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爸媽早已忘了的打罵,孩子一生都記得

爸媽早已忘了的打罵,孩子一生都記得

1、「狠心」的北大高材生

北大優秀畢業生王猛(化名)已經12年沒有回家過過年,並且拉黑了父母的聯繫方式整整六年。

輿論或許不解於他的決絕,但從王猛的15000字長文能看出,這只是一場——一方需要自主權,另一方不願意交割權力——的典型中國式父子矛盾的極端案例。

在王猛看來,父母一直把自己當成對手和敵人一樣不斷進行諷刺和打擊。

比如母親照個人喜好把他打扮成女孩、考試丟了文件還被父母傷口上撒鹽、因為不會剝雞蛋受到親戚譏諷卻沒有人幫自己說話……

自己17歲之前的生活里,充斥的只有來自原生家庭「必須聽我的」的肆意操控「兒子考上北大」無謂炫耀「挫折是必經之路」的諄諄教誨,過度關愛成了他的枷鎖,卻唯獨沒有給予他任何鼓勵和自信。

直到大學畢業後,北大生物學畢業的王猛進入研究機構上班,說起來跟專業再符合不過,但他並沒有信心能做好這份工作:「自卑的心理導致很多事情跟不上,績效評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離開。」

這下,王猛才意識到原來兒時家庭的枷鎖,對自己的影響這麼大。

因為剝不好的雞蛋受到譏諷,讓他對一切動手的項目產生陰影;被公開嘲笑父母卻不站出來保護,讓他與人群的交流也出現了問題。

看似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卻給自己造成了致病級別的精神損害。

王猛也曾多次向父母講述過自己的委屈,甚至曾去過美國的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說我幾乎有了創傷性應激障礙的所有癥狀」,而這些問題也印證了自己對家庭教育出現問題的猜想。

報告出來後,父母依舊不以為然。根據@紅星新聞的採訪,王爸爸堅定地認為兒子是把所有的問題歸結到了他從小到大的經歷上,遷怒於家人。

在抑鬱症都經常被認為是「就你矯情」的中國社會,這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邏輯。

習慣於替人說「沒關係」的人,難以理解一個玩笑為何會被耿耿於懷到今天。

只剩一句——都多大了,還跟父母糾纏不休

可王猛卻堅持認為自己性格中的「弱點」,與家庭教育有直接關係。

結果就是兩代人之間一次又一次的拉鋸,直到王猛用最決裂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抗議。

2、忘不掉的鞭子和疤

面對採訪,被兒子拉黑的王爸爸一直在強調——17歲就離開家上大學,父母親戚到底能掌控你到什麼地步,怎麼就這麼玻璃心?

是啊,老一輩人總是說:一家人之間哪有不吵架的,吵完了還得住在一個屋檐下,不會那麼計較的。

可實際上,每一次被譏諷和束縛都在孩子的童年回憶里生了根,伴隨著成長過程中的繼續被忽視發了芽。

對於創傷性應激障礙,王爸爸認為是兒子離開家庭後抗挫折能力差;但在王猛看來這是從幼兒園、小學、高中到大學潛移默化里被影響的,尤其是親近的人給自己帶來的傷害最大。

其實這種父母與孩子在中國很常見,或許沒到北大男生這種激烈的程度,但一個可悲的事實是——只要經歷過,就會在孩子心裡留下一道疤

有人因為從小被父母打,直到24歲回家過年還會焦躁不安:

@窮胸極餓張美麗:到了現在,我已經虛歲24了,依然很恐懼面對她們,她的心情依然陰晴不定,時刻擔心著哪句話惹到她了會甩臉色,所以畢業了到現在一直沒有回去過,馬上要過年了,現在已經開始焦躁不安了,我害怕回去面對她。

就算沒有動手,長大後聽到父母叫自己的全名都會非常害怕,甚至頻頻做噩夢:

@隱鴣:我媽不打我。她只會用最最尖刻的話在我心上劃刀子。直到現在,我都很少和她打電話。

@冷場恐懼症患者:我直到現在還是會做噩夢,夢到爸爸當眾辱罵我,直到現在這個年紀,我還是會從夢裡哭醒。

著名心理學教授錢銘怡曾提出一份《青少年人格與父母養育方式的相關研究報告》,指出父母的負面教育會直接影響子女以後的性格

研究中提到,當被父母一直罵「你這個笨蛋」,孩子會不知不覺地相信這些評價,導致長大後有強烈的自卑感;

父母經常爭吵和互相不尊重,會導致孩子對愛情十分不信任,直到婚戀時依然不會愛別人,表現得十分笨拙;

父母的草木皆兵也很容易讓孩子過分敏感,別人無心的舉動會讓他們如臨大敵,甚至做出過激舉動……等等。

就比如,因為剝雞蛋產生心裡陰影的王猛;

比如,因為家庭期許過高而陷入了「性格缺陷——爭議——放大的性格缺陷——更大的爭議」的惡性循環的鄭爽。人人都說她不適合娛樂圈,但當12歲那年被送去跳舞的時候,這一條在多年前就被父母選定的軌跡,已經很難更改了;

再比如,和從小打罵自己的媽媽一起上節目的陳喬恩。因為手曾被媽媽用枯樹枝打到流血,提到這段經歷她的雙手還是會不停地交疊互捏手指,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緊張局促的表示

外人理解不了原生家庭怎麼就成了一代人的流行病。尤其是像王猛這樣年少成才的北大高材生,是沒有資格舔舐傷口的,怎麼看都像是忘恩負義。

可殊不知,這種棍棒教育帶來的親子裂痕,並非是外在的榮譽能夠掩蓋的。

就像同樣優秀的董卿,40歲提到嚴厲的父親還會失聲痛哭。那些每天早上到操場跑一千米、不許照鏡子、不讓媽媽給她做新衣服的童年陰影,都是一生如影隨形的枷鎖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曾經以為長大了就不再脆弱。可殘忍的是滲進骨子裡的暗病完全治不了,成長也永遠不能消弭脆弱,只能慢慢接受脆弱。

站著不腰疼的旁觀者試圖把「考上北大」歸功於其父母的教育,可在王猛看來,自己學生生涯投入驚人的努力,恰恰只是為了逃離——「我花了四年時間去證明自身本身是有價值的,而不需要靠父母的認可過日子」。

3、「小白眼狼就知道說以前的事」

王猛也不是從一開始就選擇決裂,他曾多次試圖和父母溝通,得到的回應卻僅僅是「還是以前說的那些事」,怪他為什麼這麼久的事情耿耿於懷。

當他寫下萬字長信,其實也有一種期望父母會理解自己的渺小期望吧。畢竟世界上沒有完美不犯錯的父母,長大後試圖傾訴委屈的嘗試,與其說是抱怨,更像是一種求助,希望他們能理解自己當時有多麼難受。

可中國式父母似乎有著同樣差的記憶力。

陳喬恩的媽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就算陳喬恩再怎麼哭訴兒時被打的痛苦,可在陳媽媽眼裡只有女兒不和自己牽手的委屈

哪個小孩不是被打罵長大,是爸媽常用的託辭。

普遍性賦予了家庭暴力和軟暴力合理性,每每被質疑,別人孩子都好好的,怎麼就你這麼矯情?——就成了他們反將一軍的萬能句式。

而當有些錯誤沒辦法硬撐下去的時候,他們偶爾也會承認自己犯過錯,就像王猛的父親從不否認自己在處理兒子的求助上的確存在方式方法的問題。

但絕大多數時候也就止於不痛不癢的承認問題這一步了,一句「你怎麼還在說以前的事?就能化解一切內疚,好像只有那一件事值得說,看不見壓在身上許許多多的稻草。

@平行的shelley:我都說過了,可我爸輕描淡寫的說:不就是一句話么。我無數次的溝通過,好好說話、吵架說過,最後他們還是忽視我。

這並不意外,人本身就是種容易自我感動的生物。

孩子忘不了鞭子和疤,可父母卻只想讓孩子記住大人給予的每顆糖。

養育之恩是比天大的,這種恩情足以讓一切不愉快的經歷大事化小:

@愛是凝望又離開:父母好像都會美化自己的記憶,我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在麻將館裡被我媽莫名的打了一頓。後來我給她提了這件事,她的回答就是「我不就是碰了你兩下么?」而事實卻是我媽把麻將桌都掀翻了。

小事化了。

@花潤夏:我爸做過很多傷害我的事,有一次他還在打我罵我,我控訴他那些事時他竟然全部矢口否認,說我瘋了,滿嘴胡說八道。

如果父母不記得了,可你還記得,那你就是不該被養這麼大的純種玻璃心:「我養了你這麼久,偶爾不尊重你也不需要道歉」

@懶懶染染懶懶:現在有時候當笑話一樣輕描淡寫地和我媽提起她以前揍我的事情,她總是說我沒有良心,還說小時候就沒怎麼揍過我。搞得我都以為自己是太討厭她,在回憶里編造事情。

並開始哭訴自己養孩子的努力,在言語之間透露出孩子是白眼狼的意味,甩出一句「你是不是要我死了才滿意」的絕殺。

@summer媽:我嘗試跟我爸媽溝通過,得到的回答是「辛辛苦苦把你養這麼大咋還養出仇人了?這麼點兒 事兒還跟我們記仇呢?」從此真的再無溝通慾望

長幼有別的中華傳統美德,在「認錯」這一點上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很少有父母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甚至當2016年那位四川達州的男孩小斯(化名)在高考後自殺,用生命寫下遺書描述了父母不尊重自己的各種細節。

可即便是這樣,孩子死後,父母不是忙著尋找原因吸取教訓,而是第一時間忙著辯白:「他怎麼不想想我們的好。」

4、孩子希望愛,父母希望孝

人們常說,中國式家庭最常見的矛盾就是——

父母在等孩子一句道謝,孩子在等父母一句道歉,最終彼此都不能得償所願。

相當一部分像王猛父母一樣的50後60後們,經歷過社會大環境中的集體創傷。他們沒有機會接受任何心理支持和幫助,甚至沒有機會去正視自己曾經受到的傷害,導致那個年代普遍對精神健康的認識不足

偏偏固執的孩子卻一次次單方面努力地和父母建立溝通橋樑。就算有關爸媽的回憶已經變成了一根刺扎在血肉里,但他依然試圖把膿包扒開給他們看,可得到的回應卻只有再一次在傷口上撒鹽。

其實孩子要求的也不多,不求怎麼贖罪,一句簡單的對不起、或者爸爸 / 媽媽誤會你了就夠了。但對方卻絲毫低不下頭,甚至朋友問起來還會表面上為孩子撐面子,實際上是自己抹不開臉

「每年春節都有人問,你們兒子咋又沒回來,我都說他在美國,忙,不方便也沒多少時間。」母親覺得這樣回答是在為兒子撐面子,「不然說他和父母決裂了,不回來了?」via紅星新聞。

這直接導致了這場王猛式悲劇的誕生。

與其說家庭教育帶來的心理問題給他帶來了傷害,更殘忍的或許是父母到現在也仍然沒有覺得自己做得有任何不對的地方。

給予傷害的人都是善於遺忘的,反而被傷害的耿耿於懷就會被說斤斤計較。家庭矛盾如此,性騷擾如此,校園暴力也如此。

雙方就像兩個不同頻道的電台一樣,自說自話,漸行漸遠。

孩子希望的是愛,父母卻希望孝。在這種常見的認知矛盾下,「父母皆禍害」的控訴似乎也顯得有些自說自話了。

在不同的時代成長背景下,很難強求父母和孩子能夠理解對方,最後達成共識。

結果就是大多數人沒勇氣、也懶得費力像王猛一樣表達出來,而是選擇悶在心裡。更可怕的,是把原生家庭的悲劇作用在下一代

從這個意義上看,看客除了眼看著難以彌合的矛盾越拉越遠,若是這場北大學霸12年不回家過年的悲劇,能讓父母意識到——

下次孩子回憶童年傷痕時,可以不再用一句「芝麻大點兒事怎麼還記得」來敷衍,可能就是王猛15000字長信的最大意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