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宣傳海報在英德遭審查,維也納這個2018年大展看點在哪?

宣傳海報在英德遭審查,維也納這個2018年大展看點在哪?

維也納旅遊局以埃貢·席勒扭曲的裸體畫作,作為「維也納現代主義2018」的宣傳海報,這一舉動在英國和德國遭到審查。「維也納現代主義2018」大展到底講的啥?

圖為隱私部位處理後的海報,上書「對不起,對100年後的今天來說,它還是太大膽。致藝術自由。」 Josh Spero 圖

西班牙流感要了一代藝術家的命

2018年初,維也納街頭飄滿了黑條白紋的斑馬旗,上面用德語寫著「維也納現代主義2018」,並加註四個名字:克里姆特、席勒、瓦格納、莫塞爾。微風吹來,一條街彷彿波紋散開。

這裡的瓦格納不是作曲家瓦格納,而是建築師奧托·瓦格納。他在1895年出版的《現代建築》一書,放肆宣布:這座奧匈帝國帝都環城大道上那些傳統建築時代終結了,建築必須跟上新技術和新材料的發展。

這一觀念,奠基出覆蓋繪畫、設計、建築、裝飾等諸多領域的「維也納分離派」思想。為顯示與保守的維也納學院派徹底決裂之決心,1897年成立的分離派(Secession)在藝術創作各領域,都儘可能地離經叛道。連世紀之交革命性風格的新藝術(Art Nouveau),都被分離派成員們所不齒。

古斯塔夫·克林姆名作《貝多芬橫飾帶》,分離派展覽館的鎮館之寶。Directmedia 圖

克里姆特、席勒、瓦格納、莫塞爾這四位分離派核心成員,均被1918年那場席捲歐洲的西班牙流感奪去生命。因此,2018年也可以說是維也納現代主義死亡一百周年祭,以四人作品為主角的「美麗與深淵」(Beauty and the Abyss)特展活動、旅遊線路主題和學術研討活動,密佈於城內各家美術館。

全城飄揚的斑馬旗幟花紋,靈感來源於奧托·瓦格納得意門生、產品設計師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他在1912年設計了一整套斑馬紋路的系列酒杯。

列奧波多博物館擁有最豐富的席勒作品 圖片來源 列奧波多博物館

那場殺死分離派核心人物的西班牙流感,保守估計致死人數達2000萬,絕對是一個大時代的終結者。

首先,它終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青壯年中超高的致死率,讓參戰各國再沒額外的新兵員,包括維也納現代派發端的奧匈帝國。其次,它終結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奧匈帝國,戰場上的節節敗退,加上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早已讓帝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流感徹底終結了哈布斯堡王朝,舊世界轟然倒塌。

隨著四位藝術家的接連病故,那個在世紀之交成為全球新潮思想文化中心的帝都,魅力驟減,少數族裔相繼去了10個新出現的民族國家。直到今天,170萬人口的維也納,都沒再能恢復到20世紀初的峰值:200萬。

分離派的自由還值得讚頌嗎?

同樣是年初,維也納旅遊局以埃貢·席勒扭曲的少女裸體畫作,作為一百周年紀念的海報,開啟宣傳攻勢。而這一舉動在英國和德國遭到審查。

維也納旅遊局的發言人海倫娜·哈特勞爾表示,倫敦交通局拒絕將海報貼入地鐵站,認為其內容「影響公眾風化」。在今天風卷全球的反性侵運動下,這一話題尤其敏感,100多年前的埃貢·席勒被視作一個誘騙未成年人做裸體模特的罪犯。

面對這些指控,維也納這廂挑釁地拿出新標語擋住女性私密部位,上書「對不起,對100年後的今天來說,它還是太大膽。致藝術自由。」(Sorry, 100 years old,but still daring today, To Art Its Freedom),也算是呼應「根據地「分離派展覽館入口上的那句格言:每個時代有它自己的藝術,藝術有它的自由。

分離派展覽館 圖片來源 Thomas Steiner@Creative Commons 圖

而倫敦地鐵站後來居然也貼上了這一系列海報,叫人幾乎懷疑這是不是雙方默契的一次炒作。

別看現在的維也納,滿大街都是戴莫扎特頭套的人在兜售古典音樂會門票,在同一座城市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古斯塔夫·馬勒和勛伯格前仆後繼著,讓十二音和無調性音樂等先鋒理念崛起,終結了傳統古典音樂的輝煌。他們是現代主義的聽覺部分。

而在視覺部分,這座前朝帝都更充盈著叛逆血液。分離派藝術家埃貢·席勒、克里姆特、科柯施卡早就把自己和各自繆斯女神的身體,當作自我表達的試驗田。

到了1970年代維也納行動派那兒,裸體、血腥和暴力更是不加節制地在一場場藝術行為中,以最為挑釁的方式釋放出來。維也納現代派所追求的「分離的自由」,對於女性到底是不是有罪的凝視?

然而現實中,無論是藝術館中的嚮導講解還是語音導覽,都會告訴你一幅幅名作背後那些「八卦風流事「,以及一個個輔助畫家們完成傑作的偉大繆斯女神:她們的最大作用,依然不過是」輔助「。

去年,席勒的畫作《斜靠著的女人》拍出了234.5萬歐元。畫中主人公疑是他妻子或妻妹。

百周年看啥?

藝術史博物館在克里姆特誕辰150周年(2012)時,曾於中庭上空12米處,搭出一座「克里姆特橋「,讓參觀者可以在圓柱和拱廊間,與藝術家的13幅畫作面面相覷。今年2月到9月,除重新架橋外,克里姆特一幅巨大尺寸的女性裸體全身畫《真相》(Nuda Veritas),也將呈現於於眾多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品之間。

美景宮美術館,一直就是克里姆特、埃貢.席勒和莫塞爾作品的重要展示處。整個現代主義運動中最標誌性的作品《吻》,早已遍布全城各家旅遊紀念品商店。體現席勒與情人模特維拉妮相愛相殘的《死神與少女》,也是館裡最高亮的作品。借著百周年契機,美術館重新梳理歷史,從王朝即將覆滅,到戰火灰燼中新出現國度的藝術演進過程,為展命名」克里姆特不是終結,而是中歐的覺醒「(3月22日-8月26日)。

《死神與少女》,席勒作品。圖片來源 www.egon-schiele.com

擁有最豐富席勒作品的,是聚焦現當代藝術的列奧波多博物館。從今年2月23日到11月4日,「埃貢·席勒,表現主義與詩意「展覽中,與其相關的館藏作品,被第一次配上了反映其激情人生的詩歌、文獻、照片和個人物品,以深入探索作品中隱藏著的天才文學性。

在幾乎所有遊客必打卡的博物館美術館中,科羅曼·莫塞爾的作品都置身於克里姆特和席勒巨大的陰影下,似乎成了可有可無而只是沾了百年祭光芒的配角。畢竟,相比畫家身份,莫塞爾更被人認知的是設計師職業。從古至今,講求實用原則的工藝,似乎天生就比藝術低了一截。

其實,從1903年擔任「維也納工作聯盟「藝術總監開始,莫塞爾和同僚們的願景,就是把藝術帶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藝術史的榮光雖然只屬於一小部分天才,但維也納也還用一座工藝美術博物館,為「手藝人」留下一席之地。

至於奧托.瓦格納,作為「世界之都建造師」,他的設計草稿、模型和素描,將在今年3月15日到10月7日間,進駐到卡爾廣場上不太人為所知的維也納博物館。他重要的室內設計,則擺在了帝國傢具收藏館。

館藏於維也納博物館的奧托.瓦格納的城市設計手稿 圖片來源 維也納博物館

傢具收藏館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空間。哈布斯堡王朝倒台後,幾百年攢下的近萬件奢華傢具,任憑新政府各部分怎麼分都分不完,就乾脆堆在一起做展覽。當帝王美人影視劇風靡全歐時,這些封建時代的東西又可以拿出來拼湊場景,比如1950年代的《茜茜公主》三部曲。電影非常成功和賣座,讓人們記住了那個快樂的,而忘記了那個真實而不幸的。

既然影視改編無需完全忠實於歷史,拍攝場景也就不至於非得那麼嚴格地對照歷史文獻。後來,更多的影視製作團隊過來,也漸漸地不再愛惜這些老古董傢具,因此,從1970年代開始,國家收藏機關憤而決定,再也不對外租借傢具!

「維也納的上空瀰漫著精蟲」

奧托·瓦格納的作品更顯眼——或相反,更容易被人忽視,因為都在大街上。

如長滿鉚釘的郵政儲蓄銀行,以及U4和U6兩條重要地鐵線上的8個車站。19世紀末的這些站點,至今依然是維也納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年軌道交通運載著9.54億乘客,經過瓦格納建造的車站。瓦格納1911年提出「無限制的都市規劃」想法,塑形出20世紀的全球大型城市規劃理念,尤其是城郊那些網格狀社區。

奧托.瓦格納設計的卡爾廣場地鐵站 張海律 圖

瓦格納的學生約瑟夫·霍夫曼聯合科羅曼·莫塞爾,創辦了「維也納工作室「,將前衛藝術引入實用的生活領域,並反過來影響藝術創作。克里姆特就曾將莫塞爾設計的項鏈,相贈予自己最長久的繆斯伴侶,《吻》的主人公艾蜜莉·芙洛格(Emilie Floge),在2016年的多祿泰拍賣會中,項鏈以19.82萬歐元的價格易手。

和19世紀末巴黎富婆們的沙龍「包養」激發印象派創作一樣,艾蜜莉·芙洛格的沙龍也引領著奧匈帝國末年的時尚和20世紀初的服飾設計。

在長期被作為藝術創作對象的女性中,還有一位傳奇人物海蒂·拉瑪(Hedy Lamarr)。1933年,這個20歲的維也納姑娘在捷克斯洛伐克電影《狂喜》中,赤身裸體地從湖水中冒出,跑過一片森林,到木屋中和一名男子做愛。而這也成為電影史上的最古老裸體鏡頭。

與納粹丈夫離婚並去好萊塢發展後,海蒂·拉瑪錯失《卡薩布蘭卡》和《煤氣燈下》兩部電影的機會,讓接替者英格麗·褒曼成為大明星,而自己竟轉行成為發明家,同另一位移民鋼琴家一道,成為展布頻譜技術的共同發明人,為今天的人類能使用無線上網打下基礎。

海蒂·拉瑪 資料 圖

有了艾蜜莉和海蒂這樣追求個性自由和性解放的女性,也就讓弗洛伊德有了發展精神分析法的研究對象。克里姆特作品中的生殖意象,埃貢·席勒畫幅中扭曲而糾纏的裸體形象,讓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筆下人物的舉動和命運,都呈現著弗洛伊德所揭示的性慾背後的潛能。歷史的鏈條,冥冥中將這些人物扭在一起。作家茨威格如此點評這個大時代:「維也納的上空瀰漫著精蟲」。

「維也納現代派2018」主要展覽

1月18日-6月10日,「1900年前後的維也納:克里姆特-莫塞爾-蓋斯特爾-科科什卡」,列奧波多博物館

2月7日-4月22日,「克里姆特的魔幻花園,VR體驗「,實用藝術博物館(MAK)

2月13日-9月2日,「通往克里姆特的階梯:克里姆特之橋&《真相》特展」,藝術史博物館

2月22日-10月7日,「維也納現代主義,新音樂世代」,聲音博物館

2月23日-11月4日,「埃貢.席勒,表現主義與詩意「,列奧波多博物館

3月15日-10月7日,「奧托.瓦格納」,維也納博物館

3月21日-10月7日,「瓦格納、霍夫曼以及維也納傢具設計」,帝國傢具收藏館

3月22日-8月26日,」克里姆特不是終結,而是中歐的覺醒「,美景宮美術館

5月30日-9月30日,「後奧托.瓦格納,從郵儲大樓到後現代主義」,實用藝術博物館

7月13日-10月29日,「Ora夫人,把我變美吧,1907到1957女性的肖像攝影」,列奧波多博物館

10月19日-2019年2月17日,「埃貢.席勒,收藏之路」,美景宮美術館

12月19日-2019年4月22日,「科羅曼·莫塞爾,克里姆特和霍夫曼之間的藝術家」,實用藝術博物館

作者:張海律編輯:徐穎

本文為澎湃新聞 | 私家地理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先獲得授權。

你可能還會感興趣:

維也納有一眾歷史咖啡館,那裡封存著昨日的世界

宗教回歸藝術——那些被改建成藝術空間的教堂

一座位於普羅旺斯的山是如何改變世界藝術史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家地理 的精彩文章:

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

TAG:私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