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你的孩子從小就成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有人說,看《奇蹟男孩》到10分鐘時就會哭。
這不是一個誇張說法,在這部典型的美國式勵志家庭喜劇面前,再資深的影迷都看不到劇情套路,只看到至真至純。當小男主角「奧吉」說出第一句自我介紹的旁白時,電流已經在我皮膚上過了一遍。
飾演奧吉的加拿大小演員雅各布·特倫布萊先聲奪人的表演實力,讓我從開場就信任《奇蹟男孩》這個故事。
先天畸形,並且發生在頭部,這是奧吉的厄運,是奧吉的父母、姐姐的噩夢,同時也是大多數觀眾通過「聽說」所熟悉的悲劇。心理健全之人,面對這樣的故事,日常生活儲備下來的各種正負能量都會瞬時轉化為同情心。
《奇蹟男孩》就像一個功力已臻化境的指揮家,平實地揮動「故事棒」,觀眾齊聲歡笑、黯然低吟、傷心飲泣,最後熱淚盈眶獻出掌聲。
讓我給出好評理由,我會用影片中出現的一句箴言: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奇蹟男孩》非常善良,將一個大多數人不忍心看的悲劇,講述成一個治癒人心的合家歡故事。創作團隊的善意,甚至比劇中茱莉亞·羅伯茨、歐文·威爾遜、伊扎貝拉·維多維奇等人詮釋的家庭力量更讓我感動。
《尋夢環遊記》讓我感嘆「失去至親的痛苦根源,是徹底的孤獨,沒有任何人可以安慰」。《奇蹟男孩》中的奧吉和他的家人,體會的也是同樣的孤獨帶來的痛苦。通過劇情,大家看到了父母、姐姐竭盡全力去讓弟弟相信「你不孤獨」,可是他們每一個人都有情緒崩潰的時候。
說到底,他們在對抗的是「另一種死亡,另一種失去」。
奧吉歷經二十幾次手術活了下來,但他隨時可能「死亡」,哀莫過於心死。在這個脆弱的孩子面前,三個家庭成員都成了ICU病房的醫生,在奧吉被母親選擇送往健全人學校就讀之後,每一次奧吉因為校園霸凌陷入「瀕死」,三人就得輪番搶救。
孤獨就是如此不可逆轉的感受,重症監護醫生也無力回天。哪怕醫生們心力憔悴,哪怕他們堅決不信命,但他們畢竟不是奧吉,他們畢竟擁有正常的五官,僅僅如此,孤獨就可以當著至親的面,肆意蹂躪奧吉的心靈。
「醫生」也是人,三位至親都有各自的情感需求、身份認同,為了奧吉,他們犧牲巨大,每當他們想抱怨什麼的時候,他們又會想到,那麼我親愛的奧吉向誰抱怨呢?他如此不幸。
這就是悲劇的形態,不幸與不幸連成一個閉環,看不到出口。
導演和編劇選擇講述一個大家有所耳聞的悲劇,卻沒有給人一個傷心過度或是高昂過頭的結尾,這是他們的技巧,我覺得這也是原著小說《奇蹟》的一個劇作支撐點。
奧吉的人生有了出口,獲得認同,關愛、同情、善意雖然至關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足夠優秀。首先,他是一個物理天才,其次,他在情緒愉悅時會忘記自己的臉,成為一個自信、幽默具備社交才華的男孩。
他在學校里交到的兩個朋友,傑克和莎莫,還有曾經欺凌他最後選擇幫助他的幾個男孩,不僅僅是因為「同情心」做出選擇的。情商極高的奧吉,在第一次見到三個同學時就說了,小孩子不懂得掩飾。同情心,是成年人掌握的一種素質,小孩子憑的是真心。
他們是真心喜歡奧吉,因為他優秀,他具備一個好朋友所有的素質,他讓人快樂,給人信心。校長給奧吉頒獎時眼含熱淚,同樣是這樣的心情。這就是「奇蹟男孩」的意思,他對自己而言是奇蹟,對他人來說,更是激勵人心的奇蹟。
我指出這一點,還是要回歸自己的感受。作為電影、小說,奧吉這個人物已經真實到無可挑剔。但聯想到我的生活經驗,我所了解的「奧吉們」,多數是孤獨終老的。
畢飛宇的小說《推拿》中,有一個盲人女推拿師,叫都紅。她原本是天賦極高的鋼琴選手,然而一次慈善演出的失敗經歷,讓她寧願選擇成為平庸的盲人推拿師,也不再碰鋼琴。因為她發現,即使她因為緊張而彈得亂七八糟,現場仍舊掌聲雷動。而現場的女主持人,一直用病態的煽情語調,強調都紅是為了「感恩全社會的關注」才彈得如此動人。
都紅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天大的侮辱。
沒有聰明天賦的普通人硬生生選擇看似得體的善良,盲目地去「同情」殘障者,這是我了解到的殘障者無法脫離孤獨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我自己。我是一個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和奧吉一樣,在小學階段,經歷了侮辱、排擠,甚至是極為雷同的「密友的背叛」。我那個朋友,也像傑克一樣,當著其他同學的面,說了諸如「才不會和這個傻X做朋友」的話,甚至難聽的多。
現在思忖,當年我之所以沒有像奧吉一樣走出困境,歸根結底,是我不夠優秀。當年的我,既不能流暢地說上海話(小學就讀於上海),也沒有高超的情商,作為討好型人格的一員,還會不合時宜地去討好討厭我的人。
道德上,他們不應該因此而霸凌我,然而對小孩來說,他們的真心讓他們感受到「霸凌他」是一種不可抑制的慾望。因為那會有快感,不可言說但心知肚明的快感。
在《奇蹟男孩》結束後,我和夫人如此分析我的感受,我說:「畢竟還是電影,為了給人希望,所以給了主角以優秀的品質。」
然後,我開始傾吐沉重的童年往事,並信誓旦旦,我不會讓我的兒子再遭受此類悲劇。我會像所有父親一樣,告訴他,挨打要還手,別欺負別人,也被別人欺負。
「為什麼你不想著,讓兒子變成優秀的小孩呢?我們可以像奧吉的父母一樣去做啊。」夫人說。
你看,家人這個ICU搶救醫生還是很重要的,一句話就終止病毒。《奇蹟男孩》不是心靈雞湯,也不是一個「優秀殘障男孩的幸運故事」。而是一部現實意義極大的溫情電影。
哪怕現實難度再大,它也平靜地呼籲:「每一個家長,盡你所能,培養一個優秀的、善良的孩子吧,不要讓你的孩子從小就成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TAG:立竿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