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因少寫了一個字險些喪命,換了一個讀法後,被乾隆當場赦免
乾隆和紀曉嵐這對君臣,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佳話,尤其是在詩詞對聯兩人之間有著很多的共同語言。乾隆一生對漢文化極為推崇,也下過不少苦功,他的學問也非一般進士出身的人可比。紀曉嵐是清代最有名氣的文豪,不僅學貫古今,而且以才思敏捷著稱。
不過,古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紀曉嵐在乾隆身邊也並非是一帆風順,政治上也因得罪乾隆帝而被發配新疆,在文化上,雖說是君臣相得益彰,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紀曉嵐就曾因一字之差險些丟了小命。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除夕之夜,北京城內到處張燈結綵,樂聲悠揚,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景象。乾隆皇帝登上城樓非常高興,便讓身旁的太監將紀曉嵐傳來共度佳節,君臣在那裡觀賞了一陣良宵美景,便回到了內廷。
走到養心殿宮外時,乾隆發現門口擺著一盆「寒梅」,正傲寒綻蕾,十分俏麗。乾隆見了十分喜歡,由於喜悅之情還縈繞未去,不由得感物傷懷,自言自語地說道:「老翁低頭看梅花——唉,青春已過。」這句話說出後,乾隆靈機一動,扭頭對紀曉嵐說:「朕剛才吟的上聯,何不對之?」
紀曉嵐緊跟在乾隆身後,正想設法讓皇上高興,現在要他對下聯,便立即想到這空中頻傳的爆竹聲,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下聯嗎?於是吟道:「兒童側耳聽爆竹——噢,又是一年。」乾隆聽後,覺得這個下聯意境新穎,充滿向上的喜悅與嚮往,對紀曉嵐誇讚不已。
轉眼間,又到了這一年的夏天。紀曉嵐買了一把摺扇,信手在扇面上畫了一幅畫,即沒題字也沒落款。一天,他帶著這把摺扇到了四庫全書館當差,此時適逢乾隆前來視察,看到紀曉嵐手上有把摺扇,便讓他拿來看看。
乾隆接過摺扇後,發現上面所畫之風景甚是秀美,稱讚之身不絕於耳。可是乾隆發現上面沒有落款也沒有題字,便問紀曉嵐是何人所作。紀曉嵐趕緊回答,稱是他自己信手塗鴉之作而已。
乾隆覺得此畫沒有題字頗為遺憾,於是又靈機一動,讓紀曉嵐在上面題一首詩,思來想去覺得唐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非常合適,其詩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紀曉嵐遵照乾隆的旨意,走到案前,在扇面上很快地寫了起來。一會兒,將扇子恭恭敬敬地交給了乾隆,並說:「請皇上過目。」
乾隆接過扇子一看,發現第一句的末尾少了一個字,即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沒寫上,心想好一個聰明的紀昀,你也有失誤的時候,這回看你這麼說,於是故意把臉一沉說:「大膽紀昀,竟敢當面戲弄朕,此乃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紀曉嵐還沒反應過來,乾隆便把扇子扔給了他,紀曉嵐撿起來一看,原來是少寫了一個字,不由暗自叫苦,心想皇上這麼大的帽子扣在自己頭上,搞不好還真有性命之憂,必須馬上想個辦法應對才是。於是他在心裡不停帝默念這首詩,念著念著,來了靈感。
他馬上對乾隆說:「皇上息怒,微臣怎敢戲弄聖上。臣在扇面上所寫,確是一首詞,並無丟漏一字。您不信,臣這就念給您聽。」
黃河遠上,
白雲一片。
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
楊柳春風,
不度玉門關。
乾隆聽後,心想好個聰明的紀昀,竟用這樣的花招來搪塞,真是巧妙至極。不過經這麼一念也確實是首詞。其實乾隆也本不想罰他,只是與他開個玩笑而已,想難他一下而已,如今難題已解,乾隆只能笑著說:「既然是一首詞,朕也就不責怪你了。」紀曉嵐擦了擦頭上的冷汗,如釋重負地說:「謝皇上隆恩!」。
※雍正對皇后薄情寡義,死後梓宮不得入紫禁城,竟連最後一面也不見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