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傳說中的牛欄坑和馬頭岩

傳說中的牛欄坑和馬頭岩

那些

的傳說

炎帝的小女兒女娃,天性好動,敢於冒險,有一天,她乘著父親不在家,竟自個兒駕著小船朝著東海上太陽升起的地方划去,大海無情,剎那間就生起了風暴,捲起了大浪,無情的將女娃拍在了茫茫的大海之中。

她的精靈化作一隻花頭、白嘴、紅爪的美麗小鳥,不斷的從西山銜來小樹枝、小石子丟向海了,她發誓:「哪怕用上一千年、一萬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也要把大海給填平了」。她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同時也擔憂會有更多的人喪生於此。

身單力薄的精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用小石頭、小樹枝去填海,海浪絲毫不減威風。

一位大仙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他從西方挑選了上百隻精壯的動物,吩咐弟子趕去幫助精衛填東海,這些沾染了仙氣的動物,身型可以變得巨大無比。

這些神物你追我趕的路過武夷山,仙童有些不忍了,喃喃自語的說到:「這些畜生,就快要被填海了,還這麼高興。」話音剛落,動物們停下了腳步,與其沒入深海,倒不如立於這風光無限、山清水秀之中。」

五隻神象靠在一起佔據了武夷山的最中央。

五隻神馬靠在一起,聚在了離山心最近的另一個山頭,一個視野開闊,馬槽現成的地方,牠們美美的飽餐一頓,然後幻化成石

五隻神牛沿著這兩山之間的小路,繞到了一個山口開闊,坑內漸小似牛欄的地方,就在牠們剛進入山口時,忽然,一聲巨響,坑內掉下了幾塊方型的巨石,聲響驚天動地,塵土飛揚,受驚的神牛掉頭就跑,跑出了武夷山。

神牛離去,牛欄坑內依舊空著,後來,武夷先民便將馴化的野牛圈養在這裡,久而久之,坑內的糞便積上了厚厚的一層,又深深地滲入了土中。

多虧了仙童的喃喃自語,彭武、彭夷開闢的靈山中才會在頃刻間留下了這諸多的動物身影,為武夷美景,錦上添花。

那富有靈性的神象,佔據了山心位置,期待著此中傳來晨鐘暮鼓、飄來縷縷香煙。天心永樂禪寺應約而至,立於前方,滿足了它們朝聖的衷心。

那神象後方的九龍窠崖壁上,浸染了最多的仙靈之氣,發出了幾株芽葉紅紫的仙茗,它們成了武夷山中的茶樹之王

牛欄坑山頂上的杜葛寨邊緣,一隻修鍊了千年的老金龜,它的願望是能夠成為如大紅袍般讓眾人敬仰的茶神,於是附身於一棵菜茶內。只是,杜葛寨的人們並不屑於他的存在,老金龜突發奇想,還是搞些大點的動作,引起關注吧。一個大雨磅礴的夜裡,它順著水流,再四肢努力,來到了牛欄坑岩壁下的砂石之處。

它的到來,讓蘭谷的谷主喜出望外,立即跪拜,謝天謝地、謝菩薩,又召集了長工,用石頭將它圍了起了,堆上坑中表土。

待到完工,谷主才記得去仔細端詳,只見這茶樹分枝較密,樹勢披張,葉面微微隆起,葉色綠潤富有光澤,像一隻神龜伏在了茶圃之中,神茶是在大雨中順水而來的,谷主就給它取了個名字「水金龜」,戲稱「茶中丞相」。

漫山茶樹花開的時候,馬頭岩上飛來了一隻白鷂,做著一件不同凡響的事。它從遠處叼了幾朵香氣高雅的茶花,將花粉抖落在馬頭頂上的茶花上,又將育成的茶籽,播在了百米開外的三花峰的第三峰腰間,培上土。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年的春天,聳立的三花峰上長出了一棵芽葉紫紅,散發著高雅花果香氣的的奇種茶---半天鷂,此茶因鷂而成,白鷂也因茶而功成名立。

這幾棵神奇的茶樹因了它們所擁有的仙靈之氣,以及獨一無二的滋養地氣,煥發出了光彩,聲名遠播,激發了人們對武夷岩茶的渴求。

為了滿足人們不斷上升的茶葉需求,勤勞、智慧的武夷先民用心的尋找、培育適應性強而又品質穩定的名叢佳品。

奇種天然真味好,木瓜微釅桂微辛」,慧苑岩上的一棵茶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那是一棵樹型灌木類,枝葉半開展,葉長橢圓形,葉肉厚,葉面較光滑,葉色濃綠的茶樹。正巧,午後的陽光照在了這棵樹上,青葉散發著桂花香氣漸漸濃郁,又帶著些許的辛香,這棵茶樹被選定為繁育對象。因其成茶香氣、滋味似桂皮味,又被命名為肉桂,並且被確定為武夷山的名叢佳品,大量種植。

種植在悟源澗、桂林岩、三仰峰、天游峰、九龍窠、竹窠等等山頭、坑澗中的肉桂成茶香、味獨特,品質上乘。而牛欄坑、馬頭岩的品質以喉韻醇爽與個性張揚更是各領風騷,獨佔鰲頭。

馬頭岩在天心岩的南面,兩岩僅隔一條小山谷,山上樹木低矮,視野開闊,四周群山環繞,馬頭岩就像是群山中圈就的一個大大的馬廄,山的正中位置站立著五匹低頭食草的馬,前方是一個長長的馬槽。山的東、西、北三面以坑、谷為界。南面通往悟源澗,再上天游峰。

九曲溪的最高峰三仰峰在馬頭岩的西邊,三仰峰向東流出的眾多小溪,還有從天游後山岩壁中滲出的甘泉一道彙集到了悟源澗。曲徑通幽的悟源澗,涼風習習,澗水嘩嘩作響,深壑陡崖讓流水聲變得更加動感。流水繞著馬頭岩邊緣,大的支流流到蘭湯

馬頭岩的陽光來的很早,去得也有些遲,整個山頭陽光普照,悟源澗的涼風捎帶著水汽,散散的罩在它的頭上,讓太陽少了些熱烈。陰雨的日子,山中的霧氣升騰到了馬頭頂上,化成了一團一團的雲霧,浮動著,盤繞著,時而又被微風壓了下來,馬頭變得朦朧。當陽關透過雲層的一剎那,雲霧變淺了、變薄了,馬兒也似乎動了,就連馬頭下的磊石精舍也似乎飄動了起來。

馬頭上的肉桂,享受著暖暖的陽光,汲取著腳下礫壤中被山泉溶解後的豐富營養液,然後盡情地釋放著如桂皮般濃郁的、辛銳的體香,釋放著甜、滑的乳香,釋放著岩骨中的那股韻味。

牛欄坑天心寺東邊的後山下,坑下方的山口稍大,爾後由外向里逐漸變窄、變陡,然後一直沿著石階往上,再通往天心寺,在缺少交通工具的年代,牛欄坑是山外香客們的必經之路。

天心寺後山北斗峰附近岩壁中滲出的山泉,一大部分彙集後流向流香澗,只有少量的流往牛欄坑,這些水流加上坑內滲出的岩泉匯合,先是在坑的左側流淌,爾後又繞了個彎往右側流向了山口。

牛欄坑的盆栽式茶園,以這水流繞彎處附件最為密集,這裡的茶園是最陡的,我無法想像武夷先民會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在大石上用石塊壘砌茶圃,一個茶圃只種十幾棵茶樹,甚至一棵茶樹也搬來上百塊石頭圍起來。

春天,下雨時,牛欄坑狹窄之處特別陰冷,剛轉晴時,兩側岩壁上濺起的水滴,又讓坑內下起了細雨,牛欄坑還是有些陰冷。牛欄坑只有在正午前後幾個時辰里才照著太陽,即使是晴朗了幾天,崖壁已經很少滴水,清晨與傍晚時牛欄坑還是有些陰冷。

我曾經懷疑,牛欄坑狹窄之處,陰暗又潮濕,種肉桂適合嗎?陸羽《茶經》「茶之源」記載:陰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粘滯,結瘕疾。仔細想想,陸羽所處的那個年代是沒有烏龍茶的,更沒有用炭火幾道烘焙,焙到中足火的工藝。

牛欄坑內,已經沒有了牛的身影,牠們留下的蹤跡被埋在了茶樹底下。

牛欄坑的肉桂,有水金龜相伴,珍惜著每一縷陽光,享受著岩泉的滋潤,汲取著岩骨中的養分還有牛欄中特有的味道,盡情地釋放著如桂皮般的體味,釋放著帶有苦、有香的濃濃的滋味滑入飲者的喉壁,讓飲者喉韻醇爽,回味無窮。

文/謝榮

圖/網路

製作/雲小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葉點評網 的精彩文章:

餃子湯圓不重要,關鍵是絕事靜體養初陽

TAG:茶葉點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