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怎麼過寒假,反映了父母的層次

孩子怎麼過寒假,反映了父母的層次

孩子怎麼過寒假,反映了父母的層次

▼/01

臨近春節,很多孩子都放寒假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感覺輕鬆不少,因為終於可以暫時擺脫每天像打仗一樣的日子了,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早起送孩子上學實在是一件很考驗意志力的事情。

光起床就要經歷好幾回激烈的思想鬥爭,等倒騰好一切準備帶孩子出門時,這時候孩子的拖延症簡直要讓你崩潰,眼瞅著時間都快到點了,孩子還在墨墨跡跡的翻騰著自己的小書包,不緊不慢的拿出一個昨天在學校做的小手工,仰起那張人畜無害的臉奶聲奶氣的說道:「媽媽,看,我做的手工小青蛙。」

為了讓孩子把孩子順利送到學校,心中再大的怒會也要壓制住,一臉慈祥溫和的對著孩子說:「嗯嗯,真好看,快點哦,我們要出門了啦,要上學了.......」

然後半推半拉著孩子出了門,一路小跑,踩著點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才如釋重負的鬆一口氣。

所以說,寒假的發明是極其正確的事情,可以讓身心俱疲的父母們得到充分休息和放鬆,做到有張有弛,養精蓄銳。

孩子怎麼過寒假,反映了父母的層次

▼/02

雖說寒假解放了家長的身心,但如果把寒假完全當成享樂主義,不但失去了寒假的真正意義,也不利於孩子良好的習慣培養。

蓉姐是以前公司的同事,她有個4歲的兒子,上幼兒園中班,記得之前有次和她見面時,她孩子大大方方的和我打招呼,很有禮貌,還主動分享自己的零食和玩具,非常的nice,雖說有點小淘氣,但是還是很友好的那種。

記得當時蓉姐說上了幼兒園,孩子每天的生活作息很規律,什麼時候幹什麼都一清二楚,不用他操心,自己只要準時送他上學放學就好了,還說多虧了學校的老師,讓孩子學會了這些,老師就是專業,自己是怎麼都教不來的。

可最近看到蓉姐的孩子時,卻感覺很不一樣了,拿著iPad一直玩,嘴裡還嘟囔著哇塞,啊,耶之類的話,和他說話也愛答不理的,有時候還大聲的說,我們說話吵到他了,蓉姐說他不應該這麼對別人說話時還很生氣的跑到自己房間,關上房門躲起來一個人玩。

當時也瞄了一眼他的房間,玩具,書本雜亂無章,書包和文具也擺的亂七八糟,牆角的一個飛機玩具也被拆的七零八落,部件扔的到處都是......總之就一個字:亂。

於是便問蓉姐為啥他孩子的房間這麼亂啊,上次感覺很乾凈整潔呢,蓉姐很輕鬆的說道:「這不放寒假了嗎,他不用上學,整天沒事做讓他自己瞎折騰唄,我也好好放鬆休息一下........」

「反正一開學他就變回原樣了。」

蓉姐似乎並不在意孩子在假期是什麼樣子,也不管孩子玩遊戲玩到幾點,在做什麼,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也由孩子去,她覺得假期就該好好的放鬆,包括她自己也要休息放鬆。

怎麼說呢,假期確實是用來放鬆和休息的,但是如果假期帶著孩子每天就是打打遊戲,追追劇,無所事事,生活作息極其不規律,那麼很難想像孩子能夠在開學後就能馬上回歸正常的狀態。

孩子怎麼過寒假,反映了父母的層次

▼/03

良好的生活習慣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是長久的堅持得來的。

反觀,那些在假期還能讓孩子堅持早起早睡,看看書,看看紀錄片,帶孩子看看畫展,聽聽音樂會的家長才是真正的帶著孩子享受假期帶來的愜意與放鬆。

鄰居胡姐的女兒Emily一放寒假,就跑到繪本館去看書了,還列出了一份自己需要在寒假看的書單;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學校布置的任務呢,沒想到是她自己要求的,因為胡姐長期以來就給她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經常給她買各種各樣有趣的繪本故事書,她的女兒非常的喜歡,每逢胡姐出差問她要什麼禮物時,她都會說給她帶有趣的書就好了。

比起別人家的孩子都是要什麼玩具,零食啊,胡姐覺得她女兒的這個要求更難滿足,因為她要在挑選書本上花費很大的功夫,比如,她女兒比較喜歡偏歷史,科普一類的書籍,但又要保證書本內容有趣,她才能讀的下去。

不過,胡姐每次還是很認真的挑選盡量符合女兒口味的繪本,以保證女兒的良好的閱讀體驗,也讓她繼續保持這個良好的習慣。

好習慣都是互相影響的,Emily的閱讀的好習慣讓她養成了很多其他的好習慣,比如,和上幼兒園一樣的作息時間,不晚睡,不賴床,把自己的玩具書本收拾的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每天都生活的井井有條。

孩子怎麼過寒假,反映了父母的層次

▼/04

一個孩子能有如此驚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是和父母的言傳身教掛鉤的。

Emily上幼兒園的時候,不管天氣如何,胡姐和她先生都會早起,常年雷打不動,即使周六周日也不例外,所以,Emily不管是上幼兒園還是上興趣班,從來不遲到,也不缺勤,保持著非常好的出勤記錄。

平時還會帶孩子泡泡圖書館,和孩子一起做做小手工,一起看親子電影,去外面走走看看等等,盡量保持和孩子同頻同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每一步的成長。

這種井然有序的生活狀態也讓Emily充滿安全感,變得非常的從容,Emily幾乎從不亂耍脾氣,幼兒園老師經常和胡姐反饋說Emily遇到問題都會和小朋友好好溝通,並陳述自己的想法,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她。

父母怎麼生活,孩子就怎麼生活。

如果父母的生活一塌糊塗,作息紊亂,就很難指望他的孩子做到秩序井然,做到自律,這也不是指望老師或別人能教給孩子的東西,因為父母的層次決定是孩子成長的根基,根基都不穩,任何外力都沒有效果。

————

————————

十分爸媽:微看寶寶旗下品牌,一個3-6歲幼兒家長最信賴的育兒資訊平台,每天與你分享有趣,有料,有用的育兒小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爸媽 的精彩文章:

第一名是女娃,班長是女娃,學委是女娃……男娃們該如何翻身?

TAG:十分爸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