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他身價587億美元,卻說宜家的成功靠的是節儉?

他身價587億美元,卻說宜家的成功靠的是節儉?

大家早啊,在今天的文章開始前,想先跟大家說一件事,那就是島主要改名啦。放心,這裡還是來自伊薩卡島的島主,只不過一直以來很多人表示「伊薩卡島筆記」不是太好記,通過名字也不太清楚內容具體寫什麼,甚至不知道我們跟卡卡的關係。

所以,為了方便大家找到我們,也為了和「黎貝卡的異想世界」更像一個大家庭,「伊薩卡島筆記」將改名為「異想生活日報」,島主依然會跟大家一起探索生活的未知和美好。(這是我們的新頭像,好不好看?)

下面就正式進入今天的分享吧。

島主在前天半夜看到了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去世的消息,91歲高齡的老爺子能在睡夢中安詳離開,我身邊不少朋友在嘆息的同時,還表示挺羨慕的。從昨天到今天,也已經有不少媒體發了關於他的報道。

只不過,比起說他的名字,他創辦的全球最大傢具品牌IKEA(宜家),才是最多人熟悉的。

宜家啊,承載了多少人的回憶。

小情侶會在宜家的樣板間里想像未來兩個人家的模樣;年輕爸媽會帶孩子到宜家的兒童區,因為那裡是孩子的天堂;剛畢業工作的年輕人會在宜家挑選幾件能讓出租房更溫馨的家居小物;還有宜家超大的藍色購物袋、一塊錢的冰淇淋、三塊錢的熱狗、十塊錢三串的墨魚丸……

有的人說宜家改變了世界,我倒是覺得,宜家只是激起了更多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使我們對自己喜歡的生活有了更具體的想像,它的平價還降低了我們對擁有一個家的門檻。

而你喜歡的這個宜家,有今天的模樣,都是因為它背後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他是一個還挺神奇的老爺子,根據彭博全球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 Index),明明身價有587億美元,全世界只有七個人比他有錢,他卻以「吝嗇」聞名全球,還打造了一個平價的傢具王國。

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怎樣打造出這麼多人喜歡的宜家,今天就讓島主來為大家好好說說吧。

他很有錢,但他過得很節儉

大概很多世界級的富豪都有節儉的好習慣,像股神巴菲特,54年如一日的每天都吃麥當勞早餐,價格永遠不會超過3.17美元。坎普拉德也是節儉得很。

江湖上一直有不少關於他生活節儉的段子,比如每次去發展中國家出差,他都要抓緊機會去理髮,因為便宜。後來還為了省錢,換了一個髮型師,因為新的髮型師收費要便宜幾塊錢。

出去吃飯會打包餐廳獨立包裝的鹽和胡椒、茶包一泡再泡直到淡得沒味道、要求宜家員工用紙都要兩面寫完、穿的衣服很多是二手的、家裡傢具是宜家大賣場的尾貨淘來的、十幾年來就開著一輛1993年的沃爾沃240、坐飛機只要經濟艙,而且要求宜家的高層也這樣做……

其實島主以前去上海參加過宜家的活動,發現無論你是什麼title,都是安排的雙床房,不能享受單間。起初還覺得宜家這麼有錢怎麼這麼摳,了解了宜家的哲學後就明白了。

這樣說來,宜家裡面的小吃定價這麼便宜,你們都能理解了吧?他平時上班也跟員工一起吃宜家的工作餐。

當然了,記者也有發現他家是可以俯瞰日內瓦湖的別墅(但據說也是他等到最後用最優惠的價格買的尾房),20世紀70年代有一輛保時捷,在法國普羅旺斯有一個葡萄園。但他出門在外依然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節儉,為的是給身邊人、宜家所有員工樹立榜樣。

對了,他生活中還是個非常低調的人,接受過的採訪屈指可數,大部分時間都在隱居,還從不參加社交,洛桑最大的日報《24小時》從來沒有拍到過他參加派對或慶典的圖片。

不但自己省,還幫別人省

他這個節儉的優良習慣,也深深影響了宜家的經營和發展。

1999年,坎普拉德寫了一本叫做《通過設計領導:宜家的故事》的書,他在書里說到,「宜家的成功靠的是節儉:在郊區土地便宜的地方建商場;購買打折的原材料;把銷售人員減到最少,讓顧客沒有壓力地購物;在傢具看不見的表面不用拋光;使用平板包裝,讓顧客自己把商品拉回家組裝。」

對,平板包裝這個理念就是他提出的。雖然一開始是因為員工想幫他把一張羅貝肯桌子裝進車裡,發現塞不進才想到了這個辦法。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還發現運輸一個組裝完整的傢具所需要的費用,要遠遠高於把傢具拆成零件再重新包裝運輸的價格。「請你們比較一下,自己宰一公斤豬肉和在商店裡買同樣重量豬肉的價格吧!」

換言之,這中間的差價其實是省了部分運輸費用和人工費。而且說實話,平板包裝也省了不少空間,自己扛回家也方便。

這樣做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讓我們自己親手組建起來一個家。我買過宜家的落地燈,也買過柜子,組裝非常方便,每個零件都很清晰,按順序大小一一排列整齊,好操作之餘還很滿足一個強迫症的心,其中的樂趣只有自己參與過才能體會。

宜家傢具的定價這麼實惠,也是他的想法。他說過,「我對錢是很緊張,但這又怎樣?我看看花在自己身上的錢,再問自己,宜家的顧客是不是也負擔得起。」

2000年他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說,「我的任務是為大多數人服務,但問題在於,你該如何知道他們想要什麼,怎樣才能為他們服務呢?我的回答是:要接近普通人,因為打心眼裡講,我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員。

最「吝嗇」的人也有很大方的時候

作為全球最大的傢具品牌,宜家的所有經營數據都很可觀,截止2017年8月,全球開店403家,員工十幾萬,年銷383億歐元。但這些在坎普拉德看來,都不是他的,「我和我們家都沒有從宜家得到一分錢。

因為宜家雖然是坎普拉德創立的,但卻屬於宜家基金會,而這個基金會目前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大的捐助者。

這個基金會的存在,證明了坎普拉德一生中最慷慨的一面。「我們的基本需求是相同的:安全的家,健康的身體,穩定的收入,以及保護我們的孩子,看到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並取得成功的願望。因此,宜家基金會決定將資金重點投入到滿足這些基本需求上面。」

宜家基金會成立於1982年,利用宜家的部分利潤來幫助更多貧困兒童和難民,截至2015年,他們資助的計劃已經成功幫助了1.78億名兒童。

宜家基金會不僅有完善的資助體系,還有結合銷售做出的慈善營銷,比如從2015年在全球範圍開展的「Soft Toy Drawing Competition(毛絨玩具比賽)」,徵集全球孩子們畫的玩具圖案,然後宜家會從中挑選出10幅,按照他們的畫作100%還原生產。

而這些毛絨玩具會投入到「Let"s Play For Change」的公益活動里,每賣出一件,就有一歐元會被捐獻用於支持兒童發展。在第一年舉辦這個活動時,宜家捐出了1100多萬美元。

2013年,宜家和聯合國難民署合作,為敘利亞難民設計居住的小屋。這款小屋有著很「宜家」的特色,平板化的設計,方便安裝,利用太陽能充電。島主覺得特別贊的一點,是這小屋還有「門」和「門鎖」的設計,這對於難民們來說,比起帳篷、棚戶,明顯會更有家的感覺,也更有安全感。

這個節儉得全球聞名的傢具大亨坎普拉德說,「通過重點滿足世界上部分需求最大的地區的基本家庭需求,我們能夠起到巨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幫助人們改善今日,以及明日的日常生活,幫助他們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成就幸福人生。」

宜家永不上市

而為了堅持這些慈善事業不被打斷,並且保持宜家公司的獨立,坎普拉德還有一個重大決策,就是宜家永不上市。

「1982 年,我決定將公司捐給基金會管理,就是希望在我離開公司很久以後,宜家能夠作為一家獨立公司繼續運作。」

多少大企業都盼著敲鐘上市,但坎普拉德卻絲毫沒有動搖。上市意味著公司可能會融入其他資本,不再屬於坎普拉德家族,甚至在經營不善的情況下,會被他人收購。

在他看來,守護宜家的完整是生命里的頭等大事。坎普拉德說,「我之所以努力的,不僅僅是宜家的長盛不衰,而且是要使它成為一個獨立於任何一個國家的公司。」

於是坎普拉德設置了一套很複雜的架構。他先在荷蘭成立了斯帝廷·英格卡基金會(即宜家基金會),由宜家集團的母公司英格卡控股,控制宜家集團的運營權,利潤則完全屬於斯帝廷·英格卡基金會。另外還分立「品牌使用權」。看下面這張架構圖,就清晰很多了。

在這系列複雜的架構下,坎普拉德成功使宜家避開了高稅負和家族紛爭,確保了宜家公司的獨立。是的,他甚至連三個兒子爭家產的風險都考慮進去了。「我不知道在未來是否能信任我的兒子,但我清楚宜家不能被家庭自由支配。

簡單是一種美德

宜家的企業文化和傢具就是坎普拉德本人觀念的最好體現,一切都要簡單。「簡單是一種美德」,這是坎普拉德在《一個傢具商的遺囑》中寫的準則之一,詳細說起來就是「複雜的條例容易使人麻痹,誇大其辭的規劃往往是公司倒閉的前奏,簡單隨意卻給人以力量。」

宜家公司總部位於瑞典南部的阿姆霍特(Almhult)小鎮,簡單的三層平房也是很符合宜家style了,平房的一二層是辦公空間,三層是展示空間。注意看總部的旗幟旁邊,有一個內六角扳手的大雕塑,裝過宜家傢具的人再熟悉不過了。

坎普拉德痛恨任何形式的等級制度和官僚制度,所以在宜家公司,大家沒有專屬的辦公室,空間都是敞開的,所有人都穿著T恤牛仔褲。他也鼓勵大家交流時直呼其名。

宜家的招聘很有意思,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組裝傢具,面試官會觀察這一小組的面試者是怎麼來把平板包裝里的傢具零件組裝在一起。看來親自裝過好幾個宜家柜子的島主是比較得心應手了。

組裝傢具其實是在考察面試者與宜家價值觀的匹配程度,那些不符合價值觀的人恐怕很難進入下一輪,因為宜家並不想改變一個人。太自我的人也不適合宜家,看看坎普拉德怎麼說的:在工作中你不會比其他同事更加重要,最重要的是「協同作業」

宜家不僅辦公區域扁平化,它的員工架構也很扁平,比如「直線經理(Line Manager)制度」。直線經理不一定是個經理,而是一個有了解宜家,有溝通力和領導力的人,每個直線經理負責管理的人不超過10個,超過了就要重新分配。

他會幫助你清楚自己的職責範圍、判斷是否勝任新崗位,以及要做哪些努力。這是一個打破既定思維和建立歸屬感的好辦法。

他們還有一個傳統,每年3月30日是坎普拉德的生日,大家會在全世界各地的辦公室為其慶祝生日,這真像一個大家庭一樣,特別溫暖。只可惜今年的生日宴過不成了,但大家一定都會想念這個老爺子的。

據說這張海報上老爺子的畫像,是用宜家全部員工的照片拼成的。

人只有在睡著時才不會犯錯誤

在老爺子逝世的消息公布之後,宜家員工都自發地開始緬懷自家老總。

能在自家員工里這麼受愛戴,除了宜家獨特的公司文化和優厚待遇以外,離不開老爺子的個人魅力。他不僅終生以身示範怎麼為他人著想,還以寬容的心態來對待所有人。

1976年,坎普拉德寫了本書叫《傢具銷售員聖經》,向員工傳授經驗,有一句話說,「人只有在睡著時才不會犯錯誤」。

這跟他自己的經歷也有關。2011年,他被披露曾經是納粹分子,當時引起了很大轟動。他很快就對此作出回應,沒有否認,也沒有狡辯,坦蕩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坎普拉德從小在祖母身邊長大,而他的德國籍祖母是一個狂熱的納粹分子,受到她的影響,坎普拉德在17歲時參加了「納粹青年運動」,並在70年代時跟共產東德建立了深厚關係,曾利用東德政治犯當宜家的奴隸勞工。有一名奴隸勞工說,「那裡環境很差,四牆密封」。

後來接受採訪,坎普拉德把這段過往稱為「年輕時的罪惡」和「一生中最大錯誤」。2012年,宜家公開為「奴隸勞工」事件致歉。他還寫信向自己的員工懇求諒解,幸運的是,他之後收到了一封來自埃耳姆哈耳特的傳真,上面是幾百名員工及其家人聯名簽署的信——「坎普拉德,宜家的員工和你同在,隨時隨地支持你」。

其實島主發現,坎普拉德是一個很懂得示弱的創始人。據宜家員工透露,雖然坎普拉德對外說他有讀寫障礙,但其實並沒有,他跟那麼多員工的郵件往來都行文清晰流暢;明明只是愛喝兩杯小酒,卻一直對外宣稱自己酗酒還不斷在努力戒酒;還有英文口語明明很溜,卻老是在公開場合用蹩腳的口語發言……

有這樣一位「表裡不一」的老總,也難怪員工都那麼有勇氣吐槽他,同時又那麼愛他了。

這位曾經說自己沒空去見上帝的老爺子,終於在睡夢中安詳地離開,希望今後的宜家依然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美好吧!

對了,大家還記得去年聖誕節前的希思羅機場活動嗎?經過漫長的聖誕假期,終於公布中獎者啦,恭喜讀者@只喝清咖的魚,請儘快到希思羅機場的官方微信後台聯繫哦。

以及,明天就要換名字和頭像了,好開心,島主特意準備了一份禮物,明天再告訴大家怎麼玩。

你跟宜家有什麼難忘的故事嗎?

歡迎到評論區來分享:)

編輯:Erin,阿不思,扎姐

本文文字原創,圖片來源網路。轉載請聯繫後台。

這是我們一起啟程的第109站,生活會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的街拍時刻 的精彩文章:

聚會大家都穿裙子,憑什麼你能贏?

TAG:我們的街拍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