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人像攝影的用光教程 搞攝影必須收藏的布光 乾貨

經典人像攝影的用光教程 搞攝影必須收藏的布光 乾貨

經典用光技巧的核心,是通過不同的燈光組合來實現變化無窮的布光效果;每一支燈光的具體作用必須非常明確,不容含糊。

在經典的用光法則中,每一支燈的光位都是基本固定的,布置燈光時比較忌諱介於兩種燈位之間的位置——傳統照相館老師傅碰到學徒有點模稜兩可的燈位布置時,經常會提醒的是「你到底在打什麼光?!」

按照經典布光法,不同的布光,即使看似簡單的效果,往往也是需要多燈配合來實現的。其中,每一支燈的位置、作用,都有嚴格的要求,模稜兩可含糊不清被認為是用光大忌。

主 光

在畫面上起最主要作用的光就是主光。在人像布光時,主光是需要最先考慮的,它的位置基本決定了畫面的整體效果——高調或是低調,順光還是逆光。

光 比

主光和輔助光之間的光強度的比例就是光比,畫面的總體反差通常是由光比來決定的。

輔 光

畫面上起輔助作用的光被稱為輔助光或輔光,畫面上人像的各部分的細節層次的多少是通過輔光來控制的。

陽輔光與陰輔光

輔光又分為陽輔光和陰輔光。陽輔光的作用是在亮部和暗部之間明暗交界線之間增加過渡層次;陰輔光的作用是給暗部增加層次細節。

包括相當多的影樓攝影師在內,許多人都弄不清陽輔光和陰輔光的區分。為什麼不能只用一種輔光呢?原因是在拍攝低調人像時,如果只用一支輔光來解決明暗交界線和暗部的層次問題,那麼整個暗部就可能成為整片的灰色,造型的立體感就會被嚴重破壞。

拍攝低調人像,如果想減少一支燈的話,那麼只能減少陰輔光而不能減去陽輔光。在實際拍攝時,陰輔光也經常可以用反光板來代替。

大師的作品常常是最好的人像用光範例。在此我們結合尤素福? 卡什為電影明星亨弗萊?鮑嘉拍攝的肖像來演示一下各種光的作用。

拍攝時使用的主光是位置較高的側光,主光打亮了額頭、鼻翼的側面,並且在眼窩、鼻下形成了大面積的陰影。與卡什的多數作品一樣,這張照片主光使用的是未經任何柔化的硬光。

陽輔光處於人物左側的前側光位,它適當沖淡了主光留下的陰影。該照片反差比較大,陽輔光與主光的光比應為1∶4。

陰輔光位於人物右側的前側光的位置,它給人物面部最暗的部分和手部增添了部分細節層次。陰輔光與主光光比為1∶8 或1∶16。

輪廓光是來自人物右後方的側逆光,它打亮了頭髮、耳部的輪廓,也給臉頰和額角增添了突出的亮色。輪廓光與主光光比為1∶2。

亨弗萊?鮑嘉 尤素福. 卡什 攝

最後,由一盞與陰輔光角度接近但更高更遠的點光源,給人物帶來了突出的眼神光。

TIPS:經典布光法的幾條「鐵律」

經典用光法是一套非常嚴格的系統,其中的許多規矩很可能讓當下的攝影師感覺匪夷所思:拍照怎麼能如此「教條」?

儘管當下的多數人像攝影師已經不再遵守、甚至根本不知道還有這些「規矩」的存在,但是了解它們並沒有壞處——不學無術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帶來什麼益處。

1. 「天上只有一個太陽」是老師傅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意思是布光中主光必須鮮明突出,「雙主光」之類的做法在傳統標準來看完全是胡鬧。

2. 眼神光只能有一個!傳統用光對於眼神光要求非常嚴格,即使畫面整體效果看上去還不錯,但如果出現了兩點眼神光,還是會被無情地判為失敗之作。在沒有Photoshop 的時代,攝影師們只能靠小心地控制燈光的位置和在底片上小心翼翼地修版來避免多個眼神光的出現。

3. 「你到底在打什麼光?」經典布光法,單燈的燈位是有嚴格限制的——正面光、前側光、側光、側逆光、逆光,再加上頂光和底光,只有這些位置是「正確」的。任何模稜兩可的燈位都可能帶來多餘的陰影或光斑,在沒有數碼後期支持的時代,這些都是後期手段無法彌補的。

「蝴蝶光」與「倫勃朗布光法」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提煉,傳統布光法創造了許多堪稱經典的用光方式,「蝴蝶光」和「倫勃朗布光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兩例。

即使沒有接觸過影室布光的人,也可能聽說過「蝴蝶光」和「倫勃朗布光法」。不明就裡的人可能誤以為這是兩種特殊的用光技巧,其實,二者都是傳統影室布光中兩種用光組合的別稱。在膠片時代,影室布光最基本的目標就是用光線來提升被攝者形象,修補、弱化形象上的缺陷;進入數碼時代以後,用光方面則更重視對畫面氣氛、人物氣質的作用,改善形象的任務很多已經轉至後期通過電子暗房來完成了。

「蝴蝶光」通常指的就是來自較高正面光位的布光效果——因為在鼻底留下「蝴蝶形」的投影而得名。「蝴蝶光」會在眼窩、鼻底和唇線下和兩頰留下淡淡的投影,可以使人的面部富有立體感,投影同時還具有改善人的臉型的作用。「蝴蝶光」非常適合表現女性的形象,因此又被稱為「美女光」。

「倫勃朗布光法」因為光效接近荷蘭油畫大師倫勃朗的經典男性肖像而得名,是傳統布光法中拍攝男性形象最經典的布光方式。「倫勃朗布光法」主光位於前側光光位,因為在被攝者另一側臉上留下三角形的亮區,又被稱為三角光;陽輔光一般位於正面光光位;標準的倫勃朗布光光效還包括提亮暗部細節的陰輔光和提亮輪廓的髮型光,在現代用光中這兩種光也經常被省略。

傳統、潮流與用光風格的變化

人像拍攝的風格,素來與時代潮流、流行趣味關係密切。今天,我們審視一張幾十年前的人像照片,即使不甚了解相關背景也能大致判斷出照片拍攝的年代。這固然與當年的服飾、化妝風格有關,也和拍攝的用光風格具有很直接的關係。

經歷了幾十年強調完美的經典用光之後,人像拍攝的用光開始變得日趨簡潔、直接和另類。誇張另類的風格甚至成為當今影視、廣告拍攝的主流風格,這些也必然對社會的普遍流行帶來直接影響。

上面的圖片出自一個著名的拍攝用光案例:人像攝影大師阿諾德?紐曼受邀為德國軍火大王克虜伯的拍攝作品。阿諾德?紐曼對壟斷資本控制下軍火工業的嗜血、貪婪、殘酷感到非常憎惡,拍攝時有意使用了雙側光燈位——形成了強烈的「夾板光」,讓這位軍火大王看上去與他的生意一樣恐怖、陰森。阿諾德?紐曼的做法雖然違背了攝影師的職業準則,卻保留了一個藝術家應有的良知。照片問世後,克虜伯宣布阿諾德. 紐曼為「不受德國歡迎的人」;紐曼表現出的良知和勇氣卻受到世人的讚歎。

在日常拍攝中,某些特殊的光效——例如,強烈的底光和這兩個拍攝案例中使用的「夾板光」、「骷髏光」,是會產生強烈的醜化作用的。不僅拍攝時必須慎用,而且應小心避免由不經意的失誤而產生類似的光效。

布光造型與人物形象刻畫

用光給人物形象氣質帶來的變化,絲毫不亞於化妝造型和服飾的作用。

亨弗萊. 鮑嘉的兩張肖像,上邊的一張是尤素福?卡什拍攝的經典作品,突出表現的是堅毅、睿智的氣質;下面的一張則接近鮑嘉經常在電影中扮演的角色——黑幫分子。拍攝時使用了來自後方的強烈頂光,前方較低光位的前側光作為輔光,與主光發生了「對沖」,鼻樑背光一側明顯的陰影進一步強化了不周正的視覺效果。

上方的肖像拍攝的都是素有「千面女郎」之稱的美國影星瑪麗蓮. 夢露。第一張明亮的正面光突出的是青春、性感;第二張圖片上傳統的低調用光帶來的是更古典、淑女化的效果;最下面圖片強烈、單純的側光則突出了神秘、憂鬱的悲劇性氣質……用光對於形象氣質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技 的精彩文章:

技——認識鏡頭 激發創作!乾貨

TAG:攝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