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強行布局空調 董明珠投資銀隆 會不會遭遇「滑鐵盧」?

小米強行布局空調 董明珠投資銀隆 會不會遭遇「滑鐵盧」?

每一家有野心的企業,都在想著如何做大做強,從樂視、暴風、新飛,到小米、格力、美的等等,都想錦上添花,都在不甘寂寞地折騰。不同的是,折騰好了,可以笑傲江湖,一覽眾山小,例如小米、美的;折騰不好,就會折戟沉沙,黯然神傷,例如樂視和新飛。

在小米和格力10億賭局勝負未定之際,格力進軍手機市場,已經被市場給否定了;不想落在下風的小米強行入局空調市場,想對格力發起挑戰,也不被業界看好,可謂前途未卜;而董明珠在手機市場毫無建樹之後,又大張旗鼓進入銀隆新能源汽車,現在,隨著銀隆12億欠款的曝光,再一次把格力推上了風口浪尖。

現在,人們最想知道的是,這兩家一直在暗中較勁、迅速擴張的企業,究竟會不會遭遇「滑鐵盧」?

小米空調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自去年8月小米推出一款售價高達4399元的1.5匹變頻空調後,從市場反響來看,是一片悄無聲息,不被業內人士所看好。

實際上,去年是空調市場的大熱之年。據產業在線數據顯示,去年1~11月空調行業銷量共1.32億台,同比增加32.1%。其中內銷累計8226萬台,同比增長48.7%,可謂是突飛猛進。而在大熱之年姍姍來遲的小米空調,在市場上沒有掀起一點漣漪。

業內人士認為,一直堅持輕資產模式的小米,忽然進入重資產領域的空調,會首先選擇其所擅長的線上進行銷售,事實上,像空調這類大家電產品,線上銷售規模遠遠小於線下。另外,現在格力、美的、奧克斯都已在線上市場佔據優勢,小米的互聯網營銷在線上空調市場也難有發揮的空間。

同時,小米去年推出的空調是與實力較弱的長虹合作的,弱弱合作往往難以取得成功,有人用「兩隻火雞成不了鷹」來形容,認為短期內小米空調銷售量並不會太大。

對此,家電業觀察家劉步塵表示,「智米做空調成功的概率,和格力做手機成功的概率是一樣的,因為它們跨界的邏輯是一樣的,面對的市場環境也高度相似,結果一定相似,或許兩者都很難成功。目前小米空調暫時不會動搖格力的價格體系。」

可見,小米在空調項目上的運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在自娛自樂,難以在市場上掀起波瀾。除非其在營銷方面有非同一般的「大動作」,否則的話,其最終走向將會與格力手機一樣,不被業界所看好。

銀隆汽車 這邊風景糟糕

在小米空調艱難掙扎的同時,董明珠一直情有獨鐘的銀隆新能源汽車也搞出了一個大新聞。近日,媒體曝光,因銀隆拖欠供應商貨款,遭上門討債維權,導致銀隆發生嚴重的債務危機。根據目前不完全統計的信息,銀隆逾期未支付的貨款至少12億元。

在發生債務危機的同時,銀隆近年來涉嫌套取補貼的消息也被媒體曝光。從銀隆近三年的財報數據發現,從2014--2016年間,銀隆申報的新能源補貼分別為5550萬、10.155億元、21.3537億元,累計將近32億元。國家補貼成為銀隆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銷售業績讓人大跌眼鏡。

另外,從市場方面來看,銀隆汽車前景很不樂觀。2017年,銀隆的銷量目標是3萬輛,銷售額目標是300億。但實際上,去年僅賣出不到7000輛新能源汽車,銀隆的銷售目標成為遙不可及的空中樓閣。

事實上,在銀隆危機四伏的背後,與董明珠對銀隆的盲目投資有很大關係。數據顯示,兩年來董明珠為珠海銀隆投入了20個億,成為銀隆的二股東,開始了銀隆快速擴張的步伐。去年3月,銀隆打造的第一款電動汽車亮相;一年來,銀隆在珠海、邯鄲、成都、蘭州、石家莊等地建立了約11個生產基地,同時處於建設階段的有8家。數據顯示,董明珠進入珠海銀隆僅8個月時間,就簽下總計約800億元的7個新能源產業園項目。

銀隆的急劇擴張導致成本壓力大大增加,面臨重重危機。銀隆新能源主管財務的副總裁李志坦言,由於目前多個產業園同時在建,並且國補資金未到賬,銀隆2017年入不敷出,總的資金差額為40億元左右。

可見,被董明珠看好的銀隆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包袱,在其不加限制的擴張之下,已經遭遇資金鏈危機,隨時有可能成為「爛尾工程」。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面臨補貼政策調整、市場競爭加劇、洗牌期即將到來的關鍵時期,一些新能源汽車企業面臨浴火重生的嚴峻考驗,在此背景下,銀隆的未來走向值得關注。

智電網分析認為,企業的擴張應當量力而行,切不可貪多求快。董明珠在格力手機投資失誤以後,又選擇了徒有其表的銀隆新能源汽車,其發展戰略的盲目性可見一斑。特別是在銀隆新能源汽車銷量尚未打開、核心技術尚且面臨瓶頸的情況下,銀隆的大舉擴張,不免讓人心存疑慮。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新能源汽車企業,唯有加大對核心技術的攻關,加大在電機、電池、電控系統等技術方面的研發,不斷縮小與歐美髮達國家的差距,才是企業努力的方向。如果對核心技術的缺失視而不見,卻在盲目追求擴大生產規模,那麼可謂是虛張聲勢、本末倒置了。

而對小米來說,在空調市場早已成為紅海市場的情況下,小米強行進入這一領域,可謂虎口奪食;而且空調作為大家電,重安裝、重物流、重服務,重資產,而小米一直堅持的是輕資產模式,在技術和服務方面優勢並不突出,如果其最終遭遇和格力手機一樣的結局,那麼也就不足為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電網 的精彩文章:

vivo旗艦Xplay系列或將回歸 參數配置大突破?

TAG:智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