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撒幣百萬的答題遊戲已經催生了一條「作弊產業鏈」

撒幣百萬的答題遊戲已經催生了一條「作弊產業鏈」

「第12題,『西瓜視頻』4個字一共有多少筆畫?」

這是視頻答題遊戲《百萬英雄》2018年1月6日晚場的最後一題,共有60萬人參加了這局遊戲,有資格回答這道題的人數是125。這125人距離瓜分100萬獎金只剩下一步之遙,留給他們的思考時間是5秒。5秒後,17個人選擇了正確選項——32筆,算上另外6個通過復活卡復活成功的幸運兒,23人每人分得了43478元獎金。

實力與運氣兼具的23人

這就是視頻答題遊戲在中國的「盛況」,隨著資本的加註,獎金破百萬的場次越來越多。高額獎金除了推動視頻答題全民化外,也催化了各種衍生物的出現,許多人通過答題以外的方式掙到了錢。

試想一下,只要多一張復活卡,你就多一次分得43478元人民幣的機會,誰不想要復活卡?


淘寶商家:無本萬利的商機

復活卡是可以刷的。

讓好友掃描自己賬號的邀請碼,兩人各得一張復活卡,這種略顯原始的分享方法是刷取復活卡的基本原理。可如果大量參與答題,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復活卡顯然是不夠的,市場需求就這樣產生了。

最近常在朋友圈見到類似的消息

在淘寶上以「復活卡」為關鍵字進行搜索,會看到滿滿100頁的各色寶貝,在這些寶貝的賣家中,其中不乏交易量上萬的。如果銷量屬實,按照單價0.4元、單次最低購買5張的要求計算,短短几日內商家已收入超過20萬元,這比費盡心思答題得來的獎金多了太多。除了這種交易量巨大的店鋪,一般商家的交易量也很多達到了4位數,可見市場需求量之大,商家獲利之豐厚。

目前正好100頁

我在淘寶上找到了賣復活卡的店家強哥。強哥原本是一名直播答題的玩家,玩視頻答題遊戲本是為了掙點零花錢。連答幾天,場均收入十幾元,和投入的時間相比他覺得有些不划算。強哥玩的《沖頂大會》,就是王思聰在微博上借自己生日宣傳的那一款,號稱每場撒幣10萬元,可是在日下載量突破300萬次後,獎金已顯得有些寒酸。

「我撒幣,我樂意」

和下載量相比,「沖頂大會」的投入並不算多(圖片來源見水印)

幾次答題失敗又沒有復活卡可用後,強哥點開了淘寶想買幾張,看著淘寶上寥寥幾家商鋪,他覺得這可能是個商機。在學會了用軟體刷復活卡後,1月4日,他的淘寶店開張了——是的,刷復活卡的軟體也是他在淘寶上買的。

相比於復活卡,刷卡軟體的銷量要低得多

短短几天,復活卡這個「簡單」的商品已經賣出去了近7000份,數萬元的收入讓本來並無期待的強哥有點意外。我問強哥這份生意究竟能持續多久,他說賺這麼多已經很滿足了,能做多久從未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銷量斐然

除了強哥這樣半路出家專註復活卡的賣家,號稱「全網獨家」的直播答題秘籍在淘寶上也有出售。「大佬級別人物撰寫,無套路!字字真金白銀,內服開黑群,帶你把把吃雞!」單價9.9元的秘籍雖然銷量不比復活卡,但依然賣出去了近千本。買家留言上,有人曬出了自己學習秘籍後取得的戰果,但真假無法驗證。

除了「秘籍」外,這家店的復活卡種類也比別家豐富

不只有答題秘籍和各平台復活卡,這家淘寶店緊跟熱點,還賣起了最近大火的《旅行青蛙》的攻略,單價1元,已成交2筆,數量雖少,但這份在微博上傳播廣泛的攻略究竟賣給了什麼樣的玩家,也是個謎。

緊跟潮流……

我試著在淘寶上聯繫了許多賣家,阿敏是另一個回復我的。大學剛畢業的阿敏半個月前買了幾次復活卡,隨後也和強哥一樣,自己開店了。

比起那些「大佬」,阿敏覺得她掙的錢根本不值一提。相比於一些店家動輒四五位數的成交量,阿敏的幾百單顯得有些寒酸。做了半個月後,由於付出的精力和收益不成正比,她打算放棄,「競爭太激烈了,沒精力搞,惡性競爭的話大家都賺不到什麼錢。」

越開越多的淘寶店和越壓越低的單價讓賣家的利潤空間被逐漸壓縮。原來單張0.8元的卡現在只能賣0.4元,還要買10贈2才能吸引顧客,還有的店鋪為了吸引眼球已經把單價壓到了0.2元,這讓她無法接受。馬太效應也導致顧客都傾向於在銷量更高的店鋪購物,讓她這種新開不久、信譽度尚低的小店十分尷尬。

價格戰愈演愈烈

在阿敏看來,玩家的興趣也在慢慢減弱。隨著每場答題參與人數的增多以及對答題套路的逐漸熟悉,每個人能分到的錢越來越少,儘管運營者在提高獎金,但杯水車薪;有些場次則用一些搜索引擎都找不到的冷僻問題來「難為」玩家,幾十萬人參與,幾人獲獎的情況屢見不鮮,這幾個獲獎者也被大多數淘汰者視為主辦方安排的「題托」。


集體抱團:聊天工具的妙用

復活卡與攻略不是答題制勝的關鍵,成功的一大關鍵是知識,而另一個,可能就是合作,人多力量大。

答題時遇到不會的,現場搜索又來不及,在這種情況下發布答案的QQ群應運而生:每場直播時都會有人使用各種工具迅速找到答案並分享在群里,群成員可以一邊拿著手機一邊看著電腦屏幕答題。

在QQ群搜索中輸入關鍵字「答題」,可以找到上百個結果,這些答題群又分為付費和免費兩類,付費群大多要支付兩塊錢的「門票」才能加入。付費群和免費群氛圍大不相同。

付費群一般入群費是兩元

免費群人員流動性大,組織相對鬆散,平時閑談的人不少,在這裡群主和管理員沒什麼話語權,畢竟類似的群千千萬,品質趨同,管得太嚴格容易失了人心。

每到整點,免費答題群會發一次全員通知,然後就進入禁言模式,群主和管理員開始工作。隨著題目難度的增大,同時發答案的人們也會產生分歧,群員們此時就要結合自己的判斷進行選擇了。當然,如果答錯,答題者是不接受任何指責的,畢竟這是「義務勞動」,所有人都默認簽了「免責協議」。

忙前忙後,答題背鍋的群主當然也有私心。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在群里打個廣告,「各平台復活卡均有出售,要的私聊」。在「小窗」詢問之後,我發現他賣的卡每張0.6元,比淘寶上的批發價貴兩毛錢。

「掙點兒辛苦錢嘛。」在我指出這一點後,他坦率地說。

也不是所有的免費群都由群主、管理員答題,還有些採用的是舉薦制:由群成員推薦值得信賴的成員進行答題。

一位群主告訴我說,他建起這個群之後人數暴漲,為了控制人數和質量,他決定對申請加群的人進行考核。「每個人要進行自我介紹,要有擅長的方向才能進群。」在嚴格的篩選機制下,群里的答題水準直線上升,「吃雞群」的名聲也傳了出去,許多人慕名前來加群,形成了「良性循環」。

鼓勵成員進行答題

由於工作繁忙,白天這位群主無暇顧及群的管理,連群公告都多發於半夜,但因此結識的眾多朋友和群里其樂融融的氛圍讓他堅持了下來,他覺得等答題的熱度過去,「大家一起討論點別的,也是好的」。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和組織散亂或高談闊論的免費群不同,收費群的氣氛要嚴肅很多,群內成員很少有閑聊的,大多目的性很強,最常見的話題是哪場答題的性價比最高。兩塊錢的入群費雖然不多,但作為破冰的成本已足以將很多人篩選出去。

在付費群里,每天群公告都會更新次日的答題場次,方便成員選擇,還會根據場次把成員分門別類——為了發答案時不撞車,選擇不同場次的人需要自行加入不同的小群,每個小群都由大群的管理員負責管理,頗有各路諸侯分而治之的氣魄。

群里會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答題時間表

每到答題前,如果有實在排不開的衝突場次,群主和管理員會商量定奪,做好選擇和計劃安排。答題開始後,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回答,如果答案拿不準,可以在選項前面加個「0」以示提醒。

和免費群邀請碼亂飛的情況不同,收費群里對這些是一切禁止的,一旦不守規矩,管理員會把違規者禁言或直接清除出群,這讓群里看起來井然有序。

至於買賣復活卡的廣告,收費群並不徹底禁止,有需求者需要找管理員報備,管理員會收取一定比例的廣告費。

付費群和錢掛鉤,規矩多,也嚴一些

顯然,在這場視頻答題熱中,除了淘寶店家外,這些收費群的群主也是一大得利者。16歲的阿穩目前正在念高中,1月8日一天內,他連開3個2000人收費群,瞬間滿員,讓他一下賺了1萬多塊。開收費群盈利的手段在其他遊戲內並不少見,但由於參與人數過多,絕對基數大,這個看似原始的盈利方式在答題領域如魚得水。

除了QQ群外,YY語音也被人們利用了起來。相比於QQ群的手打答案,YY語音口播答案更顯快捷。頻道老大會給一些職業答題手黃馬(全頻道管理員),讓他們獲得開語音的許可權,其他人只能通過文字交流。這些答題手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天文、地理、歷史、體育,不一而足。這種方式有利自然有弊,當答題手自信地報了一個錯誤答案後,電光火石間往往沒人敢反駁,戰機一旦貽誤就會導致團滅。


外掛:大廠推廣,小廠定製,技術宅自研

大火遊戲和外掛像是一對共生體,直播答題也不例外。許多智能語音搜索工具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這樣迎來了一波推廣機會。

反應最快的是百度。「簡單搜索」是百度在2017年7月推出的一款搜索App,這款具有語音搜索和圖像識別功能的應用一直沒有引起什麼關注,直到視頻答題火起來之後,人們才想起了它。

百度也明人不說暗話,在兩周前的版本更新中直接點明:「優化語音搜索,更快更精準。祝你答題抽獎,先聲奪人。」這讓「簡單搜索」的下載量和關注度實現了爆髮式增漲。

「簡單搜索」的下載量變化曲線(圖片來源見水印)

「簡單搜索」在更新後搜索指數明顯上升

1月10日,搜狗CEO王小川在朋友圈中毫不避諱地推薦起了自家軟體「汪仔答題助手」,他驕傲地宣稱,搜狗的技術足夠可靠,軟體通過理解語意並搜索可以給出唯一答案。

王小川表示很驕傲

隨後出現了尷尬的一幕,360公司推出了一款「360搜索智能答題神器」,而360的老總周鴻禕正是「撒幣」的主角之一。大概是上下溝通不暢,很快周鴻禕就表示,用軟體作弊那遊戲就沒意思了,併火速下架了這款「神器」。

市面上的「答題助手」們

除了這些AI外掛外,還有一款名為「答神」的App推出了「答題高手人工報答案功能」。

這種人工報答案的正確率比AI高不少,而且可以把軟體開在後台,無需像使用AI搜索那樣準備兩台手機。對自己水平自信的人可以報名成為App上的答題手,被「錄用」後會得到一定酬勞。由於蘋果App Store相對嚴格的審查制度,這種軟體目前只有安卓平台能下載。

軟體會顯示答題手的大致水平供用戶參考

在這些由商業公司推出的作弊工具外,還有技術宅自己研發的外掛工具:將手機投屏到電腦上,寫好指定區域識別的程序,就可以自動對題目進行搜索,原理不難,答題效率也大大提升。

這位想出如此「高招」的技術宅表示,在編程序的時間裡他已經錯過了好幾百萬獎金……不過這位「高手」其實並非程序員出身,完全沒有編程基礎,他其實只是在網上搜索了一段代碼,並靠著工科男勇於實踐的精神最終實現了這個「項目」。

技術宅改變世界……


結尾

答題節目本該是傳播知識的橋樑,但在資本眼裡,它是吸引流量的好方法;在玩家眼裡,它是賺零花錢的工具。層出不窮的作弊工具已經很大程度上讓這個遊戲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如果說玩家抱團作弊是慾望驅使,那麼許多「大廠」公然作弊,對自家軟體進行推廣,證明大環境還是出現了問題。

在這次答題大潮中,許多人喊出了「知識就是金錢」的口號,但如果眼裡只有「金錢」二字的話,對知識未免也太不尊重了。

關注觸樂,隨時查看更多有趣遊戲內容,或關注觸樂微信(chuappga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觸樂 的精彩文章:

英國多個零售商抵制微軟遊戲:XGP訂閱服務損害市場

TAG: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