約時報》的一次採訪時就表示:「眾所周知,我是一個非常節約的人,我從來不坐頭等艙出行,宜家所有的高管也不坐。這正是我對宜家文化的貢獻。」

退休後的坎普拉德被拍到和妻子去便宜的餐館吃飯,買打折日用品 圖據《每日郵報》

在公司文化上,他也試圖維護自己的威嚴。

1976年,他寫下了著名的宣言《一個傢具商的戒律》,規定了「簡約即是美德,浪費就是罪惡」,所有宜家僱員都務必領會「宜家精神」,克勤克儉,謙恭有禮,不僅要對宜家的每一款產品都爛熟於心,更要對宜家的精神心領神會。

而他本人,似乎也是公司精神最好的寫照之一。

他經常在全球各地的宜家門店「微服私訪「,冒充普通顧客向店員提問,或者有時候反過來,在宜家的顧客面前冒充店員。他時常在宜家的董事會和各種大學裡演講,鮮少接受媒體採訪。但是,他卻從未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酗酒的習慣。

對於千百萬宜家的顧客和大眾來說,他一直是一個很神秘的形象,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的自傳《創意為先:宜家的故事(1999)》成為許多人追捧的經典。

坎特普拉說,宜家的成功全部要歸功於節儉:選址永遠要選在近郊低價便宜的區域;原料一定要買打折的;盡量減少銷售人員的數量,讓顧客可以沒有壓力購物;甚至細微到傢具看不到的地方就不噴漆。

「逃稅」質疑

宜家複雜的商業架構受爭議

堅持做家族企業,拒絕上市

但是,在節儉之外,他對於宜家公司的運營架構設置卻始終受到一些懷疑——截至目前,身價百億的宜家公司仍然是一家家族企業,並且在未來也沒有上市的打算。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早在1986年,坎普拉德年屆60時,他就已經宣布退休,而實際上,他在此後仍然在全球各地的宜家視察,並對公司很多重要決定拍板。「我的工作實在太多了,我甚至沒有時間去世。」他在2014年接受採訪時曾經這樣說。2013年,坎普拉德退出宜家董事會,並將董事長位子位置移交給了自己的小兒子馬賽厄斯,其他兩個兒子也仍然在宜家董事會中擔任要職。

左為坎薩拉普的繼任者,39歲的小兒子馬賽厄斯 圖據《每日郵報》

據《經濟學人》介紹,宜家公司採取的公司運營架構相當複雜,主要分為三塊:慈善基金會、零售部門以及特許經營部分。通過環環相扣的設計,坎普拉德牢牢掌控宜家的控制權和現金流,卻對外宣稱家族並不擁有宜家一分錢。據《商業內幕》報道,在過去的幾年中,整個坎普拉德家族到底擁有多少財富幾乎是一個未解之謎。坎普拉德的律師認為,因為所有賬目全部歸於基金會,因此估算坎普拉德本人的財務毫無意義。而根據其他信息估算,他本人的凈資產約為510億美元。

儘管,人們很難辨別這些財產到底哪些屬於他本人,哪些屬於他的孩子們,哪些被放置在歐洲著名的避稅天堂——列支敦斯登的家族基金中。據BBC報道稱,宜家複雜的商業架構曾引起不少爭議,歐盟委員會曾在去年表示,對宜家的稅務安排展開調查。歐洲綠黨表示,這樣的稅務安排讓宜家2009年~2014年避稅金額高達10億歐元左右。不過,宜家方面在此前已經予以否認,稱一直遵循歐洲法規交稅。

坎薩拉普去世後,瑞典的一家宜家商店中,一個桌子的一角上擺放了他的照片和留言冊。 圖據《每日郵報》

而就公司是否上市這一問題,坎普拉德本人此前已經給出了明確否認,稱永遠不會出現在宜家的議程中。「我知道,只有長遠的眼光才能保證持續發展,我不希望宜家成為任何金融機構的附屬。」

紅星新聞記者丨翟佳琦 編譯報道

編輯丨平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10萬+導致的忘形,讓王利芬忘記了尊重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