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苑·有聲讀物】兒時記憶里的煤油燈(文:王鑫柏 朗讀:李月玥)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剛剛結束了十年文革,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那時我們整個國家雖生機勃勃,充滿活力,但由於我國剛剛經歷了十年動亂的破壞,整個國家,尤其是經濟領域千瘡百孔,百廢待興。
作為一個自幼在滇西北水鄉鶴慶小城鄉下農村長大的八零後,我的童年剛好經歷了那個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如今的中國,國富民強,我們徹底告別了那個生活物質極度匱乏,連生活中的必需品煤油都需要靠國家調劑配給的年代。想起我國這些年來走過的這條不平凡的崛起之路,還有那個年代我經歷過的童年,一切恍如隔世,彷彿昨天,不勝唏噓。
那個年代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鶴慶鄉下的農村裡經常會遇到停電,一個星期內有三四天遭遇停電都是常事,尤其是傍晚時分停電更是習以為常。於是鶴慶鄉下農村家家戶戶平時都會備下一些「水火油」燈、「水火油」以備停電時照明使用。
水火油即煤油的俗稱,那是一種淡黃色的,揮發性不算太強,點燃時會散發出一股淡淡幽香的可燃性油類,可做煤油燈燃料使用。那時停電時農村照明常用的煤油燈很簡單,往往都是就地取材,將一些廢物變廢為寶。一個墨水瓶,取下塑料瓶蓋,再在一個清涼油蓋上穿個小洞作為燈蓋,幾根麻線捻在一起製成燈芯,幾樣組合起來,再往墨水瓶中倒入適量煤油,一個簡易的煤油燈就製作出來了。一盞小小的煤油燈製作過程處處折射出勤勞的鶴慶人民的智慧。
八十年代的農村停電的夜晚時常驟然而至,瞬間屋內漆黑一片,家裡的大人麻利地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煤油燈,輕輕一划,點燃一根火柴,用火柴點起煤油燈,漆黑的屋內瞬間亮了起來,孩子們或拍手歡笑,或尖聲大叫。此時此刻,沒有什麼東西能比小小的煤油燈比八十年代鄉下農村停電的夜晚更能為農家帶來光明,帶來溫暖,為孩子們帶來歡樂。
多年後每一個經歷那個經常停電的年代的孩子,一談及煤油燈,「水火」油燈的話題總是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緒萬千……腦海里總是出現類似的畫面:八十年代,鶴慶鄉下農村,停電的夜晚,破舊的房子里,空氣中散發著煤油淡淡的清香,一燈如豆,昏黃的燈光下,一家人圍爐而坐,婦女熟練地納著千層底布鞋,針線在婦女手中飛舞;男人懶洋洋地抽著水煙筒,煙頭隨著嘎吱嘎吱的聲響忽明忽暗;孩子在昏黃的煤油燈下,趴在飯桌前或寫作業,或朗讀唐詩……忽然,煤油燈燈芯上的火苗跳躍起來了,之後燈光忽然暗下去了,男人隨手拿起女人做針線活的錐子挑了挑燈芯,煤油燈瞬間又亮了起來,這是多麼溫馨的畫面,多麼美好的童年回憶。如今,由於我們國家經濟發展起來了,電力供應充足,鶴慶鄉下農村時常停電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偶然想起八十年代停電時點起煤油燈來照明,在煤油燈昏黃的燈光下朗讀唐詩的日子我總是不由心馳神往,心頭湧起一股懷舊情結。於是偶爾我會把電燈關了,點起一根蠟燭,在燭光里捧起一本唐詩三百首誦讀,然而我再也找不到兒時夜晚點起煤油燈的感覺了,再也聞不到煤油燈點燃時散發出的淡淡幽香。我知道,我終究是回不到兒時了,唯有將兒時的記憶深藏心底,一個人時偶爾獨自回味。
本文後記:一月十九日出差從鶴慶至大理途中,於火車上聽見旁人閑聊兒時停電時使用煤油燈照明的話題,勾起我的兒時回憶,不勝感慨,遂作此文。
TAG:鶴慶警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