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格瓦.坎普拉德:《一個傢具商的信仰》

英格瓦.坎普拉德:《一個傢具商的信仰》

12年前,我懷著悠悠的時候,和同事一起做了一次難忘的北歐採訪之旅,其中一站就是去了宜家的發源地?lmhult,與當時的總設計師做了一次深入的交談,也就是從那一次,我覺得我深刻地了解了這家企業以及背後的想法,這些與這家公司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想法密切相關,特別是當我讀了他所寫的《一個傢具商的信仰》,更加敬佩,這本小書成為「宜家聖經」,他說;「為大多數人創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包含著打破地位和傳統的局限——成為更自由的人。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與眾不同。」

晚上和小麥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們談論起這位剛剛離開人世的瑞典人,小麥聊到了這兩天瑞典報紙也沉浸在對這個不同尋常的瑞典人的懷念中。有人將他比作斯蒂夫.喬布斯,只不過他是一位更傳統、更低調的企業家,並且對人間懷有深深的慈悲。

據說,當初從貧窮晉陞富豪時,他也有過奢靡的歲月,開著保時捷招搖遊盪。只是,有一天,他突然覺得,這一切都太沒勁了,還是穿回舊衣服,開上小車子,過上尋常普通人的日子,更加舒服,並且,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商業念頭」,因為他所做的生意,正是傳遞著這樣樸素的理念——通過民主設計讓普通人過上支付得起的日子。這也讓他在下屬提出要把宜家餐廳里賣5克朗的熱狗提價的時候,他搖了搖頭,「這不是我們能賺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一個貧窮的家庭,一家四口,也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高興地為每個家庭成員買上熱狗吃。」

聽到這樣的軼事,我感到暖意,他定義了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商人該如何去做生意,說到底,如何看待你身邊的世界,以怎樣的價值觀去傳遞生意,決定了你的生意能否基業長青,而你真正能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Legacy(遺產)。

當瑞典人提起宜家的時候,?lmhult這個小鎮的名字往往也會緊跟其後。在他們看來,不管後來宜家的創始人移居瑞士,還是宜家的總部所在地幾經更迭——從瑞典到丹麥,再到荷蘭,最後回到瑞典,?lmhult這個1943年英格瓦.坎普拉德開創基業的地方,始終是宜家的靈魂所在地。宜家的「原創力」——設計部門,今天仍舊坐落在這個安靜的小鎮上。

下面是12年前的採訪文章,至今讀來,還是挺有意思的,我想那時候記錄下來的真實感受,並沒有隨著時光而消逝。

民主設計 瑞典精神

倒了幾趟火車後,終於來到了?lmhult。宜家的總設計師Lars Engman像招呼老朋友一樣,帶著我們親歷了一遍這個典型的瑞典小鎮:湖泊、森林、熱愛戶外活動的人們,唯一不同尋常的是,這裡隨處可見宜家的藍黃標誌——宜家的第一家門店,設計部辦公大樓、傢具製造工廠、宜家博物館……這個幾十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如今由於宜家「粉絲」們的殷勤朝拜,已經成為新興的旅遊目的地。

「我們一些設計師從世界各地的大都市回到這個遙遠的小鎮,一下子從喧鬧中跌入安寧,有時候會覺得無所適從,但很快我們就會享受安寧帶給我們心靈的撫慰和思考的快樂。」 Lars Engman30年前就進入宜家工作,走遍了世界各地,但他的家一直在這個小鎮上。

當宜家門店在30多個國家遍地開花的時候,象徵著瑞典的藍黃標誌也印入了大眾的眼帘和腦海:黃色的購物袋和工作服、以瑞典城鎮名字命名的各式傢具、供應著瑞典肉圓和藍莓蛋糕的餐廳……那個處在「世界邊緣」的遙遠國度變得真實而具體起來。這家至今仍然屬於家族所有的跨國公司,對於自己的出生地似乎有著不可割捨的情感,立志要將母國的精神和風情隨著自己的足跡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其實,宜家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當年剛起步時,曾經受到國內同行的排擠,不得不走出國門另闢蹊徑,從波蘭獲得了豐富的供貨資源。之後,宜家的採購渠道和銷售網路不斷擴張,在40多年裡,從一個本土的家居製造商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家居公司。但是,讓宜家不斷獲得成功、在大家看來打破常規的「宜家」理念,始終離不開培養這些理念的土壤——瑞典精神。宜家的創始人深諳只有把握、並且堅持具有這種精神,才可能讓自己所做的事情超越「實現利潤」的基本底限,從而成為一項「為大多數人提供美觀舒適的家居生活」的事業。

宜家把自己的產品稱之為「民主設計」——美觀的外型、實用的功能、以及大多數人可以支付的價格。前兩者對於大部分家居用品公司來說,都能做到,但是只有宜家「獨此一家」地將最後一點發揚光大。使用高成本來設計一件華麗的傢具,對於設計師來說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如果只用有限的資源來完成一件具有同樣功效和美觀的物品,那真的就是一項永無止境的挑戰。

英格瓦.坎普拉德在1976年寫下了《一個傢具商的信仰》,由此成為「宜家聖經」。他說;「為大多數人創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包含著打破地位和傳統的局限——成為更自由的人。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與眾不同。」

在瑞典,民主和平等的意識在民眾心目中紮根已久。普通的瑞典人,無論是從他們的父母還是從周遭的社會那裡,都會被培養並認同這樣一個價值觀——無論貧窮或富裕,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平等的機會。其實,早在20世紀初,瑞典的一批藝術家和瑞典工業設計協會,就號召讓更多的民眾獲得使用高質美觀的產品的機會。宜家「民主設計」理念的誕生也就不足為怪了。這一基本準則也貫穿在公司內部管理的文化之中。

宜家的全球擴張步伐在上世紀90年代大大加快。除了把「簡潔、美觀而價格合理」的產品帶到世界各地,宜家也把北歐式的「平等自由」精神傳播到當地。當宗教和傳統價值觀在高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面前,逐漸失去昔日力量的時候,「家」可能成為人類心靈棲息的最後港灣,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個舒適的家。宜家正好不謀而合地迎合了這種需求,它告訴大眾「實現夢想的生活」並不是遙不可及。

英國的媒體在評價宜家的時候,甚至使用了這樣的評語——「它不僅僅是一個店,它是一個宗教;它不是在賣傢具,它在為你搭起一個夢想。」宜家強烈的信念讓很多看來不可能改變的「規則」得以改變,比如,讓顧客接受「扁平包裝」和「自己動手」的傢具運輸和組裝方式,不僅降低了自己的運營成本,也讓顧客通過身體力行,獲得「親手搭建一個家」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對於生活在嚴寒地帶的北歐人來講,「改變生活」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一項使命。他們天性樂觀,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會迎來一個更美好的生活。宜家的哲學也是樂觀的,它鼓勵人們積極主動地掌控生活。Lars Engman說:「宜家傳授生活的想法——把各種家居物品管理起來,那就會幫助人們使生活變得簡單。」

通過傳播「管理家居」的知識,宜家讓人們學會如何獲得有條理、有秩序的生活。當單親家庭日益增加、家庭關係越來越不穩定的時候,宜家店裡面創造的各種生活情態,無疑在暗示著: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你都必須成為你自己,為自己創造安寧的生活。

設計師的「社會大學」

進入宜家設計總部的辦公樓,第一眼望見的是一面從上到下掛滿了歷任設計師照片的牆,強烈地宣示:設計是宜家的生命力。

當一位設計師獲得國際聲譽的時候,也往往意味著他的作品要麼成為高價的象徵、成為富人的專寵,要麼流入博物館,成為大眾可望而不可及的收藏。宜家卻從不這樣認為,它擅長說服已經成名的設計師來為自己設計產品,比如芬蘭設計師Tapio Wirkkala設計的玻璃吊燈——只要花上大約50瑞典克郎,普通人就可以享受大師的作品了。

宜家在每一個細節上都顯示出對設計師的絕對尊重,在宜家每件產品的標籤上都寫有設計師的名字。除了延請大師,宜家更像是一所「設計師的社會大學」,悉心培養自己的設計師隊伍,許多設計師因為宜家而成名。40多年前,Karin Mobring從門第顯赫的Carl Malmsten傢具設計學院畢業時,她選擇為宜家工作。宜家十分欣喜,不僅是因為她是學院里的「明星學生」,更因為她的選擇代表了瑞典新一代設計們對宜家理念的認同。之後,Karin Mobring為宜家設計了一系列頗為經典的「宜家椅子」。

Lars Engman說:「對設計師來說,宜家也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因為我們的創新很自由。能夠投資於製造工具和新材料研發的傢具公司不多,因為需要很大的投入。在宜家工作的設計師,可以接觸到許多不同的事物。」

對於設計師的培養與管理,成為宜家的一大任務。LarsEngman一直銘記著自己年輕時的導師——也就是當時的主設計師說過的話:「Lars,當你有一天做到一定的位置,可以挑選小組成員的時候,一定要挑選對你自己成功有幫助的人,就是那些『強人』。找到一個合適的人才是你成功的基礎,他們可以幫你解決很多難題。」因此,每年招聘設計師的時候,Lars Engman總是在尋找那些有著獨特思想的人,「就像一個足球隊一樣,如果十一個前鋒上場永遠沒辦法踢好球,我們這裡需要有著各種獨特思維並自信的人才。」

新設計師進入宜家後,第一項功課是了解「宜家的語言」。Lars Engman說:「一年前我去中國、印尼和越南的工廠,我就帶著一個新的設計師,教他怎麼在工廠里和工人相處。這對設計師來說特別重要,往往是第一線的工人能把你的思想激發出來,你不能像個大老闆一樣坐在那裡。這也是為什麼宜家能在各個地方發展起來的原因,因為我們尊重當地的文化。」當新人們理解了「宜家理念」之後,他們就會被漸漸地推上前台,給予很大的自由空間放手去干。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據統計,光顧宜家門店的顧客有70%是女性,與之相稱的是,在宜家的設計部門中,女員工也佔了多數。Lars Engman說:「這個現象在全世界都是很獨特的。今天,瑞典和世界其他地方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學習設計,將來大多數的設計師都會是女性。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的顧客——女性的喜好,所以對我來說,招收女設計師也是理所當然的,我挑選最優秀的女設計師。」

不尋常的「普通人」

對於很多家居公司而言,一般的流程往往先是有設計的產品,然後再計算出目標價格。但對於「提供儘可能低的價格」的宜家來說,價格是首先被考慮的問題。由全球資深經理人組成的產品戰略委員會,根據對顧客消費習慣的監測結果,為宜家的產品開發團隊制定開發方向。然後,這個方向被傳達給產品經理,由他們使用宜家的「價格矩陣」方法,來確認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未來產品線,也就是新產品的價格。在確定價格以後,宜家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合適的生產商。在完成上訴流程以後,才進入真正的設計階段——宜家利用內部競爭方式挑選設計師,為產品找到最後的設計方案。

因此,宜家的設計師需要提供的設計方案,並不只是「想法」而已,而是最後成品的可操作方案。Lars Engman說:「作為設計人員,我們經常拜訪供應商。自從來到設計部,我一共拜訪過全球1500家工廠。設計人員必須了解生產過程,因為設計不僅僅是款式、造型新穎與否的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掌握生產的可行性。」

在宜家,設計師必須和其他領域的專家合作,比如溝通專家、商業專家、技術專家等等。在一個大公司工作,設計才能是設計師的基本素養,溝通才能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設計師需要推銷他們的創意,他們有時甚至需要把自己的創意向不同領域的專家解釋五遍以上。」

在Lars Engman領導的小組裡,設計人員來自世界各地——瑞典、瑞士、德國、芬蘭、中國……不同的文化帶來新鮮的元素。回顧瑞典的設計史,一直以來它都呈現出驚人的開放性,無論是德國、法國,還是義大利,都曾給過瑞典設計深刻的影響。但是在吸收多種文化元素的同時,北歐式的簡潔風格一直得到堅持。

「儘管文化不同,但我們的需求是一樣的。我們這裡來了一個中國女孩,她為我們的設計帶來了中國特點,這是一種混合。如果你看一下人們的家居裝飾,很少有人只會用宜家的產品,也會有來自巴黎等地的設計,所以說混合無處不在。」Lars Engman 說。

「我們的設計師都把自己看作是普通人。」穿著隨意的Lars Engman覺得,作為一個設計師,只和設計圈子裡的人交流是很危險的。「宜家的設計師必須有好奇心,要對普通人平常的生活感興趣,了解不同的人和他們的生活狀態,而不是只看雜誌上寫的那些千篇一律的文章,因為我們的顧客就是普通人。」

出差是宜家設計師的某種生活常態。在宜家工作了30年的Lars Engman有8年的時間在國外出差。「出差的經歷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也認識了很多朋友,我們相互交流各種想法。雖然工作量很大,但這讓我學到了很多。沒有這些出差經歷,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就。」在他看來,與跨行業的專業人士溝通,會讓設計師受益匪淺。「可能我們不是競爭對手的緣故,我們與沃爾沃、索尼愛立信、諾基亞的設計人員聊天,暢所欲言,常常能得到很多啟發。」

對於宜家設計師和他們的產品來說,設計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存在於生活的細微之處。只要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任何一種「想法」都會有可能變成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孔萃取 的精彩文章:

TAG:小孔萃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