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上)
最近看了一本書覺得很有趣。這是一本關於進化非常宏大的書。第一版於1976年牛津大學出版,作者是理查德·道金斯,諾貝爾生理醫學得主。對於我這樣一個偽科學幻想迷來說,本書極大的開拓了我的思路,無論是對達爾文理論,還是對進化策略的認識等等,縱使很多章節實在是被迫咬牙堅持重複閱讀,但其有趣且意義深遠的探討引人思考。是生理學、是進化論,還是哲學.......因為很長,準備分為上下兩篇來寫。
大定義
本書其實應該命名為:「略為自私的染色體大段和甚至更加自私的染色體小段」。因為這裡的基因,特指「某種遺傳單位基因——實際上可以認為是一種不可分割的獨立微粒。」它比一個染色體要小的多得多,可能是一條染色體的百分之一,一千分之一。因為——單位越小,它越有可能流傳100萬年,越有可能「長壽」。
所有生命形式最基礎的單位和動力——複製因子
作者認為,所有的生命的基本單位與最初動力都是複製因子,它製造了宇宙中所有的複製。從地球生命演化的某一點開始,這種互相合作的複製因子聚集在一處,形成了獨立載體——細胞,而後形成多細胞生命。由「瓶頸」生命循環進化而成的載體繁榮發展,逐漸變成愈加獨立的載體。無論你一生有多少聰明才智,絕不會有點滴經由遺傳途徑傳給你的子女。新的一代都是從零開始。人體只不過是基因保持自己不變的一種手段。
複製基因不僅製造了我們人類,還製造了大量各種各樣的生存機器供其利用。猴子是保存基因在樹上生活的機器,魚是保存基因在水中生活的機器,甚至還有一種小蟲,是保存基因在德國啤酒杯草墊中生活的機器。
北極熊基因可以有把握的預先知道,它們尚未出生的生存機器將會有一個寒冷的環境。這種預測並不是基因進行思維的結果。它們從不思維,它們只不過是預先準備好一身厚厚的皮毛,因為在以前的一些軀體內,他們一直是這樣做的。
作者提了三個問題,我覺得很有意思:
1)為什麼基因要組成細胞進行複製(在原始「湯」中享受自由自在的騎士生活不更好嗎?)
2)為什麼細胞們要組成多細胞生物?
3)為什麼生物採納「瓶頸」般的生命循環?
儘力的提取他的中心思想,這三個問題簡短答案是:
1)單獨一個基因,不足已以蛋白酶的作用方式催化特定的化學酶,基因的合作可以促進生命化學DNA蛋白質從初始品到中間品到最終產品的精心設計和繁盛發展。而細胞壁也許是為了保持有效化學物質,防止他們滲漏的介質而出現。
2)可以從兩個維度看:第一,當小型生物用盡其所能的生活方式,體態大的多細胞生物,諸如大象或藍鯨,可能還有一定的繁盛空間;第二,多細胞使每一個細胞在處理其特定任務時就可以更有效率,比如有成為感官的器官,有成為神經的器官......每一個細胞中的基因都可以從少數專長複製的細胞中得到直接利益。
3)生命的循環看似瓶頸般,但是第一,它使一切生命「回到繪圖板」成了可能。第二,為調節胚胎髮育過程提供了一個精確的「日曆」,這種精確的行為規劃是胚胎得以進化形成複雜組織與器官的先決條件。第三,關乎基因,讓細胞的進化更加的統一。
看了上述的觀點之後,再來思考這幾個問題:
1.是否是基因操縱人類?如果基因操縱著人類,它們為什麼不把韁繩緊握在手,隨時指揮生存機器的行為呢?
作者的中心思想有種讓人感到「貌似的確是這樣」的想法:這就可以類比我們人類發明的計算機。如Alpha Go,計算機在走了第一步棋之後,就需要獨立操作,不能指望它的主人再做任何指導。這就跟基因控制它們所屬生存機器的行為一樣——不是像直接用手指牽動木偶那樣,而是僅限於事先的部署,事後生存機器在獨立操作時它們只能袖手旁觀。為什麼基因如此缺乏主動精神呢?——這是因為時滯造成的困難。這樣基因就需要給我們建立一個大腦,像計算機一樣控制我們的肌肉,行為等等。生命和棋局一樣是變幻莫測的,事先預見到一切是不現實的。
而大腦控制的機器基本上是非常簡單的,即無意識的追蹤目標狀態。這種原理在功臣工程科學中經常應用。瓦特離心調速器便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2.那為什麼我們又會有意識?我們的意識從哪裡而來?
我們大腦對外界的模擬能力的演化,似乎最終導致了主觀意識的產生。意識的產生也許是由於大腦對世界事務的模擬已達到如此完美無缺的程度,以至把它自己的模擬也包括在內。
再看AlphaGo下棋,每走一步的深思熟慮下好像這個Go也有了意識。然而這並不是人類賦予了它意識,而是機器產生了自我的意識。再看看基因製造出人類的傳承,我們人類也產生出意識,道理似乎是一樣的.....
意識可以視為一個進化趨向的終點,也就是說,生存機器最終從主宰他們的主人即基因那裡解放出來,變成有執行能力的決策者。
3.人類文化是否可以稱之為一種新的複製基因形式
我們死後可以遺留給後代的東西有兩種:基因和概念基因。我們的基因可能是不朽的,但體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基因計提遲早要消亡。比如,這個世界上,蘇格拉底、達芬奇、哥白尼、馬可尼等人的基因可能早就沒有了,但是他們留下的「概念基因「仍盛行於世,歷久而彌堅。「
即概念基因」可以看成是一個可以從一個大腦傳播到另一個大腦的實體。穿越了身體的邊界。
負責文化的基因,從廣義上說可以稱為模仿的過程從一個大腦轉移到另一個大腦,從而在原始文化湯中進行繁殖。比如「上帝」這個說法:是什麼東西賦予了「上帝」這一具有巨大心理號召力的概念在文化環境中的穩定性和滲透性?
文化基因進化的過程中也許已經同其他文化基因結合在一起,而這種結合的形式有助於參加這些結合的各個「概念基因」的生存。也許我們可以把一個有組織的教堂,連同它的建築、儀式、法律、音樂、藝術以及成文的傳統等視為一組相互適應的、穩定的、相輔相成的概念基因。
簡而言之,我們是作為基因機器而被建造的,是作為概念基因機器而被培養的。基因創造了我們,創造了我們的肉體和心靈,而保存它們使我們存在的終極理由。這些複製基因源遠流長。
下篇我們將討論在進化學上是否存在「好人」終將有好報的觀點及其他。
TAG:從今歡歌笑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