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貳臣洪承疇:恥哉「中華第一帶路黨」
清朝開國二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雖然皆有雄才大略,然其所奉行之侵明戰略,仍以屠城殺民、搶財掠奴為主。是以後金建國幾十年,僅在遼地橫行而難以南下山海關,因為漢人拚死激烈抵抗之故。此種情勢,一直到明朝叛臣洪承疇降清,皇太極和其後的多爾袞將他視為入關奪取中原的「引路者」,而對其「恩養有加」之後始告轉機。
1643年(崇禎十六年)八月九日,皇太極突然病逝,年僅6歲的福臨繼位。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大順軍佔領北京,崇禎帝上吊自殺。消息尚未傳至瀋陽,四月四日,清朝大學士范文程根據明軍、大順軍、清軍三股勢力博弈的情形,認為明朝衰朽不堪,「四面受敵」,得出「我國雖與明爭天下,實與流寇角也」的結論,建議清軍把握時機,入取中原。四月九日,清軍在攝政王多爾袞的率領下大舉南伐。
此次出兵,規模空前,滿洲、蒙古八旗出動三分之二,漢人八旗傾巢出動,其中就有降清兩年但一直沒有委任官職的洪承疇。十餘萬之眾的大軍向山海關進發,北京被李自成所率大順軍攻克的消息很快被探馬報知。對手由不堪一擊的明軍,變成從未交戰的大順軍,本來信心滿滿的多爾袞頓時疑慮重重。此時,曾經以明將身份多次擊敗李自成的洪承疇報效「恩養」的機會終於來臨,他抓住時機,向多爾袞建言:勿輕易攻打山海關,應繞道長城,突入關內;且嚴明紀律,「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招降納叛,「有開門歸降者,官則加升,軍民秋毫無犯」;並在具體戰術方面對清軍予以「指導」。
此時,駐守山海關明將吳三桂因為「衝冠一怒為紅顏」而致信多爾袞,向清軍求援。面對吳三桂的「送貨上門」,洪承疇立即建議清軍改變方向,即刻向山海關進發。多爾袞予以採納,下令清軍日夜兼程,迅速趕至山海關。吳三桂曾為洪承疇舊部,在洪的引薦下,吳三桂與多爾袞祭天盟誓,兩軍聯手對付李自成。
山海關之戰以清軍完勝、李自成大敗告終。洪承疇建議清軍應抓住時機,加速前進,直下北京。吳三桂受多爾袞脅迫,剃髮投降,成為清軍的急先鋒。洪承疇指引清軍起草告示,沿途廣為散發,將清軍偽裝成解民倒懸的「仁義之師」,號召明清聯手,共剿「流寇」。受此蠱惑,清軍不僅沒有遇到抵抗,反而受到歡迎,長驅直入,很快佔領北京。為進一步籠絡人心,洪承疇建議多爾袞下令「官民人等為崇禎帝服喪三日」。清軍的這些行為,特別是洪承疇的特殊身份,給舊臣遺民造成一種假象,以為清軍是來替明朝報仇的,以致南明政權有過聯合清軍,「合師進討,問罪秦中」的幻想。受此誤導,漢人不禁放鬆了戒備警惕,加速了清軍問鼎中原、滅亡明朝的歷史進程。為了證明清朝不是一個區域性政權,而是「君臨天下」的統治者,在洪承疇等漢族大臣精心安排下,本來已經在關外即位的順治皇帝,在北京又舉行了第二次登基大典,其中一應禮儀全按中原典章辦理。
爾後,洪承疇勸告清廷宣導儒家學術,為滿漢合流提出建議。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洪承疇建議滿人統治集團也須「習漢文,曉漢語」,了解漢人禮俗,淡化滿漢差異。洪承疇再次發揮其在南明故臣中的巨大影響力,不斷招撫舊部或舊同僚歸順清朝,如明薊鎮總兵唐通、明寧夏花馬池副總兵董學禮、南明四鎮將之一劉澤清、南明提督李本深等。若無洪承疇的強力勸降,清朝的統治範圍,很可能滯留於長江以北。則中國劃江而治的形勢可能再度上演。由於洪承疇對清朝的巨大貢獻,多爾袞破例賜他衣帽並鑄印一方:「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
讀史至清,若謂清朝得一人而得天下者,則非洪承疇莫屬。作為明廷職位最高的降官,洪承疇既對明朝政治弱點心知肚明,又對漢人士心民心感同身受,加之曾長期與李自成的大順軍作戰,是以其一「出手」,便步步攻心,招招致命,直指漢人及殘明之「死穴」。就當時國力對比而言,滿人約一百萬,漢人約一億。滿人能一以當百征服漢人,除有利於作戰的八旗軍制外,實則利用洪承疇之謀以達「以漢制漢」之目的。若非洪承疇「戰略帶路」,則清朝入主中原之歷史,當為改寫。以中華文明一朝淪喪視角論之,無論洪承疇如何有功於清廷,如何勸導清廷重視「漢化」,其必將被牢牢釘於歷史的恥辱柱上,為中華子孫萬代所唾棄。後世之為政為臣者,當以其為殷鑒。
TAG:京都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