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劉秀做「共享驢」的時候,摩拜和滴滴們的祖先恐怕還住在山洞裡呢
2017年是共享經濟井噴的一年。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共享小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讓人目不暇接。
巧的是,在物質匱乏的古代,機智的勞動人民就開始了對「共享經濟」的探索。交通工具有限,出門不想走路,車、輦、轎、船乃至驢、馬、牛等牲畜都是不錯的選擇。看準了這些商機,各種不同出行方式的「共享」應運而生。
徐悲鴻&范增《六朝詩意圖》
在成為人生贏家,建立東漢王朝之前,劉秀有一段勵志的成長史。原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自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削弱各諸侯國勢力後,王公貴胄們元氣大傷。到了劉秀父輩這一代,只做了一枚縣令,9歲那年父親去世,劉秀和兄弟姐妹被叔父收養,成了妥妥的平民。
家境貧寒擋不住一顆求知若渴的心,劉秀長到一定年紀便離家北上去長安求學。大城市長安消費高,吃穿用度都要錢,讀書也要繳學費,劉秀很快捉襟見肘。西漢年間,一頭驢的價格也不是平常人家能夠負擔的。
急中生智,劉秀做起了「共享驢」的生意。他和同窗好友湊錢買來一批驢,租給有需要的人,沒想到收益還挺客觀。《東觀漢記》載「資用乏,與同捨生韓子合錢買驢,令從者僦,以給諸公費。」
可是驢子們容易走失又都長得差不離,丟了也不好找回來,怎麼辦呢?後來做了漢光武帝的劉秀,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為了規整共享驢的市場,頒布一項法令:凡用於出租的牲口,不論驢牛馬,身上必須打上烙印,以便被人順手牽羊。
金弘道《燕行錄》
唐朝結束之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形成五代十國大亂斗。富庶的江南地區,繁華的金陵城裡早已是「車如流水馬如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民間以車代步早已屢見不鮮。
馬車供不應求,商戶們自當賺得盆滿缽滿。有一種堪稱豪車的長方形馬車,頂上有蓋,四面由帷幔遮擋,一車可容納六人。做工如此考究,價格自不必說。有按時辰收費和按天收費兩種形式。
許多讀書人結伴選擇較為划算的日租,節日出外玩賞一整天,直到夜幕降臨才乘車歸來。南宋詩人劉辰翁曾在詞中描述了上元夜裡,車馬熙熙攘攘,燈光照亮臨安城的熱鬧景象:「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
然而在宋朝,豪氣衝天的「長車」在民間並不常見。有一種用毛氈做篷的氈車除了滿足日常的租用,青年男女結婚時也非常流行。宋丁昇之《婚禮新編校注·婚禮》「迎親」條記載:新婦坐氈車,新郎前來迎娶要先把車簾掀起來,站在旁邊等待新娘,「婿至婦氈車後之右,舉簾以俟」。
體質不好的新娘暈氈車,因此花轎成為了新寵,娶親用的花轎也叫「花檐子」。司馬光《書儀·婚儀上》稱:「今婦幸有氈車可乘,而世俗重檐子,輕氈車。」《東京夢華錄·民俗》記載:「至迎娶日,兒家以車子或花檐子發迎客引至女家門,女家管待迎客,與之彩段,作樂催妝上車檐……」
有錢的官宦人家有「私家轎」,分為暖轎和涼轎。冬季帷幔遮蔽風雪,阻擋冷空氣;夏季輕紗輕薄透氣,涼爽宜人。南宋四朝元老楊萬里曾賦詩一首:「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民間則多為租借,一種連同轎夫一起租用,一種只租轎子,另雇轎夫。也分為2人、4人、8人不同規格,正所謂「八抬大轎」,人群里遠遠瞧見了還得讓路,多氣派。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古代山窮水惡路途艱險,坐車顛簸翻山越嶺更是辛苦。遠行首選水路,即便繞道也心滿意足。隋唐大運河貫通南北,走水路自然離不開船。北方以景區湖面或渡口較為常見,南方水鄉更是離不開船。
唐朝時,租船游水已十分興盛。白居易曾在《湖亭望水》中寫道「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連日來的雨水使得湖面沒過了部分堤岸,遠處有一排錯落有致的民宿,停著許多帶閣樓的觀景船。孟浩然也曾於開元十三年秋自洛陽出發,乘船沿汴河南下,經廣陵渡江至杭州,漫遊吳越一代。
到了明代,租船服務更加便利。王世貞游太湖時雇了三艘遊船,兩艘都用來盛裝行李和隨從,可以說是十分大氣了。
論排場沒人比得上愛新覺羅·弘曆。他6次南巡,隨同2500人,每人配單馬或雙馬,另有騾車400輛、駱駝800匹用來載運貨物。水路用船1000多隻,縴夫3600人,6班倒。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其實古代,類似的共享租賃模式屢見不鮮。我們的祖先們能夠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年月里不斷摸索推陳出新,獲取更便利的生活方式,實在是有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創造力。
·今日互動話題·
你更喜歡文中哪種出行方式?
---
圖文資料來自網路,有禮有節微雜誌編輯
暫不支持轉載,歡迎關注
TAG:有禮有節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