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不知道的喝酒狂人之歐陽修

你不知道的喝酒狂人之歐陽修

歐陽修

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李贄,

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家藏書一萬卷,

錄集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

有琴一張,有棋一局,

而常置酒一壺.....

以吾一老翁,

於此五物之間,

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許多人會首先想到千古傳誦的《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那種幽美山景,那份瀟洒坦然,皆讓人心嚮往之。歐陽修的文學造詣在北宋乃至整個歷史都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蘇軾評價他為「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李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其實歐陽修不止詩賦似李白,就連愛酒都能和李白媲美。

哈哈

愛酒、愛才,相約飲酒

1

以酒交友

在北宋的政治立場上,王安石與歐陽修一直是處於對立面,王安石主張變法,歐陽修卻固守陳規,這也造成了很多人對於歐陽修的負面看法。但是時代與地位的不同,使得每個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所以在這場政治較量中我們無從評判誰好誰壞。撇去二人的政治立場,他們之間剩下的只是互相欣賞。

早年間,王安石尚未入仕之前,就受到歐陽修的讚賞,他也對歐陽修充滿崇拜之情。

輸12

歐陽修早年間大讚王安石「學問文章,知名當世,守道不苟,自重其身,論議通明,兼有時才之用,所謂無施不可者。」還給他寫了首詩,《贈王介甫》: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

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詩中將王安石之才比作謝朓、韓愈,並提出邀約一同喝酒,互相認識一番。

王安石沒做宰相之前,對於歐陽修也是一副小粉絲的態度:某以不肖,願趨走於先生長者之門久矣。初以疵賤不能自通,閣下親屈勢位之尊,忘名德之可以加人,而樂與之為善。

歐陽修還將王安石推薦給宰相韓琦,為王安石的仕途增益不少。

輸入

北宋文壇領袖

慧眼如炬識才子

除了王安石之外,歐陽修門下有位弟子更是被後人津津樂道,便是蘇家才子——蘇軾。蘇軾參加科舉考試時,歐陽修時任監考官,所以需尊稱歐陽修「老師」。

歐陽修在放榜後給梅聖俞寫信,稱「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歐陽修比蘇軾大三十歲,作為前輩,他一直很欣賞蘇軾這個後起之秀,也不少提攜他。他跟自己兒子說過,以後蘇軾的聲名肯定在他之上。

東坡詩文落筆輙為人誦,每一篇到,歐公為終日喜。前後類如此,一日與其子棐論文,因及東坡公。嘆曰,汝記吾言,三十年後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宋稗類鈔》

眾所周知,蘇軾也是個愛酒之人,所以這師徒二人在一起便是飲酒作詩,享受人生年華。歐陽修被貶許州時,還在小西湖中建造一座「聽水閣」,用來與一眾好友飲酒賞景,蘇軾常常為座上客。

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幾位,除蘇軾外,蘇洵、蘇轍、曾鞏的文學成就也都離不開歐陽修的推薦和賞識。

醉翁飲酒,以民為重

重回山川,尋酒香去

輸12

歐陽修是眾人皆知的醉翁,人們常常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寫下了他的名篇《醉翁亭記》。徜徉山水之間日子過得像月白風清,很愜意,仕途也很順利。轉瞬間十幾年的光陰已經過去,老來多病,好友相繼過世,政治上受誣陷,遭貶斥,憂患凋零,今非昔比。

後來歐陽修在神宗熙寧四年連上三表二札,反覆求退,歸心甚切,並且寫下了不朽的田園詩《憶焦陂》,向宋神宗表明了自己再無政治追求,一心嚮往焦陂美景和美酒的心跡:

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聞花香。

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膾如玉。

清河兩岸柳鳴蟬,直到焦陂不下船。

笑向漁翁酒家保,金龜可解不須錢。

明日君思許歸去,白頭酣詠太平年。

《憶焦陂》詳盡描寫了歷史上焦陂的地理、地貌和人文景觀,表達了歐陽修對焦陂酒的嚮往。該詩寫成九個月後,歐陽修獲准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之職退居離焦陂二十里的潁州。從此歐陽修以六一居士自號,忘情山水間,暢飲美酒;視名韁利鎖、軒裳圭組為等閑,拋世事寵辱、憂患思慮於腦後;琴棋書畫酒為媒,湖光山色醉方休!

輸入

酒伴一生

如痴如醉

歐陽修一生愛酒,其與酒之奇緣,折射出酒與文化之血緣。在他的一生中與酒為伴,不論對飲之人為敵,為伴,坐下溫一壺酒便能暢談,這時酒中的詩意,也是酒中的胸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茅酒源學堂 的精彩文章:

你不知道的喝酒狂人之杜月笙

TAG:茅酒源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