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政歸寧氏,祭則寡人」——晚明皇權的衰落

「政歸寧氏,祭則寡人」——晚明皇權的衰落

自萬曆起,由於幼主嗣位,內閣的權利逐漸增大。明代社會並不像傳統觀念里皇帝一人獨掌大權,說一不二,甚至可以說在明晚期,是皇權極度衰落的時期。

之前和大家討論過明代中樞處理奏疏的流程,現在畫個示意圖出來,更直觀一些。

第一回合,各部奏疏呈進御覽,皇帝給予批示(也可不給),稱為「傳諭」。文書官將皇帝的旨意傳送至內閣,作為內閣票擬的依據,或「參考」。這是皇帝在處理政務時行使的第一道權利。而天啟崇禎時,大學士們頻繁上疏,要將皇帝的這項權利剝奪:

「願一切章奏概發票擬,或有上傳,容輔臣確審。」——《條新政十事》

即皇帝從前所謂「朕覺得這件事可以……」變成了「臣覺得陛下可以這樣覺得……」

第二回合,進入內閣票擬階段,大學士可以遵旨票擬,也可以抗旨票擬——抗旨票擬即違背皇帝的意願。皇帝此時有兩個選擇:其一,向內閣妥協;其二,發回內閣重擬。

如果皇帝選擇第二種,則球又回到了閣臣腳下,閣臣可以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抗旨票擬。

最後皇帝將行使第二項權利,即最終決定權,直接將閣臣的票擬廢除,自己修改票擬。

而此時,閣臣也會使出殺手鐧——請辭。

老頭子不幹了,你自己玩兒吧。

如此一來,為了維持國家機器的穩定運行,大多數時候皇帝還是會向內閣妥協。

第三回合,第二回合皇帝即使勝出,不經過內閣票擬,直接授意司禮監批紅形成「中旨」。對於中旨,六科道則可以行使「封駁權」——之前都白折騰了,皇帝小兒請回到第一回合重新走流程去,組織不承認你的旨意。

——司禮監、內閣、六科形成了三角關係牢牢限制了皇權。

明人總結薩爾滸大敗的原因時說過:「彼一國之政如一家,而我上下隔閡。」

中樞每一道旨意要經過多番較量才能形成詔旨,根本不像很多人想像中,一切指令皆出自皇帝本身。

萬曆皇帝幾十年不視朝,並不妨礙國家機器照常運作;而臣子抨擊萬曆不上朝,也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希望皇帝重新緊握皇權,只不過因為萬曆沒有履行作為政治偶像的義務,有損作為明君的形象而已。

要知道動輒幾千人的大朝會,本就不是處理國家政事地方。

明代廢黜宰相在前期雖然集中了皇權,但盲目誇大古代皇帝的權利過於想當然,內閣制度在後期以另一種方式再度分化了皇權。直到清朝科道的封駁權被全面廢除,封建王朝才真正意義成為了君主專制。

但是華夏五千年歷史,不是只有清朝一個朝代,也不要用清朝的刻板印象套到明朝歷史事件中去。

清朝二百餘年的民族高壓奴役政策,已經完全摧殘了人民的思想,使社會達到空前奴化的境地。人民接受的是明朝更為黑暗咎由自取的教諭,根本無法想像曾經的社會風氣下,皇帝是一個被天下孤立的個體,權利小的可憐。

蔣之翹在《天啟宮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日,神宗兩宮升座,演新編《華岳賜環記》,中有權臣驕橫,寧宗不振,云:「政歸寧氏,祭則寡人。」

神宗矚目,御容不懌。

——令萬曆御容不懌的這句戲文,根本就是晚明皇帝的真實寫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那些事兒漫畫版 的精彩文章:

崇禎打了石頭?他可能更想敲一敲你的腦袋

TAG:明朝那些事兒漫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