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倒在武則天石榴裙下的第一個男人
咱們中國有句俗話說,「拜倒在石榴裙下」,意思是說男人被女性的美貌所征服。在中國的歷史上,石榴裙確有其物,因為顏色像成熟的紅石榴一樣而得名,是唐朝女性非常喜歡的長裙之一。咱們今天就說說武則天穿過的一件石榴綉裙,看看武則天的石榴裙征服過誰?這背後又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唐朝貞觀20年,也就是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的身體每況俞下,唐太宗下令,讓太子李治陪著侍奉,同時,後宮嬪妃也守在身旁輪值照料。這一天,趁著太宗睡覺休息的空當,太子李治在院中信步溜達閑逛,迎面款款走來一位女子,她身材窈窕紅裙飄飄,走起路來輕盈如風,太子李治一時恍惚竟然被迷住了。這位女子正是唐太宗後宮的才人,名叫武媚娘,也就是後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皇帝武則天。
按輩分,武媚娘算是李治的庶母,在年齡上他比武媚娘小四歲,唐太宗李世民對這位武才人並不怎麼待見。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個皇子,性格內向性情孱弱,他為人孝順和善,性格溫柔儒雅。他對比自己年長的女性有種強烈的依賴感,當他面對成熟大方的武媚娘時,他完全沒有了抗拒力。
武媚娘的勇敢和愛出風頭與李治的性格恰恰形成了互補。所以,當柔弱的李治看到英姿颯爽的才人武媚娘時幾乎是一見鍾情,對太子表現出來的愛慕之情,聰明的武才人順水推舟,甚至主動相就,李治就這樣拜倒在了武則天的石榴裙下。
然而,好景不長,武媚娘和李治的戀情才開始不久,這對戀人就不得不面對分離之苦。
貞觀23年,也就是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駕崩。作為後宮的才人,按照當時的禮制,武才人應該選擇到感業寺出家落髮為尼。武媚娘在感業寺吃齋念經過著清苦的日子,孤燈之下她常常會想起李治,不僅因為他們曾偷偷地暗生情愫,更重要的是,這時的李治已經登基做了皇上,也就是唐高宗。
武媚娘重回皇宮唯一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唐高宗李治的身上。聰明的武媚娘在感業寺里研墨揮筆,給李治寫了一首纏綿的情詩《如意娘》。在這首詩中,她寫道,「看朱成碧思紛紛(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武媚娘的這首詩應當說是她真情實意的一個表露,這首詩表達了她對唐高宗的一種愛慕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她自己當時很想見到唐高宗李治,重入宮闈的這種心情。
李治看到這首詩後情難自己。唐朝女性愛穿裙子,這首詩中提到的石榴裙,確有其物。石榴裙正是當時特別流行的一種長裙式樣之一,石榴裙只所以深受年輕女性的喜愛,不僅因為石榴的果實晶瑩飽滿,還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而石榴紅裙的顏色也純正,不參雜其他顏色。因而穿上石榴紅裙的女性,越發顯得俏麗動人風情萬種。於是,民間俗語就以拜倒在石榴裙下,來指代男人被穿石榴裙的女性所征服。
永徽元年也就是公元650年,唐太宗周年祭日,唐高宗李治特地前往感業寺行香,這對分別已久的戀人飽受相思之苦,終於在感業寺里見了面,唐高宗李治不隱心讓武媚娘繼續留在感業寺。但是,帶她回宮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武媚娘是父皇的才人,是他的庶母,他苦於無法突破當時的禮制。
正當唐高宗李治為如何接武才人回宮而煩惱的時候,沒想到已經有人為武媚娘武則天鋪好了重返後宮的路。這個人就是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那麼王皇后為什麼要幫助武媚娘武則天呢?武媚娘情詩當中提到的石榴裙,後來又怎麼會流傳到寺廟中呢?
永徽二年也就是公元651年,王皇后主動向唐高宗李治提出接武媚娘回宮,是為了讓武媚娘武則天和蕭淑妃爭寵,她坐收漁利。武媚娘武則天,渴望回宮的心愿終於變成了現實,她再次進宮時已經28歲了,開啟了人生里的第二春天。回宮後不久武媚娘武則天生下了皇子李弘。她被唐高宗李治冊封為昭儀。
為得皇后的寶座,武媚娘武則天沒少動心思,終於在永徽五年也就是公元654年,唐高宗下詔書,正式立32歲的武則天為皇后,六年後的顯慶五年,也就是公元660年,武則天將自己的綉裙和綉襖,供奉於法門寺以示感恩。李治是被武則天的石榴裙首先征服,拜倒在武則天石榴裙下的第一個男人,同時,也成就了武則天以後的傳奇。
TAG:映月博古通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