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國人與他們的尼伯龍人神話

德國人與他們的尼伯龍人神話

德國人與他們的尼伯龍人神話

作者|曉辟

簡介|律師

興趣|政治哲學業餘愛好者

編輯|黃麒瑄

前言

明克勒所著《德國人和他們的神話》詳細分析了幾則最著名的德國神話對德國現實政治和思想觀念的深刻影響。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事件中,同一則神話故事的不同側面被當時代的人發掘和闡釋,這些闡釋又反過來影響了神話故事本身的內容。本文將簡要介紹《德國人和他們的神話》中有關尼伯龍人神話的相關內容。

《德國人和他們的神話》中譯本(20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尼伯龍人之歌是一部中世紀的詩歌。主要情節包含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的核心人物是齊格弗里德。他是一位力大無窮、驍勇善戰的英雄,性格直爽真誠。他青年時代便四處遊歷,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屠殺了巨龍法夫納後取得尼伯龍人寶藏。之後作為迎娶勃艮第國王貢特爾的妹妹克里姆希爾特的條件,齊格弗里德頂替貢特爾參加了冰島女王布倫希爾特的招親競賽,又在新婚之夜幫助貢特爾制服了布倫希爾特。然而,多年以後此事終於被泄露,導致貢特爾的榮譽受損。貢特爾的大臣哈根為了挽回主君的榮譽,找到一次機會從背後擲長槍刺死了齊格弗里德。哈根還奪得了尼伯龍人寶藏並將之沉入萊茵河底。神話的第二部分是克里姆希爾特的復仇。齊格弗里德死後,克里姆希爾特嫁給了匈奴王埃策爾。多年後,埃策爾邀請貢特爾一行來匈奴出席節日慶典。在慶典中發生了混戰,哈根和貢特爾雖然奮勇作戰,但勃艮第人最終全部被殺死,克里姆希爾特實現了自己的復仇。

這部中世紀的詩歌被整理和出版後,在美學上受到了一些質疑。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收到第一版詩歌全集後,便認為這部作品乏味蹩腳。黑格爾同樣認為詩歌的文學價值遠低於荷馬史詩。但作品的政治價值卻很快得到了廣泛認可。這部作品被認為可以培養充滿男子漢氣概的青少年,從而激勵德意志人奔赴戰場。即使是黑格爾也同意這部作品在家庭、英雄氣概、忠於職守等方面具有民族的、實質性的內涵。而用編者之一希姆羅克本人的話說:「它是一部描寫戰場和軍營的詩歌,在它的激勵下,德意志人可以瞬間動員起無數的軍隊,去抵禦帝國的毀滅者、來自高盧的殺戮者和驕橫的羅馬人。」而在之後的一百年中,尼伯龍人的神話被一次又一次用於寄託各種政治訴求和觀念。

認為《尼伯龍人之歌》乏味的腓特烈二世

齊格弗里德有著強大的力量、英雄般的勇氣和無條件的忠誠。這些美德為他帶來了尼伯龍根的財富和宮廷的美名。德國人也以齊格弗里德為榜樣,並且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在德意志帝國建立後的二十多年中,德國人相信主要對手法國已經被擊倒,未來將遵循俾斯麥所制定的外交原則。當時的詩句是這樣的:「激烈的爭鬥已經過去,/法國這條巨龍已經被擊倒,/帶著尼伯龍人的寶藏,/俾斯麥-齊格弗里德凱旋。」德國人不再尋求激進的擴張,德國人歌頌的齊格弗里德也經受住了命運的考驗,正處於自己事業的巔峰。

但齊格弗里德並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英雄。他還有著衝動好鬥、魯莽行事的性格,並且在詩歌中深陷沃爾姆斯宮廷的困境。其他人則把他視為搗亂者和閃動著,想要擺脫他或者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他。而德意志帝國到19世紀末,同樣處於四面楚歌的環境之中。德國自身的飛速發展,俾斯麥去世後的新外交政策,加上周邊國家的嫉妒和敵意。使得德國處於孤軍奮戰之中。這時候,德國人便開始呼喚自強不息,勇於克服逆境的齊格弗里德。然而這種迎難而上、主動出擊的行事風格不僅沒有緩和國際環境,反而使得局面更加緊張。

齊格弗里德的神話如同一個詛咒,他的性格帶來成功也招致死亡,誰像齊格弗里德那樣行事,就會遭受相同的厄運,而德國的歷史彷彿應驗了這一切。而在作者看來,民族神話本身成了一個陷阱,使得德國人一心一意的覺得自己是齊格弗里德,而無視了非暴力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尼伯龍人之歌》第一頁

與許多取得重大勝利,或者為輝煌未來奠定基石的民族神話不同,尼伯龍人的神話雖然包含了英雄的偉業,但卻以全體覆滅的悲劇收尾。1914年11月18日,德國著名的刑法學家李斯特在一次公開講座中藉助了尼伯龍人神話中的另一經典場景,講述尼伯龍人的忠誠。他向觀眾解釋道:「哈根知道,最後的戰鬥來臨了,儘管勃艮第人無比英勇,但面對優勢敵人終將必敗無疑。所以他要宣召一個夥伴,一個戰友,一起戰鬥到底。他找到了弗克爾。弗克爾是一個吟遊詩人,揮舞戰劍猶如撥弄琴弦般熟練自如。於是兩人相互依靠,共同抗擊優勢敵人,直至最後一刻」。李斯特強調「崇尚武力、高大魁梧和充滿憤怒的哈根」象徵著普魯士,而文武雙全的弗克爾則象徵著「歡歌笑語和熱愛戰鬥的奧地利-匈牙利」。

將德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的聯盟比喻為哈根與弗克爾之間的忠誠關係並不是李斯特首創的。1909年德國總理比洛在帝國議會上已經提出過這個說法,比洛意在強調德國並不是奧匈帝國的主人,兩國彼此忠於對方,並不存在地位高低的分別。以神話故事修飾爾虞我詐的外交關係自不待言,但李斯特的演講最令人費解之初是,德國人在1914年普遍懷有必勝的信心,為什麼卻將其比喻為勃艮第人全滅的最後一戰?李斯特在演講中做了詳細的說明。

李斯特首先辨析了尼伯龍人神話和瓦格納的名作《尼伯龍人的指環》的差異,並強調瓦格納對神話故事做了文學創作和改寫。這一辨析的目的是避免觀眾聯想到《尼伯龍人的指環》末尾,世界陷入熊熊大火的可怕結局。而在原版的神話中,勃艮第人和匈奴人的戰役無論結果如何,都只是一場地區性的戰爭。在此基礎上,李斯特提出,哈根和弗克爾雖然英勇無比,但是哈根因為謀殺齊格弗里德而背上了血債,也就註定了毀滅的結局。而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聯盟在歷史上從未背信棄義,相反塞爾維亞人是刺客,他們因為刺殺費迪南大公而背上血債。俄國、法國和英國都是刺客的盟友和庇護者。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勝利則建立在尼伯龍人之歌所歌頌的英雄氣概和忠誠之上。

這部詩歌也成了德國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齊格弗里德的神話還被用於解釋德國一戰的失敗。比如興登堡在《致德國人民的遺言》中提到:「齊格弗里德被狂怒的哈根投中了陰險的一槍,我們筋疲力盡的前線軍隊同樣是被暗槍所刺倒的。」而希特勒的說法是:「那麼長時間地攻擊和顛覆這個勝利,直到浴血奮戰的齊格弗里德最終死在陰謀的匕首之下」。這個比喻本身極為直觀,不必贅述。但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興登堡的版本中,齊格弗里德死於哈根投出的長槍,這個說法只是單純使用了原本神話的內容。但在希特勒那裡,殺死齊格弗里德的兇器從長槍變成了匕首。對神話的這一改動是希特勒獨創的。其中的差別在於長槍即使是暗中投出,仍然被視為勢均力敵者之間戰鬥的武器,而匕首則是一種能夠讓弱者擊敗強者的武器。在19世紀前,匕首被視為誅殺暴君的武器,但在19世紀後,在保守派陣營中,匕首逐漸被賦予下層社會叛亂的象徵。由此不難理解,宣傳高手希特勒在解釋德國失敗的原因時,有意識的把象徵高尚正義的長槍,換成了象徵卑鄙無恥的匕首。

運用了大量宗教與神話的德國科幻政治電影《大都會》(1927)

在二戰中,納粹的輿論宣傳機器同樣廣泛的使用尼伯龍人的神話。比如將斯大林格勒戰役稱為埃策爾大廳戰鬥的翻版,並要求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被合圍的第六集團軍效仿哈根和勃艮第人戰鬥至最後一人。除了尼伯龍人的神話外,納粹還使用了其他德國民族神話,比如以巴巴羅薩命名入侵蘇聯的戰役。在二戰結束後,這些古老的德國神話不再具有神秘的魅力,有些逐漸銷聲匿跡,有些重新回到文學和藝術等它們原本的樣子。

-F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與邦 的精彩文章:

帝國的命運:希羅多德筆下的希波戰爭

TAG:城與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