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魚死後也和人一樣有送葬儀式,揭秘世代相傳的魚葬習俗
當人陽壽已盡,他/她的家屬便會舉行或大或小的送葬儀式,送他/她走完最後一段路程。這是世俗人之常情。然而在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的浦源村,有另外一種送葬儀式。葬禮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得享天年的鯉魚。這就是在浦源村流傳了八百多年的魚葬習俗。
浦源村位於周寧縣往西五公里,在那裡有一條五百多米長的鯉魚溪。溪水清澈,溪中鯉魚成群。當初養鯉魚的目的是為了檢驗河水是否被投毒。後來經過世世代代的繁衍,生生不息,溪里鯉魚「子孫滿堂」,當地人民與鯉魚人魚同樂,相處融洽。
當一條鯉魚「壽終正寢」之後,當地人便會為它舉行送葬儀式。在送葬當天,鞭炮聲、鑼鼓聲,聲聲震天。在這震天響中,一位身著古裝的老者在一位白髮老人的帶領下,手托木盤,盤中放置著一條「得享天年」的鯉魚,神情虔誠地朝村中的魚冢走去,身後跟著一群神態肅穆的男女老少。
伴隨著鑼鼓聲,白髮老人將「得享天年」的鯉魚安放在祭台上,並對其點上三炷香,灑上一杯清酒,三拜九叩;接下來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宣讀220多字的魚祭文;之後將鯉魚隆重地葬於鵝卵石壘砌的魚冢中,點香燒紙表示紀念。在這一系列程序過後,魚冢里又多了一條受村民虔誠祭奠的鯉魚。
這裡的魚冢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位於鯉魚溪下游兩株千年鴛鴦柳杉樹下。冢前有石碑、石案、香爐等祭祀物件,常常可以看到村民祭拜鯉魚的香燭黃紙,寄託著浦源村人對鯉魚的虔誠敬意。神奇的是,既然這魚葬習俗沿襲了千百年,也就意味著這魚冢中已經安葬了數以萬計的鯉魚,但是魚冢從未填滿,而且四周也從來沒有過異味。
這樣的魚葬習俗,伴隨著這條流淌了千百年的鯉魚溪,世代沿襲。當地的男女老少口口相傳,說這條溪中的鯉魚不是魚,而是太上老君身邊的侍女下凡變成的鯉魚仙姑。凡是在這裡偷撈魚捕食者,會受到神仙的懲罰。久而久之,這種神話傳說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制約力量,雖無從考證,但卻成了當地人堅守的法則和鯉魚們的護身符。
魚冢、魚葬、魚祭文,這三個是浦源村獨一無二的世界唯一,並於2008年申請世界吉尼斯——中國之最,獲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證通過。「魚聞人聲而至,見人影而聚」,天生不怕人,溫順如馴,人魚和睦相處,是人與自然、生命與生態之間真正和諧的寫照。
TAG:親親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