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似繁星、獨缺「詩」一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中國是互聯網最發達的國家,全國有近四億多的人在互聯網上徜徉。打開互聯網看到多似繁星一樣的頻道,但是你仔細地查一查,發現其中卻少了一顆——「詩」的頻道!
而詩詞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瑰寶,從最早的《詩經》、到後來的《樂府》都是知識分子和勞動人民的共同結晶。僅一首「關關之睢,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傳唱了幾千年!樂府中長詩《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詞》今天還被一些劇種搬上戲曲舞台,至今依然光彩不減。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在盛唐時期,無論朝庭發生任何大事,幾乎都能在詩中得到反映。如唐詩旱期的陳子昂唱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最高音;而駱賓王不僅起草了《討武檄》而揚名於後世、而且他的一首小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今天的小朋友 包括在世的有文化的人都會背誦!當年「吳中四傑」中張若虛以他的家鄉揚州為背景重寫的《春江花月夜》一直流傳至今。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邊塞詩是唐詩的一大特色。唐詩中的邊塞詩意境高遠、格調悲壯,它像是一把軍號,讀它會使你熱血沸騰,詩中充滿著血灑疆場、為國捐驅的英雄主義的精神,佔據著中華民族邊塞詩的最高峰!如王昌齡的《從軍行》每一首詩都催人奮進。如:「青海烏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又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騎渡陰山」。何等悲壯、何等氣魄!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唐朝的山水詩也是令人傳誦不已。如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讀起來是那樣的清新和生動,再細想,這不是一幅山村圖畫嗎?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詩仙李白一身充滿著奔放和豪邁的氣概,高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人在廬山唱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他要飛到天空的最高處,他要融入大海的最寬處!而詩聖杜甫卻是一位充滿現實主義的詩人,他生活在《安史之亂》的年代,日子連溫飽都得不到,住的不是今天的草堂那麼豪華,他住的是大雨大漏、小雨小漏的茅草屋,蓋的是多年的布衿,正是這種經歷,讓他寫出了《三吏》、《三別》和《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歌》這樣的名詩而成為不朽!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新樂府詩派的領袖白居易的詩平易、通俗,連老婦人都能聽懂,如:「同是天涯冷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又如:「一旦選入君王側,六宮粉黛無顏色」;又如「在天化作比翼鳥,在地化作連理枝」。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一些經典句子,讓後世人信口唱出,傳誦至今......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夠了,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由唐詩而發展的宋詞、元曲中出現的經典名句你能在現代的詩中找到嗎?試問在現在的中小學生能背誦出多少首白話詩出來?如果要小學生背誦古詩詞,他們都會爭先恐後地爭取表現!
我們可以想見:在當年提倡白話詩時,中國人是文盲遍地,看不懂古代的詩文,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今天的中國是文盲消滅、大學普及,對於古代的詩歌而言真是「天下誰人不識君』」!
我們從另外三個側面看,第一、每當央視在辦中國古詩詞比賽時,都引起全國人民的極大的興趣,得到了很高的收視率,說明古詩詞能為廣大的群眾所認同和接受;第二、就是至今找不到一個自由詩的頻道,這就是說明自由詩的讀者很少嘛。第三,我們當前進行了許多偉大的運動、如全方位的改革、開放;全民族的文化的提高;全國性的脫貧攻堅,為什麼在自由詩中卻鮮有反映?這與唐朝時期的詩壇又是多麼地遙不可及!更加說明白話詩歌不如古典詩詞傳承性好!
因此,我們為什麼不能在那麼多大學的漢語言文學系中開闢一個古代詩詞專業、或在專業中設置一門古詩詞課程,讓中國的古詩詞得到應有的地位,讓這一瑰寶得以延續下雲、並發揚光大呢?
TAG:漂亮尾巴的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