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虐待、自殘……人性黑暗面來自哪裡?這些電影里或許藏著答案
懸疑電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近期熱映。片中的連環殺手江亞,有一個悲慘童年:父親因為懷疑他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經常暴力毆打他。母親無能為力,飲恨自盡。江亞最終在一次暴打中奮起反抗,殺死了父親。這段童年陰影給他的整個人生帶來劇烈而深遠的影響——成為他後來頻繁殺人的重要動機之一。
很多有名的懸疑電影如《驚魂記》、《沉默的羔羊》、《漢尼拔》、《紅龍》……其中的殺人兇手幾乎也都有一個如同江亞一般的童年。那麼,童年的家庭生活與家庭教育究竟會給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記者為此採訪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專家。
「模仿」:從受虐到施虐
在《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後半部分,江亞的老家被找到,而他藏在地窖中的父親屍體早已面目全非、慘不忍睹:屍身已成骷髏,衣服幾乎爛盡,額頭上仍有斧頭的砍痕。這一幕,令人想起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的經典驚悚片《驚魂記》。只是兇手的父親換成了母親,不變的是童年遭受的嚴酷對待,以及對身心的欺凌所留下的深深印記。
「童年期,家庭中成人的行為會給孩子留下印象甚至烙印,並且隱藏在他的潛意識裡,從而影響他在成人期的思想和行為。」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門診部副主任陳劍華說。
陳劍華表示,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各自心理發展的主題。處在童年期的孩子,受到虐待或經受其他特殊磨難,發展便會受阻,孩子的行為就會固著在那個階段,產生衝突甚至巨大的破壞性力量。當他遭受暴力對待——無論是身體暴力還是精神暴力,都會在他心裡埋下「種子」。一方面,愛和依戀的缺失,會讓他終身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反抗和憤怒的力量埋在心底,成年後一些事件的發生也許會激發這種毀滅性的力量。
當然,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一些正性、積極的人或事,他的人生可能會發生改變。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矯正性情感體驗」帶給孩子的影響。但是,如果並沒有接受到正性體驗,或者沒能去調整衝突的話,孩子也會不自主地習得養育者對待他們的方式。他受到什麼方式的對待,就會用什麼方式去對待別人。長大後,他對待他人也總是用兒時最熟悉的簡單粗暴的方式。而這種簡單粗暴,可能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對外的暴力,將自己曾經遭受的暴力施之於他人身上;另一種是對內的暴力,也就是表現為自虐、自殘甚至自殺。
另外,家庭暴力也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精神問題,例如精神分裂、人格分裂、人格障礙、異裝癖等。這在電影中有很多例子:《驚魂記》中的諾門,扮演著童年時的自己和母親這兩個角色;《沉默的羔羊》中的「水牛比爾」,用女性的人皮給自己縫製衣服;《紅龍》中的「牙仙」,總在「月圓之夜」製造滅門慘案……
當然,虐待只是少數家庭中發生的問題。對於大多數父母而言,更常見的是情緒管理失當。當父母自身的情緒常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或者父母之間經常吵架,同樣會給孩子帶來極差的情感體驗。
「父母的情緒管理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情緒不穩定,無法給予孩子一個良好、柔和、寬容的成長環境,無法為孩子帶來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態度與行為,那麼,孩子可能就無法形成健康的心理。」陳劍華說,「例如,當父母經常以攻擊性的話語或行為來威脅孩子,那麼這個孩子的自尊水平就會較低。他會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好,父母才會這樣對待他。如果長期得不到認同與肯定,就會缺乏自信。長大後,他也難以和他人形成一種安全、穩定的關係。因為他無法信賴別人,找不到與他人相處的正確方式。」
對此,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王琰補充說:「如果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以從其他地方,比如學校、同伴中學習且嘗試獲得與人交往的能力,那麼他還是有機會逐步建立與他人的關係,並且修復童年的心理缺失。而如果他無法得到這個重新成長的機會,那麼他就會將自己封鎖,最終形成一個『孤島』。」
「退行」:沒有邊界和底線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不止虐待,還有與之完全相反的另一種養育方式——那就是溺愛、縱容,給予太過優越的物質生活。」在陳劍華看來,這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會形成「殊途同歸」的作用——同樣會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其不良的影響。
「『我想要什麼都可以,我想要怎樣都沒問題。』這樣的想法,會讓一個人找不到『邊界』。長大後,一旦他遇到什麼問題,他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出現心理『退行』——退回到童年時代被溺愛的感覺。同時,這也會讓一個人喪失『底線』,道德意識模糊,沒有社會責任心,更沒有正確的價值觀。」陳劍華說。
這樣的例子在電影中也有很多。那些罪犯不是因為「缺少什麼」,而是因為「什麼都不缺」。他們沒有普通人的目標和追求,更沒有契合社會法治與道德規範的觀念:《新警察故事》里,一群高官子弟像玩遊戲那樣殺死警察;《漢尼拔》里,富可敵國的梅森更是為所欲為;而韓國電影《老手》與《VIP》里的富二代、官二代根本就是「變態」的代名詞。他們在殺人中尋找快感,在別人的痛苦中獲得刺激與興奮。除此以外,他們似乎找不到活著的感覺。
陳劍華認為,無論暴力還是溺愛,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於生命教育的缺失。這也成為了不良心理的催化劑:前者是一種肆意的摧殘,後者是一種完全的忽視。因為教育缺失,所以孩子從小不懂得如何尊重生命、愛惜生命。長大後,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找不到人與人之間正確建立關係的密碼與彼此應當保持的距離。
「當然,我們要知道,電影世界裡的表達總是相對誇張和奪人眼球的。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的形成,都不可能由單一的因素而來,必然包含生物、心理、社會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電影只是將其中一部分進行了放大。」陳劍華說,「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中獲得一些啟示。例如,重視家庭教育與家庭環境對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社會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越來越多,對精神層面的關注卻遠遠不夠。我們的教育越來越功利化,成績至上、出人頭地最重要,但對於生命本身的關懷,卻越來越吝嗇。」
在陳劍華看來,對於近期社會關注的案件,如「江歌案」、「殺妻藏屍案」、「保姆縱火案」等,公眾往往更關注案件本身——真相是什麼?犯人應該受到什麼樣的懲罰?然而事實上,我們更應重視案件背後——它為什麼會發生?如何預防此類事件?追根溯源,剖析其中千絲萬縷的複雜原因。
「如同弗洛伊德所認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組成,本我是內在的本能需要、快樂至上,即『我要怎樣』;超我是道德層面的理想控制,即『我應該怎樣』;而自我是現實層面的平衡與調適,如同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調節器。這三者之間的平衡至關重要。不論何種原因打破了穩定狀態,就會導致一系列問題產生。」陳劍華說,「讓我們對於個體的了解更深入一些,讓我們對於生命的態度更鄭重一些。這才是更為重要的。」
文/宋瓊芳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