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百年定窯,白了天下,系列之三

七百年定窯,白了天下,系列之三

定窯,宋代北方著名瓷窯。窯址在河北曲陽澗磁村。始燒於晚唐、五代,盛燒於北宋,金、元時期逐漸衰落。北宋定窯以燒造白釉瓷器為主,裝飾方法有劃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紋飾以蓮花、牡丹、萱草為常見,畫面簡潔生動。

定窯除燒白釉外還兼燒黑釉、綠釉和醬釉。造型以盤、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見在器底刻「奉華」、「聚秀」、「慈福」、「官」等字。盤、碗因覆燒,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淚痕之特點。


高4.7cm,口徑23cm,足徑10.8cm

盤敞口,口沿無釉(俗稱芒口),淺弧壁,圈足。通體施白釉,外壁釉垂流形成淚痕。碗內模印螭龍紋。胎體輕薄,胎色潔白。

印花裝飾是宋代定窯所採用的一種主要裝飾手段。北宋中期以後定窯發明了覆燒工藝,「芒口」是這種工藝所留下的特徵,覆燒可以充分利用窯的容積,大大提高產量。

【芒口】

定窯瓷器特徵之一。系對瓷器口部因颳去釉層而露出毛澀胎骨的稱謂。形成芒口的原因主要是採用某些裝燒方法所致,如對口燒、覆燒等,為防止器物之間或器物與窯具相粘連,口部就不能有釉。


高3cm,口徑15.8cm,足徑12.4cm

洗口呈五瓣葵花形,外壁凸起弦紋兩道,淺圈足。里外施白釉,釉色雅潔,口沿無釉。里心刻劃芙蓉花一枝,環以三花葉,構圖簡練大方,紋飾線條清晰自然,富於裝飾性。


高3.4cm,口徑16.9cm,足徑5.6cm

【 覆燒 】

瓷器裝燒方法之一。將器物口沿向下覆置於支圈組合窯具內。用覆燒法不僅提高了產量,還克服了器物容易變形的弱點。但由於覆燒出現了芒口(口沿無釉),所以文獻中有定窯「白瓷有芒不堪用」的記載。為了彌補芒口這個缺陷,遂在芒口處鑲金、銀、銅質的邊圈。據《吳越備史》記載:「太平興國五年九月十一日,王進朝謝於崇敬殿,復上金裝定器二千事,水晶瑪瑙寶裝器皿二十事。」此處之「金裝定器」,即指這類鑲金口的定窯瓷器。


高4.3cm,口徑18.4cm,足徑11.1cm


高9.3cm,口徑26.6cm,足徑8.7cm

此碗形體較大,製作工整,印花生動,反映出宋代定窯印花白瓷的燒造水平。


高16.4cm,口徑32.5cm,足徑15.6cm

溫碗口微斂,深弧腹,圈足。口沿無釉。外壁近口沿處刻劃弦紋一道,下刻蓮瓣紋;內壁刻劃魚藻紋。原本應有與之配套使用的溫壺,用於溫酒。

魚是宋代瓷器上常見的裝飾題材,因「魚」與「余」同音,故魚寓意「富貴有餘」、「連年有餘」。


高5.7cm,口徑20.3cm,足徑4.4cm

石榴因多子而滿足了人們祈求多子多孫的願望,故被賦予吉祥寓意,被大量用作各種工藝美術品的裝飾題材。此碗所印纏枝石榴花異常清晰,反映了定窯印花瓷器高超的製作水平。


高5.5cm,口徑15.7cm,底徑13.7cm

洗口微敞,斜直壁,平底。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白中微泛黃。口沿無釉。內底中心刻劃團狀蟠螭紋,外圍回紋。近口沿處內外均刻劃回紋。

此種在盤、碗、洗等口沿內外裝飾回紋的做法,常見於宋、金時期的定窯瓷器上。這種圓洗是宋代瓷器中的常見造型,除定窯白瓷以外,尚見有官窯粉青釉圓洗、汝窯天青釉圓洗等,時代特徵鮮明。

高1.9cm,口徑18.7cm,足徑14cm

盤折沿,淺腹,圈足,胎體堅硬,里外施白釉,釉色潔白光潤,上施金彩,均已脫落。

南宋人周密撰《癸辛雜識》曰:「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調金描畫,然後再入窯燒之,永不復脫。」以描金技法裝飾的定窯瓷器傳世甚少,海內外僅存10餘件,其金彩均有不同程度的脫落,可見「永不復脫」不足為信。

定窯工匠所以用大蒜汁調金粉,是因為瓷器表面光潔,要使金粉附著其上,必須使用具有粘性的調和劑。大蒜汁既有黏性,又易於就地取材,是一種理想的天然調和料。


高3.5cm,口徑7.9cm,底徑3.7cm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側凸出菱花邊板沿,下接環形耳。薄胎,芒口,通體施白釉,外壁可見竹絲刷紋。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記載:「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

這類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單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僅定窯、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著名瓷窯均有燒造,還見有玉石、金銀製品。


高4.6cm,口徑14.8cm,足徑8cm

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短腿,有翼,雙角,連須及鬃,可辟邪、祓除不祥,永綏百祿。又因鹿與祿諧音,故寓意吉祥長壽和升官發財,這種圖案常被稱作「天祿流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廣文化 的精彩文章:

修內遺來千年,紫口鐵足,紋如冰之裂

TAG:正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