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神秘巨星》開始,聊聊女權

從《神秘巨星》開始,聊聊女權

《神秘巨星》中的女性意識

前幾天,有朋友催我去看《神秘巨星》,期待我出一期有關這部電影的推送。

今天去看了。尹希婭的媽媽娜吉瑪紅腫著眼睛出現時,我開始思考 女性意識。

這位母親,正如尹希婭歌里寫的那樣,嚴肅,但非常可愛。會為女兒的困境而悲傷,也會因女兒的快樂喜極而泣。會為了保住腹中的女兒,獨自離家出走生下所謂「沒用的」小女孩兒;會偷丈夫的錢給六歲的尹希婭買吉他;會賣掉自己唯一的項鏈給尹希婭買她想要的電腦……

母親很偉大,傾盡全力呵護女兒的愛好。她又很蒼白,面對女兒夭折的夢想無能為力。

娜吉瑪愛女兒,但她不愛女人。

在堅定地簽下那份離婚文件之前,她不知道,遭受壓迫不是女性的命運。她可以對丈夫說「不」,可以反抗,可以有夢想,可以做自己。

尹希婭,這個名字,在印度語里意味著「女人」。

在另一半的天空,無數女孩從出生起便逃不開性別烙印

你見過的、你見不到的,在你身邊、在城市的某個角落、在地球的另一邊,那些隱隱約約似有若無,那些堂而皇之慘無人道的性別歧視(多為女性歧視)每分每秒都在發生。

性別歧視特別嚴重的地區,女性自己也在歧視自己。

正如尹希婭的姑奶奶所言:「連我都在想,我媽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瞧我這一輩子,過成了什麼樣。」

影片的謝幕是這樣的:獻給母親,獻給偉大的母愛。

我認為,這部電影,更準確地說,不只是for MOTHER,應是for WOMEN。

WOMEN UP.

在我看來,女權主義(FEMINISM)是《神秘巨星》最偉大的中心。其他的,關於追夢,關於愛情,在它面前都顯得太渺小了。

女性 不是一個 命中注定 的群體,而是一個個明亮鮮活的個體。

新女權主義

女權運動經歷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次浪潮,開始於19世紀下半葉,延續至20世紀初。在這一階段,最重要的目標是要爭取家庭勞動與社會勞動等價、政治權利同值。

第二次浪潮,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延續至70年代,強調兩性間分工的自然性並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要求忽略把兩性的差別看成是在兩性社會關係中,女性附屬於男性的基礎的觀點。

第三次浪潮,始於1990年代,延續至今。在這一階段,對於性別研究,女性主義的學術研究興起。女權主義者對那些在父權意識形態中形成,人們習以為常的概念提出了挑戰。爭取兩性壽終平權,徹底消除女性受歧視剝削壓迫乃至誤對(Abusement)的壞狀況。

我是名女權主義者(FEMINIST)。

很久以前,曾有男同學憂心忡忡來問我是不是「很女權」,因為當時微博上某位「女權主義者」聲稱自己不想結婚死也不結婚,導致他覺得大部分女權主義者都略智障。我說你放心,微博上很多人是為了女權而女權,我理性維權,即使個人選擇結婚,也捍衛她人選擇 掙脫婚姻 的權利

「女權」這個詞,似乎有些野心勃勃。實際上,它只是意味著女性在社會地位處於較低一方的境況下,渴望能夠獲得應有的權利,達到與男性同等的地位。女性,也應當擁有受教育權、選舉權、工作權。當代「女權」,實為呼籲「平權」。

我從高二開始接觸女權主義這個概念,來自2015年的ELLE二月刊。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匆匆那年》剛上映,那一期雜誌封面是倪妮。文章從第98頁開始,標題為《新女權主義來了》。Emma·Watson那不久前在聯合國以婦女署親善大使的身份,作了題為HeForShe的性別平等演講。她闡述了新女權主義的許多觀點,澄清了關於女權主義的諸多誤解。而在中國,大部分人對此的關注僅止於「她穿的那條白裙子挺好看的」。

ELLE的這篇文章,對女權主義下了一個精確簡潔的定義:

我們相信女人和男人應該在政治、經濟和社會上擁有平等權利和機遇。

現摘錄其中一些人物採訪,方便大家理解何為當代女性眼中的「女權主義」。(上下滑動閱讀)

熱依扎

(前日系模特、演員)

我被大家知道,最初是因為我十六七歲時給日系雜誌當模特。上了大學,人家都指著我說那就是拍雜誌那個,覺得我就一定得是甜美、可愛的。其實我從來也沒喜歡過粉色,我的性格也不是那樣的。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決定再也不拍雜誌了,想斷掉那個聯繫,把頭髮也剪了,在身上穿洞,還曾經在嘴唇上打釘兒。

有可能那時候我是故意想和這個社會抗衡,想跟別人的看法反著來。現在想想,你跟世界去對抗,你就開心了嗎?我們應該對抗的是自己的不快樂、不自在。

所以,後來我再剪短頭髮,只是考慮到我自己喜歡不喜歡,不會考慮別人覺得漂不漂亮。

女權主義,不是要女性外形、行為舉止像男性那樣。「像男性那樣」,本身就是一種歧視。女權也不是要和男性、和世界對抗,而是和自己的不自在不快樂對抗

毛利

(情感專欄作家)

我們真是卯足了勁折騰自己,一個月不吃晚飯減肥,花兩個月薪水賣一件大衣,努力讀書努力賺錢努力升值,只有這樣才能在面對男人時毫不軟弱。奇怪吧,一個如此好的你,身上具備的勇氣,剛好跟一個十分普通不起眼的男人持平,那個男人長相薪水各方面統統一塌糊塗,照樣在埋汰林志玲:可惜啊,都已經40了。

一個沒有女權主義傍身的女人,即使才貌雙全萬貫家財,只要沒有得到一個男人的喜歡,她照樣可以把心放到塵埃里去,任人踩踏。她們的婚嫁模式完全參照男權模式,所謂男權,就是只為了男人高興,在這樣的模式里,你怎麼會高興?

女權不是批判和醜化男性,而是呼籲女性不再只是為了男性而活

鄭櫻綸

(自由撰稿人、作詞人、運動品牌傳播總監)

最近有很多人形容我為「女漢子」,其實我不太喜歡這個標籤。「漢子」這兩個字的意思是男人,就算我很強,我做事很執著,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底,做到滿意,我也不一定要像個男人。

強就一定要跟男性這個性別連在一起嗎?這是不合邏輯的,也許不算歧視,但有直接從性別出發作的判斷。

在一些人眼裡,一個女人若在吃飯時不提到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就不是一個好太太。女人負責懷孕、產子,這是先天決定的,但生完之後是負責照顧孩子還是工作、掙錢,這就是選擇的自由,要不要在外人面前談論自己的孩子,就更是自由。

女權主義就是要掙脫社會既定形象和價值束縛

趙安露

(業餘模特、戶外極限運動愛好者)

我是傳說中的「戶外極限運動愛好者」,從十歲開始愛上滑板。當時我生活在美國,看到鄰居家男孩玩滑板,覺得特別帥,但是男孩的母親卻不讓自家女兒玩,說這不是女孩子家的運動。天性倔強的我於是一把抓起滑板,「憑什麼女孩不能玩?」就這樣,我從普通滑板練到長板,又愛上騎行、攀岩和扁帶。

正是因為玩極限,我對「性別差異」特別敏感,但也更清楚,差異與強弱無關。比如說,比起男性,女性的力度和體能確實比較差,但是自重輕、柔韌性佳、協調性好,倒是可以把滑板玩出不一樣的優雅感。同樣是極限運動,男性玩出酷帥和陽剛,女性玩出靈巧高雅——這就是我心中的女權主義。

我們需要認識性別帶來的不同,但不是默認它存在的不公。

女權主義之於男性

在有關性別的「經典定義」中,女人代表軟弱、順從、家庭,男人象徵堅強、主導、事業。我們由於與生俱來的性別被設定了固定的形象、固定的義務、固定的角色,從而讓一切違背這種假設的行為和意願成了「不像女人」或是「不像男人」,必須被糾正、被譴責、被阻撓。

一名男性,

如果最喜歡的時光不是在職場拼殺而是每天按時下班,為家人做一頓溫馨晚餐,聽起來「實在不像男人」;

壓力過大而不得紓解的時候,很想找人傾訴甚至大哭一場,聽起來「實在不像男人」;

沒房沒車沒鑽石,想鼓起勇氣同愛人和她的父母提出裸婚,聽起來「實在不像男人」;

……

女性渴望自由表達堅強,男性也應當擁有自由表達軟弱的權利。

努力消除二元對立的性別假定,是女權主義堅持跋涉的道路。這對男性來說,也具有重大意義。

另一半的天空

如果說在上面的論述中,女權主義是個關於自由、勇氣與平等的詞,美麗而令人喜悅,那麼在下文所展現的數據、事例中,女權運動就是踩在血淋淋的殘肢和屍體上前行

「……在正常情況下,女性的壽命比男性長,因此,通常情況下,世界許多地方女性人數應該多於男性……然而在極為重男輕女的地區,婦女卻從人間蒸發了。就中國的總人口數來看,每100名女性有107名男性與其相對,印度是108名男性,巴基斯坦則是111名……上述人口性別比例說明今日全球共有1.07億女性行蹤不明。後續研究計算的『失蹤女性』人數稍有不同……每一年,全球至少有200萬名女性因為性別歧視而消失。」

上述數據來自《另一半的天空》(Half the Sky)。(比爾蓋茨夫婦力薦的一本書。這是當初我借朋友的kindle看的第一本原文書,現在kindle商店已經下不到原版了,譯文版刪減了不少,非常可惜)

發生在某個社會、某個家庭、某個女孩兒身上的事實,比龐大的冰冷數字更能震撼人心。

「在許多貧窮國家,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個別的惡徒或強姦犯,而在於整個社會瀰漫的性侵犯風氣。這就是沃妮雪·吉本內所處的世界。在她成長的鄉村,綁架和強暴女孩有著悠久的傳統。在衣索比亞的鄉下,要是年輕男子看上一個女孩,但是付不起聘金,或是他認為女方家人可能不會接納自己,他就會召集幾名朋友一起綁架並強姦這個女孩。如此一來,他立刻取得談判優勢,因為女孩破了身之後就很難嫁給別人……在沃妮雪遭到強暴的那個年代,衣索比亞法律明文規定:一名男子不會因為侵犯女性而遭起訴,只要他事後將其娶進門

偷竊東西的罪行,比偷竊一個人來的嚴重。」

(——第四章,《以強暴作為統治手段》)

在那個社會,一個女孩兒若是不願意嫁給強暴自己的男性,整個社會,包括警察、法官都會逼迫她乖乖就範。這樣堂而皇之辱沒人權的事實,就發生在當下。

「瑪哈苞巴請不起產婆,只能試著自己生孩子。不幸的是,她的骨盆開口太小,胎兒卡在了產道里。這是少女生產常見的問題。七天之後,她陷入了昏迷,才有人請接生婆過來。那時,因為時間太久了,胎兒頭部和瑪哈苞巴骨盆之間的組織已經失去了血液循環並開始腐爛了。瑪哈苞巴恢復意識時,發現胎兒已死,她的膀胱及腸子也失去了控制。她無法走動,甚至站都站不起來。人們說這是詛咒,他們說瑪哈苞巴受了詛咒,得離開。於是,村民們把她移到村子邊上的一間茅屋,接著把門拆掉,好讓土狼來吃她

(——第六章,《孕產婦死亡率——一分鐘一名婦女》)

瑪哈苞巴,她才14歲。

……

女權主義的當代性

在印度,女子因嫁妝不夠而被處罰或因男人想要再娶而被殺害的事件,大約每兩個小時發生一起,但是這種消息很少成為新聞;在巴基斯坦的姐妹城伊斯蘭堡與拉瓦爾品第,光是過去九年間,就有5000名婦女因被認為不聽話而被家人或親家澆上煤油後點火焚燒——或者被潑硫酸……還有那麼多地區,女性被當作生殖、發洩慾望的工具來對待,而不是有人權、有尊嚴的個體。

所以你還會認為,女權主義是無病呻吟嗎??你還會問說,女權主義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嗎???

根據2015年的數據,世界500強公司中只有21位女性CEO,女性執行官佔14%,女性董事為17%。身處建築行業技術崗位的女性,明明同所有男人一樣去沒有廁所的工地早出晚歸,肩挑一切男人可以乾的活,甚至比他們更勤奮更優秀,卻因為自己「不知何年會結婚,何時會生子」而無法升職。這樣的事實也發生在因為女性員工比例極高,而被視為「男女更平等」的奢侈品行業市場部門裡。

所以你還會覺得,「玻璃天花板」只是女性矯情嗎?

女權主義者,並不都是憎恨男性的醜女人。

你沒有受過性別歧視,不代表女權主義與你無關。

支持兩性平等,你的每一個微小舉動都存在意義。

生活中,當聽到「女孩子就應該……」「女孩子怎麼能……」「男孩子怎麼可以……」這樣的論調時,你就應該站出來,或至少,在心裡擲地有聲地告訴自己:

沒有人規定兩種性別分別、必須怎麼樣。你要成為怎樣的你,是自由的、發自內心的選擇。

「為什麼開始是男人取勝。女人似乎本來可以取得勝利,或者鬥爭會永遠得不到解決。這個世界怎麼會總是屬於男人呢?怎麼會僅僅到今日事情才開始改變呢?這種改變是好事嗎?它會不會使得男女之間平分世界呢?」

闡述了 為什麼會造成如今性別歧視局面 的一些本源問題。

「這裡的女孩……直接跳過了童年。」

講的是1960—1986年間的剛果社會。怎麼講,其實當時的剛果,無論男女,獲得人權都難。

小說非常精彩。

以及,《奇葩說》也有好幾期針對女性問題展開過理性、客觀的討論。

非常值得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不唱歌 的精彩文章:

TAG:凡人不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