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編輯和前方記者,真是一對難兄難弟啊!
2333,一字不落全看完了。不說了,我給前方記者點贊去!
我是一名媒體編輯,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刷朋友圈,但凡看見前方記者發了東西,別管啥內容,立刻點贊!就和打卡似的,可準時了。為什麼呢?混個臉熟啊。下次約稿的時候,「嘿嘿,我,您不認得了?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給您點贊那個,就是我呀,是這樣的,我們現在有這麼一個策劃……啊? 打錯啦?不好意思啊!」
據說,世界上有四種人互相認為對方是傻逼,他們分別是美國人和俄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韓國人和日本人、前方記者和後方編輯。後來,有幹了幾十年的老記者補充說,還有第五種——前方記者和另外一個前方記者。
一
後方編輯總說,「前方不給力啊!就這麼個策劃都回不來!啊!?這稿子是什麼東西?有沒有邏輯?這讓我改一遍就相當於我重寫一篇啊!我要你何用?這個數字對嗎?和別的稿子有出入啊!到底是啥原因?到底幾個人?到底最後怎麼了?這照片怎麼構的圖?這是隔壁趙大媽在廣場舞之餘用左手拍的嗎?還好意思加濾鏡?加你也別用美圖秀秀啊!你好歹弄個Lightroom啊!這個鏡頭能不能用架子?能不能成組?同期聲能不能不呲?能不能調一下白?這傢伙抖的我都懷疑你得了帕金森了,你是抖森嗎?《雷神4》裡面是不是有你參與演出啊?」
前方記者總說,「這個策劃是什麼玩意?這誰策劃的?嗯?首先這格式就不對,標題上還有一個錯別字,你們到底重不重視我?策劃要求真不少,去這寫,去那拍,採訪N個人,這傢伙一個個的,你當這個國家是我開的嗎?我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我是金正恩啊?我有那麼胖嗎?就這策劃給你,你能做出來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先不提這個茬,上次我回的那個稿子辛辛苦苦采了四個同期,你後方給我刪的一個不剩,我怎麼和採訪對象交代?啊?都追著我要刻盤呢!我一千字的稿子你給我改成一百字?你拍電報呢?你文章是用甲骨文刻出來的嗎?這麼惜字如金?另外麻煩你們重新發一個策劃吧,我這是利比亞,不是賴比瑞亞。」
但是一旦雙方真正開始接洽,不論是通過微信還是電話,氣氛就立刻和諧起來,並貫之以中國人特有的假客套,語言還都特別甜膩,充滿了同事之間溫暖的友愛和關心。
後方編輯通常這麼開頭,「王老師,這麼晚了,打擾您真是不好意思啊,也不知道時差對不對?」前方記者就說,「誒呀不打擾不打擾,時間剛剛好,我這是凌晨三點,還沒睡,還沒睡!」後方編輯就接著說,「上次那個稿子做的特別好,領導都覺得不錯,讓您再接再厲,這回這個策劃啊……」前方記者就趕緊打斷,「哪裡哪裡,還是多虧了你們後方的支持,回稿確實一般,還是你們認真負責,我後來看了成片,都沒想到能編那麼好!」
後方編輯一看這形勢,覺得不對,不能再互相吹捧了,容易跑偏,得趕緊往下走,等會兒後面還有三十六個策劃要聯繫呢,於是斬釘截鐵的進入正題,「是這樣的王老師,這回這個策劃,還得請你們前方多辛苦一下……」前方記者趕緊擺事實講道理,「最近啊,我們這邊人手稍微有點兒緊,我七舅姥爺小姨子的二嬸還把腿給崴了,得去照顧,這手裡真是各個部門的一堆策劃呀……」後方編輯一看不妙,得出炸,再不炸就來不及了,於是立刻兩王帶出四個二,「前方確實辛苦,不過這個策劃是領導點的題,我們也理解前方,但是領導特別重視,您看!」前方記者一看,被拍死了,沒牌了,剛想說自己年假,一想這理由上次用過了,只能認栽,「這樣啊,好的好的,您這邊具體要求再和我說一下……」
有一次我給一個在前方的兄弟打電話,接通了,那邊沒聲,我餵了半天,對方才說,我擦是你啊,我看北京的電話,我以為編輯部約稿呢!
然後我說,嘿嘿,確實是約稿……
二
後方編輯在工作中,有一個東西總是找不到,啥呢,筆。筆這個東西,在編輯部簡直是太神奇了,簡單的說,就是無論你買多少支,放在任何地方,它自動就沒了,就和西遊記里的人蔘果似的,說沒就沒,你說奇不奇怪?後方編輯每天一個比較重要的工作就是找筆,「我筆呢?剛放在這裡的!怎麼就沒了?」而當你翻箱倒櫃、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時候,不經意的一回頭,嘿,那筆卻在燈火闌珊處,你趕緊拿起來,一寫,沒水。
尤其是去找領導簽字的時候,「領導,請您簽字!」領導也不看你,一伸手,意思是把筆給我,但是你沒筆啊,只能在那兒傻站著,領導手伸了半天,覺得手裡沒東西,很生氣,轉過頭說,「你怎麼連個筆都沒有!?」但是他也沒有,然後兩個人就開始找筆,重複上面燈火闌珊那一幕。我們誇一個編輯說他「很有文筆」,不是說他文章寫得好,而是說他總能找到筆。我覺得照這樣下去,在編輯部這個小環境里,早晚有一天,筆可以取代黃金,成為新的硬通貨。「你聽說XX部那個小張了嗎?他炒筆炒了一年,北京好幾套房子了!」
前方記者在工作中也有一個東西,總是找不到,啥呢,電池。「我電池呢?我相機電池呢?我攝像機電池呢?我各種電池呢?」誰能想到,三峽大壩2006年就建成了,到了2018年,前方記者還是缺電。好不容易找到塊電池,還沒電,這就帶來一個連鎖問題——充電器也不好找。一個前方記者,出差要是沒丟過充電器,那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記者。一般人可能不知道,記者就是靠丟幾個充電器來分級的,丟過一個的,那是實習記者;丟過五個的,那至少是個副高;丟過十個以上的肯定得過中國新聞獎。
再就是儲存卡,如果你看到一個攝影或者攝像在採訪中滿臉堆笑,但是無所事事,而且賊眉鼠眼、四處尋摸,那不用問,他肯定忘帶儲存卡了,正準備找誰借一個呢。 所以說,掙錢不難,關鍵是存不下來;拍攝也不難,關鍵還是存不下來。
而且呢,最煩人的是,你說你出個遠差,得坐飛機,鋰電池還不能託運,但是幾乎所有設備都需要鋰電池,這是一個鋰電池的時代啊!於是,一不小心忘了從箱子里把各種電池拿出來,機場直接就把你行李扣了,我到站了,行李沒到,我怎麼採訪?我明明是一個記者,搞得和走私毒品的一個待遇。機場安檢還對各種裝備特別感興趣,記者的東西,一過那個X光機,不用問,肯定響,然後安檢就問,這是什麼啊?那是什麼啊?你說你問那麼多幹什麼?好像我說了你真懂似的。你見過恐怖分子用鋰電池炸飛機的嗎?那得多少鋰電池啊?成本也太高了!
三
後方編輯最害怕電腦,電腦死機了,電腦又死機了,電腦再次死機了……電腦這個東西是不是從小經歷過什麼不堪回首的往事導致內心比較敏感?怎麼我隨便一動,它就死機了呢?這麼害羞嗎?我也沒幹啥啊!我們編輯部常備著幾炷香,只要一死機,編輯撲通一聲就跪下來了,天靈靈地靈靈求求你顯顯靈,我剛才那稿子還沒保存呢。但是沒辦法,重啟了也黑屏,怎麼辦呢?找技術吧,技術過來了——所有的技術長的都差不多,一看就是程序員那種,跟妙蛙種子似的,隨機穿著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襯衫,高的像格魯特,矮的像霍比特人,瘦的像賣盤的,胖的像網管……然後圍著電腦繞了三圈,一推眼鏡,說,你剛才把電源踢掉了。
記者怕的東西就比較多了。文字記者看到錄音筆臉就綠了,他么的採訪對象說了好幾個小時,我還得一句一句聽,這是考英語聽力嗎?再碰上個印度人,這個聽力,vely vely difficut!攝影記者最怕別的攝影記者的閃光燈,閃光燈各種方向一照,照片上的人那是怎麼看怎麼奇怪,都跟西遊記里銀角大王似的。萬一再抓拍到採訪對象正在大笑,閃光燈一打,那照片,掛在門前辟邪,掛在床頭避孕。攝影記者們天天就壓抑著自己衝上去把所有閃光燈敲碎的衝動,總有一天會閃瞎自己的氪金狗眼。
攝像記者最愁的就是三腳架,這個東西不但大,還死沉的,每次採訪之前都得做一番思想鬥爭,你說這三腳架我拿不拿?拿吧,沉的要死,比較激烈的採訪還用不上,為什麼呢?等你費盡全力把三腳架擺好了,有效鏡頭早過去了,這個時候你想跑上去趕緊拍下一個鏡頭吧,不行啊,你還得把三腳架收起來;但是不拿呢,萬一要專訪呢?三腳架就是攝像記者的大姨媽,來了麻煩,不來更麻煩。沒辦法,每次採訪還得帶著,於是就和出鏡記者說,「你幫我拿三腳架吧」,出鏡記者人又沒影了,人呢?找充電器去了。
但是別管啥記者,只要是記者,最怕的一個事,就是起標題。起標題這個事太難了,一般記者都是五分鐘寫完稿子,用一個小時去起標題,就好像我一轉身便離開的你,卻要用一輩子去忘記。而最操蛋的是,後方編輯最喜歡改標題,我起早貪黑好不容易起了一個標題,你還給我改了,這文章裡面凝結的無差別人類勞動有80%在標題上面你知道嗎?讀者現在也學精了,都知道記者寫的那破玩意不咋地,再加上網路碎片化傳播,商品社會也都忙著掙錢呢,哪有時間看你文章內容?看個標題得了。那要我前方記者幹什麼?下次你後方編輯直接起個標題吧,內容就寫(略),反正正文也沒人看。
後方編輯最怕開會。各種會,各種領導,「下面,我簡單說兩句」,編輯就在心裡罵,「你能不能少說兩句?你這是重新定義了簡單兩個字啊!我還一堆稿子沒寫呢,還一堆策劃要聯繫呢,電腦還死機了你說說!」領導說完了,大家都鬆了口氣,準備去吃飯,這時候晴天霹靂,領導又說,「下面每個人都發表一下意見吧,小劉,從你開始!」小劉環顧四周,發現整個屋子就自己姓劉,於是陷入了絕望,沒辦法,硬著頭皮,把身子往前一探,眨下眼睛,咳嗽兩聲,說,「剛才,領導說的,我覺得,非常好!」要是一般領導呢,微笑一下也就過去了,還有那種特別認真的領導,就問,「具體好在哪裡?你詳細說說!」小劉心裡想,「下次開會打死我也不坐這個位置了!」
前方記者最怕採訪開會。各種會議的採訪真的是太難做了,你們只要做過會議採訪的,都會認同我,真的,原料都是一樣的,怎麼采也就那些東西,一采一天,一采一天,很多時候還進不去會場,就等著人家新聞中心的通稿。啥是通稿呢?就是把所有記者統統都搞一遍,簡稱通稿。你往會議大廳一站,突然間,就看一群記者瘋了一樣朝一個方向涌去,不用問,肯定是來了一個大咖,你不能落後啊,萬一是重要新聞呢?對不對?你一看,電池也有電,儲存卡也帶著呢,三腳架收起來了,旁邊還沒有閃光燈,於是你如脫韁的瘋狗一樣沖了過去,發現里三層外三層密不透風早就圍滿了各種人,好不容易從某個腋下探出自己的話筒,發現採訪結束了,就錄上一句話——「謝謝大家!」人群散去,互相都在問,「剛才那人誰啊?」「不知道啊!」
所以說,後方編輯和前方記者都不容易,難兄難弟啊,互相珍惜吧!不說了,我給前方記者點贊去了。
※外交部記者會罕見一幕!華春瑩三問外媒,現場沉默……沉默……沉默……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