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中東地區仍舊是備受矚目的地緣板塊之一

2017年,中東地區仍舊是備受矚目的地緣板塊之一

2017年,中東地區仍舊是備受矚目的地緣板塊之一。地區格局在域內外各種力量的攪動下,處於動態的醞釀塑造中。大國博弈呈現出「美退俄進、美強俄弱」態勢,美俄兩國暗中較量多於直面衝突,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優勢地位正逐漸弱化。域內大國間的碰撞較量,塑造著地區格局的走向,也成為美俄大國介入中東事務的抓手。熱點問題的解決進展緩慢,老問題懸而不決,新問題亦不斷湧出。

特朗普「試水」中東有政策延續更有政策調整

2017年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執政元年,內外政策處於摸索起步階段。整體看,在中東地區仍處於整體收縮,特朗普政府對地區事務實行有重點的介入。打擊伊斯蘭國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優先目標,並有所收穫,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囂張氣焰得到壓制。重新修復中東盟國體系,但效果喜憂參半。力挺以色列,放棄二戰後美國在耶路撒冷地位的模糊態度,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美以關係走出奧巴馬政府時期的低谷狀態,重新進入「蜜月期」。美沙關係略顯高開低走,特朗普打破美國總統首訪常規,將出任總統後訪問的第一站放在沙特,並向沙特送出兩份「大禮」,回歸美國對伊朗以「大棒」為主的強硬政策,同時與沙特簽署軍售大單,滿足沙特對美國的軍事訴求,保持沙特在中東地區的比較軍事優勢。但2017年6月爆發的卡達危機以及沙特國王訪問俄羅斯併購買俄式導彈系統,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美沙關係的升溫速度。土耳其是特朗普政府修復盟國體系的「短板」。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土兩國因為居倫問題、庫爾德問題齟齬不斷,漸生裂隙。特朗普在這兩個問題上,延續了奧巴馬政府的政策,美土關係未有明顯進展。除運籌盟國關係外,美國突出伊朗的危險性,強調伊朗為地區的共同敵人。加大對伊朗的政策硬度,在短暫承認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後,最終不顧國際社會反對,拒絕承認伊朗履行協議,致使協議處於垂死邊緣。2017年特朗普政府在中東其他事務上,較為收斂,在敘利亞危機和葉門內戰上,均未有深度介入。儘管特朗普政府希望保持在中東地區的主導地位,反對競爭勢力與美國爭奪地區主導權,但實際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導力和領導力都在下降。

俄羅斯巧施力量精耕中東地區

自2015年9月軍事介入敘利亞危機,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打開了突破口。成功保住了巴沙爾政權,保住了中東地區的親俄陣地。並且,俄羅斯在戰後重建敘利亞上佔得先機,主導敘利亞問題阿斯塔納和談,在解決敘利亞問題上的作用日漸顯現。同時,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上痛擊伊斯蘭國,在國際上樹立了打擊恐怖主義的良好形象。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以敘利亞為抓手,不斷擴大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提升與中東地區大國的關係。與土耳其、伊朗形成了協調敘利亞問題的三方機制,進而豐富和增進了與兩國的關係。面對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強勢存在,沙特也尋求與俄關係突破,去年沙特國王訪問俄羅斯,成為沙特歷史上第一位訪問俄羅斯的在位國王,開創了俄沙關係的歷史。更為重要的是,為俄羅斯運籌中東提供了更多空間。可以預見,隨著俄羅斯勢力在中東地區的延伸和深化,必將與在中東地區居主導地位的美國產生摩擦和矛盾,兩國間的博弈將更趨激烈。

以教派為分野的陣營化對峙特徵突出

中東地區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其複雜性在於超越傳統主權國家的範疇。有專家認為,「在中東地區部族認同高於國家認同,宗教認同高於國家認同,教派認同高於共同宗教認同」。因此,教派紛爭是釐清中東地區格局的有效切入點。2017年,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陣營和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陣營是中東博弈場上的主要「風景線」。沙伊博弈更多的不是直接廝殺,而是以代理人為主要方式在第三國的間接角力。從葉門至敘利亞,從黎巴嫩總理哈里里的閃辭風波至卡達斷交危機,背後都有沙伊博弈的影子。可以說,沙伊矛盾滲透至2017年諸多中東地區爭端,體現出很強的張力。從雙方博弈的姿態看,沙特顯示出更強的進攻性和冒險性,而伊朗則比較持穩和內斂。這些不同不是雙方實力的映射,更多的是執政者外交風格和手腕的體現。需要注意的是,反伊朗陣營有擴容趨勢,伊朗是沙特和以色列的共同敵人。在美國協調下,沙以有聯手對付伊朗的現實性。

地區熱點問題複雜難解

縱觀2017年,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有進有退。伊斯蘭國的全面崩潰是2017年中東形勢積極面的呈現,成為打擊伊斯蘭國的轉折年。被伊斯蘭國佔領的伊拉克和敘利亞領土陸續收復,標誌著伊斯蘭國的全面潰敗。但伊斯蘭國的潰敗並不等於消失,化整為零的恐怖組織更加難以對付,中東地區的反恐安全治理任務仍舊繁重。隨著伊斯蘭國的潰敗,敘利亞政府軍在與反對派武裝的鬥爭中佔據上風,敘利亞危機也展露出結束的曙光,也許2017年會成為敘利亞危機黎明前最後的黑暗。有些問題的解決出現倒退,本已實現軟著陸的伊核問題由於特朗普政府對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的消極態度,致使伊核問題可能重新升溫。葉門內戰仍舊持續,敵對雙方都未表現出壓倒性軍事優勢。2017年,中東地區還有潛在熱點問題「變現」,典型的是庫爾德問題和卡達斷交危機。庫爾德人居住的土耳其、伊朗、敘利亞和伊拉克,這些國家都面臨著庫爾德人尋求自治或獨立程度不同的訴求。2017年9月,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不顧國際社會反對,進行獨立公投,並高票通過。但在伊拉克中央政府以及中東地區大國的重壓下,公投並未產生實質性影響,但造成的中長期影響以及對中東地緣格局的衝擊,值得關注。卡達斷交危機之所以引起關注,因為這是一場海灣國家內部的蕭牆之禍,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以外交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等手段圍毆「小兄弟」卡達,致使海灣國家內部矛盾公開化。這場危機增強了中東國家間分化組合的複雜化程度,同時也將影響海灣國家的一體化進程。

地區大國尋求變革自強

2017年,部分中東國家內部正在尋求和平變革。土耳其和沙特是變革步子邁得較大的國家。2017年4月,土耳其舉行並通過修憲公投,完成政治體制由議會制向總統制的轉型,為現任總統埃爾多安繼續握有實權奠定了法理基礎。此次修憲公投使得土耳其招致很多非議,尤其是來自歐洲國家的指責。沙特颳起了一陣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變革之風,成為2017年曝光率較高的中東國家。政治方面,在王位繼承上廢舊立新,打破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傳統,開啟了子承父業的新格局。經濟上推行「2030年願景」,在財政收入上逐步擺脫對石油的過度依賴,實現財政收入的多元化。社會變革方面,允許女性開車以及進入體育場,重新開放商業電影院,開創了社會新風。沙特希望通過社經政全面改革,以打造新沙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 的精彩文章:

美方稱高度關切俄美軍機在黑海上空「不安全互動」

TAG: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