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寧德的影子照片

王寧德的影子照片

王寧德1972年生於中國遼寧,1995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早年為紀實攝影師後來轉形為藝術家。他以影像和裝置作為主要語言,多年來一直走在當代影像藝術實驗的前沿,用多種形式拓展了影像藝術的語言邊界。

自1999年以來,他參與了中國和國際上諸多的當代藝術展,並在不同的國家舉辦個展。近期參加的展覽包括《對流—中巴當代藝術展》,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 《中國8進程中的作品》,弗柯望博物館,德國; 和個展《無名》,影像舊金山「藝術家焦點」特別項目,福特?梅森會展中心,舊金山;個展在M97畫廊,上海,等。他的作品也被多家重要機構和個人收藏,如法國國家文化部,白兔美術館,悉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以及伯格收藏,香港等。

所有了解中國當代藝術攝影的人,應該對王寧德都不陌生。

「攝影」(photography)一詞通常被人們認為是由約翰·赫歇爾(Sir John Herschel)爵士在1839年創造的,但事實上,早在1834年已經有巴西的赫克里斯·佛羅倫薩(Hércules Florence)先生用法文的「photographie」一詞來形容他自己的實驗。無論如何,這個詞的詞源是相同的:基於希臘語φ??(phōs),意思是「光」和γραφ?(graphê),意思是「繪畫,寫作」,合起來就是「用光繪畫」。

王寧德創作《有形之光》的方法避開了將圖像固定到紙質媒介表面上的化學過程,轉而將一張完整的圖像在透明膠片上有組織的進行碎片化,當暴露於特定的照明時,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幅完整影子的圖像。最終的結果是,藝術家直接用光繪畫,通過電腦和人手的勞作過程創造出幽靈般的圖像。

王寧德的「照片」是純粹的光線,更確切地說是純粹的影子。 每個都是由一千多個長方形膠片透明膠片水平連接而成,就像一排排小小的遮陽篷。 每一個細胞都在下面留下一個陰影,形成一個完整的雕塑和無形藝術作品。

Thicket No 4, 2017

王寧德目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將於2月17日在紐約布萊斯·沃爾科維茨畫廊(Bryce Wolkowitz Gallery)舉辦的一場名為「光的形式」的節目中展示其中10件中等挑戰的作品。

Polarized Could No. 5, 2017

Polarized Could No. 5, 2017 (detail)

Polarized Could No. 5, 2017 (detail)

仔細觀察,這些比首次出現的要複雜得多。 取決於它們的高度,薄膜行以不同的距離延伸。 例如,最上面的一行是一個完整的1英寸的深度,其中最下面的一行不到一半(約3/8英寸)。

Installation – Wang Ningde at Bryce Wolkowitz Gallery

Color Filter for a Utopian Sky No. 21, 2017 (detail)

深度差異的原因與光源有關。 每件作品都是從一張標準的照片開始的,這張照片被輸入電腦。 自定義軟體將每個圖像分成「磚塊」,並根據光線角度計算每個單元格的壓縮程度。 使用單一光源時,頂部的光線角度與底部的光線角度略有不同,因此每一行必須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扭曲補償,併產生相同高度的非失真圖像陰影。

一旦電腦開始工作,結果就會在清晰的膠片透明度下列印出來,然後再進行人工密集的手工和手工組裝工序

Installation – Wang Ningde at Bryce Wolkowitz Gallery

Thicket No 4, 2017 (detail)

圖像本身是很好的考慮 - 每個玩這個特殊的方法的質量。 例如,「4號叢書」是一個陽光照射在樹葉頂部的圖像。 但是靠近的時候,它模仿了森林冠層濾光的效果。 觀眾同時在森林內外。

Water Ripples, 2017

Water Ripples, 2017 (detail)

「水漣漪」是一個光照在水面上的圖像,但站在近處,光線模仿水下游泳的感覺。

畫廊照明非常精確,沒有天窗或窗戶,但是聽說這些作品具有自然光的新增效果。 像「極化五號」和「烏托邦的天空」這樣的作品,會隨著真實的雲層和白天的不同而波動和轉移。

Color Filter for a Utopian Sky No. 21, 2017

Thicket No. 5, 6, and 7, 2017

Thicket No. 5, 6, and 7, 2017 (detail)

Thicket No. 7, 2017 (detail)

王寧德的作品是一種媒介的混合體 , 同時也是攝影,雕塑,甚至是電影。 這也是細緻的手工和數學計算機精度的結合。 但站在他們面前,真正注意到的是純光照片的神奇色彩。

Color Filter for a Utopian Sky No. 9, 2014

藝術家對於攝影媒介本身功能與觀念上的「叛逆」姿態在《有形之光》系列之中,便能看出些端倪。在藝術家關於《有形之光》的自述之中我們能看到 這樣一段有趣的文字:「一幅照片里拍攝的無論是什麼,終究只是一些光化反應,即使你相信它是可以替代對象本身,那個對象也已經不存在,或者改變了;再者, 因為時間和經驗的關係,拍攝者和觀眾並不能看到同樣一個對象,就此,影像已經並不重要。」至此,藝術家以自己切身的行動挑釁了攝影傳統,同時宣布了攝影本 體論的死亡,而王寧德自身的創作匯聚了現實議題但同時又以易於接受的審美方式形成了可以鬆動既有傳統與觀念的傳播界面

雖然在習慣上王寧德被歸類為攝影藝術家,但是解讀攝影的常規方法卻經常在他的作品面前失效。《無名》系列作品按王寧德自己的概括, 是「用攝影的方式描摹攝影,卻獲得了繪畫的效果」。作品的素材來源有二,一者是城管用以覆蓋「牛皮癬」的油漆筆觸——一種粉飾城市面容的「遮瑕膏」,它們 採集自在數十個城市拍攝的數萬張照片;二者則是現成的照片,有的已經在大眾傳播領域具有極高辨識度,有的是籍籍無名者的肖像。前者為表層,後者為基底,兩 者在計算機軟體中精確匹配,使油漆筆觸描摹覆蓋了照片而呈現出繪畫的效果。

《無名》系列作品展覽現場

《無名》系列作品展覽現場

王寧德在《無名》中把觀看錶現性繪畫的經驗予以了置換,或許也可被視為另一種「畫意攝影」,但內在邏輯卻截然不同。在這組作品中,王寧德以極度清晰的數碼成 像技術去模擬一種筆觸外露的、率性粗糲的繪畫質感,他的「畫意」與審美和詩意無關,這種矛盾構成了作品的第一層張力,它探索的是攝影數碼成像與筆觸的繪畫 性之間的隱秘關聯。

《無名》系列作品展覽現場

《無名No.21》2016年

藝術家破除了對於攝影對象的迷戀,從而獲取了全新的創作形態。藝術家以這種介於攝影與繪畫之間的圖像風格以及無法類別化的創作手法使得《無名》系列從攝影本體論的邏輯之中剝離了出來,成為了某種更為抽象的存在。

《無名No.31》2016年

《無名》系列作品

《無名》系列作品中,王寧德以攝影的方式在城市街頭收集了大量無名者塗抹的筆觸,以此作為影像元素,用拼貼和描摹的方式完成了作品。他在藝術史、新聞、自然界、社交網路的現成圖像中進行選擇,用「對抗和衝突」的主題來過濾這些圖像,並刻意保留了無名者在行動中的肖像。作品完全以攝影和拼貼的方式來完成,但卻令人驚訝的呈現出酷似繪畫的面貌。

作品細節

作品細節

▲《無名》系列 No.25 2015

這些兼具攝影性與繪畫性的圖像,疊合了散落在城市空間里的符號和信息,在藝術家這裡匯聚並重新排列。指向藝術史中攝影與繪畫的複雜關係,也讓觀眾在藝術和現實的多重矛盾中進行深入思考。

▲《無名》系列 No.25局部 2015

然而,這種因攝影觀念的拓寬而產生的轉變,一直延續於王寧德創作之中。在2010年以前的創作實踐中,藝術家開始了對於鏡頭外部世界的探索與對於個人經驗及 集體記憶的追問。藝術家於1996 - 1999年期間創作了《走向更昏暗的地方》系列,鏡頭下的人物與風景都帶著「鄉愁」式的情緒,那是上世紀最後的寧靜的光景。藝術家記錄下了正在孕育著瘋狂 年代的時光,而影像之中荒涼的土地與看上去無所事事的人們都像是對於時代轉軌的預示。在其後直至2009年的創作之中,王寧德的創作向更為個體經驗的方向 推進著。《某一天》及《寧德年間》系列之中,鏡頭前的每個人都做著有關自我身份想像的白日夢。而隨著對於所拍攝對象把控能力的提高,藝術家又繼而展開了有 關攝影形式延展性的探究。而從影像裝置《要有光》開始,藝術家的研究便追溯到了影像產生的來源:光影。

▲《走向更昏暗的地方》系列No.1

《走向更昏暗的地方》是王寧德的第一個個人展覽,之後這個系列延續了多年,上個世紀90 年代中晚期,正是珠江三角洲發生劇烈變革的時期,藝術家用了很多種破壞影像的方法,側折射出那個時代的圖景,這些影像最後被整合成一個由照片剪輯而成的錄像短片,被冠以《旅程·白日夢》的名字。

▲《走向更昏暗的地方》系列No.21 1998

《在小鎮上舞蹈》既是一部荒誕現實的「記錄片」,也是藝術家從現實走向超現實和表現的關聯之作(該系列作品2002 年被法國國家文化部收藏)。

▲《在小鎮上舞蹈》系列No.27 1999

《某一天》系列開始於1999 年並延續至今,作品探討了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在歷史和文化中的關係,是過去十數年裡中國當代攝影界最優秀的符號化的作品之一。

▲《某一天》系列No.03 2001

▲《某一天》系列No.23 2002

▲《某一天》系列No.25 2002

2009 年在程昕東當代藝術中心實施的個展《要有光》,由費大為先生策劃,展覽用三件和影像相關的裝置作品,對光、時間和影像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探討。

▲影像裝置《95x18%》展覽現場局部圖 2009

近幾年王寧德的工作開始發展到圖像語言的研究和創作上,並用一系列的影像(裝置)作品將其對影像的見地呈現出來。就像微觀語言學即注目於語言的結構本身的語音、語法、辭彙及文字一樣,王寧德通過研究鏡頭藝術的光、影和形狀等基本元素,從而擺脫了圖像內容的羈絆。

這種研究讓藝術家的創作從影像的原點進行考量,由此,攝影不再是一種表達方式,而是藝術家審視和研究的對象,成為客觀世界的隱喻、一個和現實平行而不是交錯的世界。通過質疑攝影的基本原則,藝術家純凈了語言的概念,在這裡,圖像不再重要,而是通往藝術家觀念的一個路標。

「這些作品是關於攝影的作品,而不是想表現什麼的攝影作品。」

「如下這些相對立的詞提示解讀作品的路徑:真實和虛幻;光和陰影;垂直和水平;碎片和整體;實和空;有和無......。」

——王寧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88藝術倉庫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人民看畫》全新改版!本期推薦藝術家——李超 全新上線!

TAG:188藝術倉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