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曹魏從不主動攻打蜀漢?除了諸葛亮與姜維外,還有這個原因
從《三國演義》到《三國志》,我們都能看到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從諸葛亮六出祁山到姜維九伐中原,蜀國每次都是主動出擊進攻魏國,而曹魏一直都是採取守城的策略,從不主動出擊。以我們了解的情況以及歷史史實,魏國在綜合國力方面對蜀國完全佔優,曹魏為何一直採取守勢呢?
公元208年,劉備、孫權兩家聯手在赤壁與曹操展開大戰,結果號稱擁有80萬大家的曹操被一把火燒的大敗,赤壁之戰後,可以一說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此後佔據荊州的劉備攻佔天府之國四川,並且與曹操為了爭奪漢中發生了一場持續了兩年的「漢中之戰」,最終劉備獲勝,自立「漢中王」,分封五虎上將。曹操撤退以後,就將目標轉為東吳的孫權,他採取的策略是「先定吳,後滅蜀,吳國滅,蜀國自服」,到了曹丕、曹叡時代,也一直遵循著這一政策。為什麼司馬昭先滅蜀後滅吳了呢?
這是因為此時的蜀國已經今非昔比,蜀國已經不是諸葛亮時期的蜀國了,蜀國本來就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個,諸葛亮六出祁山,對原本就不強大的屬國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到姜維九伐中原,這一現象更加嚴重,蜀國的情況都被司馬昭看在眼裡。其實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形,唐朝的李白有一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因此在古代,交通極不發達的情況下。想要進入四川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對曹魏來說,江東的東吳雖然隔著長江天險,但是地勢較為平坦,比起蜀道難那可好多了,兵力、糧草的運輸都不較容易。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魏國丞相司馬昭派鄧艾、鍾會、諸葛緒兵分三路進攻蜀漢,蜀國大將姜維依靠著劍閣天險與鍾會展開了拉鋸戰,鄧艾率軍偷渡陰平,直逼成都,劉禪不戰而降,蜀漢滅亡。公元280年,曹魏滅掉東吳,接著司馬炎代魏立晉,建立了西晉,三國時代正式結束。
在三國英雄輩出的年代,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英雄可能都不會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最後竟全部歸司馬氏所有。
TAG:傳奇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