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波感冒來得猛市民紛紛中招 這些事你得知道

這波感冒來得猛市民紛紛中招 這些事你得知道

胡斯明劉蘭蘭陳翠穎

感冒,正成為這個冬天人們嘴裡的高頻詞。不僅市民紛紛中招,面對蜂擁而至的患者帶來的就診壓力,不少醫生也累倒了。

「最近一段時間,工作量成倍增加,但願夥伴們都能挺住。因為醫生崗位,真的沒有辦法『停飛』。」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孫鋼在他的微信朋友圈為夥伴們打氣;市五院吳妹英副院長上周患上重感冒,晚上不得已給自己下重葯,為的是第二天能堅持出門診;高新區醫教科毛敦這幾天有些小鬱悶,不少醫務人員累倒了,但為患者能看上病仍堅守崗位,可是部分患者因為就診排隊時間長還是不理解……

醫生說,面對這波洶湧而來的感冒,下面這些事一定要知道。

流感和普通感冒

是兩回事

家住清水園的29歲的楊先生起床後,突然感到有些發燒,同時又打噴嚏又流鼻涕,很擔心自己是被這波流感「逮住」了,嚇得趕緊來到家附近的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請醫生診療。

楊先生說,自己工作的辦公室是十多人集體辦公,這陣子以來已有四五個同事先後都患上了感冒,加上看新聞報道很多地方流感爆發,所以一發現自己有發燒等癥狀,就認為自己是被這波流感給傳染上了,趕緊來醫院看醫生,想著早做治療早點恢復。呼吸科醫生診斷後說,楊先生只是患上了普通感冒,發熱不到38攝氏度,癥狀較輕,建議口服感冒藥,多喝水、多休息等,不需要進行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而且告訴他一周時間內,其感冒癥狀會逐步減輕並痊癒的。

今年流感肆虐,一旦有發燒、流鼻涕等癥狀,不少患者恐慌不已。其實,呼吸科門診就診患者中,有不少人只是患上了普通感冒。

很多患者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為一談。其實,它們在病因和癥狀上都是有區別的。據高新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關鍵介紹,普通感冒多因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早期癥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發熱及全身癥狀較輕。如無並發細菌感染,一般在5-7天可痊癒。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傳染性較強。通常起病較急,全身癥狀較重,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癥狀明顯,體溫可達到39-40℃,一般持續2-3天後減退。全身癥狀好轉後,原先較輕的鼻咽部癥狀卻可能表現得更顯著,有時還伴隨胃腸道癥狀,如嘔吐、腹瀉等(尤以兒童多見)。今年的流感有以下幾點值得關註:一、快速高熱,不易退,退熱後易再次發熱;二、熱退後轉入咳嗽期,持續時間長;三、患者以兒童居多,嚴重時伴嘔吐或腹瀉;四、成人以發熱、咳嗽癥狀為重,伴頭痛和周身不適;五、傳染性強;六、血常規檢查多顯示白細胞總數不高,淋巴細胞低下,粒細胞比例偏高,快速C反應蛋白多略高或者正常,痰多不易咳出;七、易造成心肌受損。病情嚴重患者可能並發肺炎或心力衰竭。

這波感冒來得猛,醫生希望,年老體弱、患有心肺等慢性基礎疾病、兒童、孕產婦等流感高危人群如出現發熱頭痛等感冒癥狀請及時至醫院就診。其他人群可先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基層衛生部門就診,由基層衛生人員初步評估病情,有需要時再至上級衛生機構就診。

再冷也得開窗透氣

這段時間,李女士所在的辦公室出現開、關窗矛盾。30多人的空調大辦公室里,坐在屋最里的李女士感覺空氣渾濁,不時想開窗透氣。但近窗辦公的王女士一會兒埋怨開窗太冷,一會兒又說外面空氣不好不同意開窗。

寒冷的冬季,頻繁開窗,會導致室外寒冷空氣進入,導致室內溫度變化大,容易生病。但不通風,將會增加呼吸道傳染病等風險。

開還是不開窗?醫生建議:第一,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開窗通風3次,每次10-25分鐘。第二,最好在開窗之前加點衣服,以免開窗後因溫度驟降而患病。需要注意的是,室內溫度不要因開窗降到16℃以下,控制在16℃―24℃為最佳。第三,如果在霧霾天氣,建議使用空氣凈化器。因目前辦公區域多為中央空調,需注意聯繫有關人員及時進行清理,並通知保潔人員加強消毒和清潔。

盡量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

年輕小伙小張發熱頭痛了一夜,第二天仍堅持上班。與他同一辦公室,家中孩子才1歲多的王女士心中很是不安。自己被傳染了事小,如果再通過自己傳染家中的小傢伙那真的糟透了。一想起孩子哭鬧及抱著孩子在醫院排隊苦等畫面,她的頭就要炸了。她認為,小張感冒了不在家休息就是在「禍害」大家。

感冒應不應該上班首先是看嚴重程度。如果病人癥狀重,發燒且體溫降不下去,這類情況就不應該上班了。特別是發燒達到一定程度,比如38攝氏度以上,就不建議上班。其次要判斷是否患了流感。流感患者是不應該上班的,因為這涉及傳染其他人的情況。

同辦公室的人感冒了,其他人應注意什麼呢?盡量避免與患病同事密切接觸。不得不接觸時,可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風險。日常中一旦接觸了有流感樣癥狀的患者時,盡量避免用手接觸自己的眼睛、口和鼻,同時立即用消毒洗手液洗手,洗手時要保證揉搓時間,且用流動水沖洗乾淨。平時注意不要太累,不熬夜,保證足夠睡眠休息時間。鑒於這段時間流感高發,建議避免去人員密集、空氣污濁的場所,去醫院就診要佩戴口罩。

溫馨提醒

家裡有這樣的小孩

可要當心了

溫度的突然變化,人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地適應,抵抗力會有所下降,遇到細菌病毒等感染源時,就會出現感染問題。加上低溫環境下,人們會更多地集中在室內,如果通風條件不好,病毒會更容易傳播,免疫力低的孩子便很容易成為受感染人群。

有四類孩子,最易在這波感冒潮中倒下。第一類是不愛喝水的孩子。水參與了人體所有的代謝,也是預防感冒最重要的「葯」。要讓孩子從小養成愛喝白開水、主動喝水的習慣,且不可以以飲料、果汁替代白開水。第二類是穿得太多的孩子。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穿太多容易把汗捂在衣服里,孩子到戶外冷風一吹,反而更容易感冒發燒。第三類是缺乏運動的孩子。與活動量大的兒童相比,不愛運動的孩子,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較低,也就容易被流感盯上。第四類是「被多吃」的孩子。不少家長常把「多吃點」掛在嘴邊,殊不知這很可能導致兒童脾胃功能不足,引起消化不良,蓄積過多內熱誘發感冒。

預防流感健康教育

核心信息與知識要點

一、什麼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季節性流行等特點。臨床以急起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中毒癥狀較重,而呼吸道癥狀較輕。

二、流感的傳染源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傳染源。病後1~7天均有傳染性,以病初3天內傳染性最強。

三、流感的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四、人群普遍易感

老年人、嬰幼兒、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是高危人群。

五、如何預防流感

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重點在加強日常防護,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環境衛生:

(一)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的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二)多通風:每日開窗換氣數次,每次15分鐘,保持室內環境清潔和空氣流通。

(三)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紙巾或衣袖內側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咳嗽或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子或口。

(四)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在流感高發期,要盡量少去商業街、購物商場、集市等人群密集、通風條件較差的場所,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五)注意及時增減衣服,注意禦寒保暖。

(六)合理設置空調溫度,避免溫差過大導致人體不適。

(七)增強體質和免疫力:適量運動,均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及避免過度疲勞,使機體處於良好的免疫狀態。

(八)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的手段:6月齡及以上的人群,每年9~11月份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

優先推薦對象:孕婦、兒童、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等。

六、患上流感怎麼辦

(一)若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流感癥狀時,應戴上口罩(避免傳給他人),及早就醫。(二)患兒去醫院就診時,家長要同時做好自身及患兒的防護(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四)患病期間應居家休息,減少外出活動。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提供)

(責編:嚴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冒 的精彩文章:

孩子感冒後的全面問題大解惑,媽媽們知道後,護理孩子好處多多!

TAG: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