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她,也請給她自由

愛她,也請給她自由

愛她,也請給她自由

1

一位給你買她喜歡的衣服的媽媽

周日的休閑時光,我和朋友相約在朝陽大悅城血拚,臨近過年,前來選購的俊男靚女都是奔著春節回家能夠光鮮亮麗。因為想要買一件厚實的羽絨服,我們走進了一家時裝店內挑選款式。我選了一件綠色的羽絨服,詢問朋友怎麼樣時,注意到旁邊的一對母女。女孩話不多很內斂,試穿了一件比較貼身的黑色內搭,站在她媽媽面前示意。

「為什麼要選這個衣服?看著真的很像飯店的服務員!」

女孩媽媽大聲吐槽並接連把對衣服的不滿說了很多遍,店裡的顧客們紛紛側目。因為站的不遠,我很明顯地體會到了女孩的尷尬。尷尬中,我和同事相視而笑,說,這姑娘看著真小,還是小孩子呢。

坐在旁邊的女孩媽媽說,她不小了,和你們差不多,也是20多歲。我們很吃驚,看她唯唯諾諾不說話的樣子,真的像是還在上學。

我接著試穿了一件朋友看中的黑色無袖風衣,因為個子高,看起來英姿颯爽,又恰巧站在女孩媽媽的面前,只見她和她女兒說:我看這衣服就挺好的,很不錯。我連忙脫下遞給女孩,女孩穿上,氣質卻並不是很適合她。可女孩的媽媽說:看這衣服,多順溜。跟你剛剛那樣的綳的太緊了一點也不好!

……

稍後走出這家服裝店時,我對朋友說的第一句話是,我要是有這樣一個媽,早跑的遠遠的了!

朋友笑著說:這樣的媽怎麼了?這樣的媽給刷卡買單啊!

我笑了,但心裡只是在想,比起有人給刷卡買給我不喜歡的衣服,我寧願自己買單也要買自己喜歡的衣服。

2

愛控制的家長們

恰巧看到了一篇新聞,一位北大的高材生,年屆三十,寫了一萬字的長文和父母絕交,原因是從小到大,父母控制了他的生活,事無巨細,他在壓抑中成長,如今再也不想過以前的生活。而這邊,他的父母卻不明就裡,不認為他兒子的萬字長文里的那些吐槽,真的有那麼嚴重。就這樣的認知,怕是親生兒子一輩子也不願意再回頭。

很多時候,人的感情非常複雜。比如一個母親既愛孩子,也想一直掌控孩子的人生。愛和控制常常一起發生,正是因為愛,才會關心她吃什麼穿什麼去哪裡,可是有的人掌握不好度。適當地關心是關心,過度的關心是控制,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是自私。孩子是人,不是一件任由打扮的玩偶,你讓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不是?

我的爸爸媽媽也有這樣的關愛毛病。從小到大,我和兩個姐姐和別人家的孩子不太一樣,我們很乖。準確地說,是不允許做很多事。洗完頭髮不允許披頭散髮,回到家必須要先寫作業才能出去玩,不要老在外面玩,沒事就老老實實呆在家裡。我們老老實實地長大了,雖然成人,可在某些方面很欠缺。不知道真正喜歡什麼,愛做什麼,要和什麼樣的人玩,會玩什麼。唯一的優點還是老實聽話。

長大了,上學了畢業了,我選擇了遠離父母。一是因為理想,二是不想再受到控制。我不能想像回家工作的日子,那時爸媽一定時常造訪,指點我的生活,甚至出去玩也都要報備,也許還會被拒絕。作為一個成年人,這些是萬萬不可接受的,更何況,我是如何地希望自己能自由地活著。

在外面很遠很遠,我和父母成為了在關係愛護上平等的關係。誰也管不著誰,我沒有告訴他們我在外面的戀愛情況分手情況失意情況,我沒有告訴他們我天天喜歡晚睡,如果在家裡十點不睡覺,躺在床上玩手機,媽媽就會站在門外呵斥,又躲在被子里玩手機了!還不快睡覺!我也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穿著喜慶的花紅柳綠,衣服顏色都是我鍾愛的白粉藍灰。

甚至我養了一隻貓,叫圓圓。曾經我想得到他們的允許,當我將養貓的喜悅分享給我的媽媽時,媽媽嚴厲呵斥了我:一個人乾乾淨淨的,養什麼貓?自己都養不起養什麼貓?貓那麼臟,你要跟它一起睡?

但我的養貓計劃照做不誤,只是沒有再告訴她。直到這個月的有一天,我和媽媽通話時,她聽到了貓叫聲。我們發生了激烈地爭吵,她說我不對,我說我沒錯。

「你沒鬼事了非要養貓嗎?」

「我一個人在外面孤單,有個小貓陪陪我,下班回家也好受些」

「你孤單我不是要你找男朋友了嗎?」

「那我就是找不到咋的??」

媽媽和我說,要不是離的遠,她一定到我這來把貓扔了。並責令我把貓扔在火車站。我當然不會做,她被氣哭了,跑去和姐姐哭訴我不聽話。

我覺得很好笑,我的媽媽,我91年出生,到現在滿打滿算已經27歲了!我可以敬你愛你,可為什麼要事事聽你的話?

3

愛她,就請給她自由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因為這樣的要求,很多孩子往往丟失了最重要的東西,比如興趣,愛人。至關重要的人生選擇權也往往被操控,事事不由己,讓人想自殺。假如父母再強勢一些,就像那位女孩,已經成年了卻還唯唯諾諾地像個小學生,我不知道她還能忍多久。

孩子都會長大,會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判定和選擇。如果父母一直這樣管控你的人生,有些可悲。因為有時父母的決定並不一定都是對的,相反你自己的很多考慮反而是和你本身需求最契合的。那些聽話的寶寶們,不知道自由的甘甜,父母說要怎麼過,便如真理一般執行下去,不會思量對錯,只會麻痹自己體會到不動腦的甘甜。可是你的人生還是你想要的樣子嗎?

而那些父母呢,假如孩子聽話,便享受著操縱的快樂,如果不聽話,就會施壓,直到鎮壓。鎮壓不了的,比如剛強的我,便會徹底撒手不管,猶如負氣。我媽媽已經明確告訴我,以後所有事情我一概自己負責,她怎樣都不會插手了。還是一刀切,只不過這次切的是另一邊。

這個結局我既開心又不開心。作為孩子的一方,我們從不會因為父母有意見而生氣。相反很多時候我們是需要父母的意見的。但意見只是意見,事情的最終決定我們希望自己來做,而不是父母代勞。

希望喜歡把控制當愛的父母們,能夠知道這個道理,愛她,就請給她自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嗔 的精彩文章:

TAG:華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