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出感性的軀殼,走向理性
文章摘錄:——為節省您的時間,閱讀下面【388字】的摘要即可了解本文大意: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紹了如何變得更加理性的方法,在文中我引用了四位大牛——李笑來,薛兆豐,羅永浩,以及多(美)蘿西婭·布蘭德(Dorothea Br)(《成為作家》的作者)各自的方法。當然他們的方法本質上並不是為了幫助大家擁有理性,只是通過我的實踐,以我的方式來為大家解讀了他們各自的方法,希望在走向理性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時間有限,您可以直接跳至文中的第二部分。
聰明的人會理性的處理所有的事情,但又不會像機器一樣理性,他同時還保持著作為人的感性一面,理性和感性發生衝突時,他仍然能夠在理性的引導下維持正常的行事能力。
四個案例:李笑來的提升「元認知能力」;薛兆豐的地道經濟學;羅永浩的讓自己獲得好情緒;蘿西婭·布蘭德的對作家的訓練建議。(詳見文中第二部分)
文中最後提出: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會有文章開始時提到的那種體驗,比如開車。
格雷戈里攝影作品
/ 01 / 理性的重要意義
我先給出文章標題的答案:站在自己的軀殼外審視自己。
我再給出進一步的解釋:逃離自己思維的束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行為。這裡的所說的「站在更高的角度」,真的是指讓自己的思維脫離自己的肉體,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觀察自己。
聽的有些瘮得慌,好像鬼片一樣靈魂出竅。
真的有靈魂嗎?真的沒有靈魂嗎?我不知道,但真的有很多大師認真的討論過這個問題,並且相信有,比如楊絳先生在她的《走到人生邊上》里詳細的探討過這個問題。
魂啊!鬼啊的!我不去說,因為這於我來說實在是一個太過高深的問題。
我只想說說如何讓自己擺脫感性的束縛,變得更加理性。
人是一種感性的動物,我們需要感性來處理一些共情的問題,感性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好處,但感性又會讓自己陷入不夠客觀,盲目隨大流的境地。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主要做的事情就是逐漸脫離感性的束縛,讓自己變得更加理性、更加客觀,走向成熟。
仔細想想,總覺得有兩個自我同時存在於自己的軀殼中,沒錯,這便是「第一流的智慧,同時保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
套用理性和感性的思維模式,我是這麼理解這句話的:聰明的人會理性的處理所有的事情,但又不會像機器一樣理性,他同時還保持著作為人的感性一面,理性和感性發生衝突時,他仍然能夠在理性的引導下維持正常的行事能力。
/ 02 / 分析牛人的做法
下面我用四個案例向大家介紹一下牛人的做法,以及自己踐行後的感悟。以下案例按照我接觸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序。
第一個案例:
在李笑來老師的學習課程中(為避嫌,這裡隱去課程名稱),提到了「坐享」。
坐享(更流行的說法是冥想,佛教里叫打坐等等)簡單來講就是每天抽特定的實踐,比如15分鐘,放空自己,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的集中於自己的呼吸,努力感知自己的呼吸,讓自己進入一個極度的平靜狀態。
我和大家說一下它的原理——因為很多介紹這個方法的文章都沒提到這一點——我們的身體,有些是能被我們控制的,比如肢體;有些是我們控制不了的,比如心跳;而唯獨呼吸是處於既可以被控制又無法完全被控制的狀態,所以我們就以感知而不是控制呼吸為切入點來訓練自己的止觀能力。
這個方法在美國尤其盛行,比如國務卿希拉里、主持人奧普拉、福特汽車董事長比爾?福特、音樂巨頭西蒙斯、思科高管沃里爾、傳媒大亨默多克等等都很推崇這個方法;谷歌、蘋果、AOL和安泰公司等知名公司都設有專門的課程。
不過「坐享」還僅僅是第一步,因為他只是讓你靜下來感知自己的想法,真正能夠做到感知想法還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就要提到另一個能力,「元認知能力」,簡單來講,這種能力就是「坐享」的踐行能力——鍛煉的方法還包括:找一個能夠讓自己全身心投入的興趣,經常自我反思。
舉個例子:和別人討論問題到激烈時,你會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不夠平靜,這是第一步:感知,但你要讓自己平靜下來就要進入第二步,調用自己的「元認知能力」來調整自己的情緒。
理論很簡單,很多文章中都有介紹,但實踐起來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實踐後的再次思考:
目前我已踐行「坐享」近一年的時間,但仍然常常會被雜亂的念頭影響,實踐中感知自己的情緒往往比較容易,但控制它卻很難。這是一種非常緩慢的自我情緒調整的方法,常常慢到你做著做著就想放棄的地步,但這卻是最基礎、最根本的一個方法,值得持續堅持下去,畢竟自我的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情。
第二個案例:
在和笑來老師的學習過程中,我感受到老師課程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讓你變得更加理性,理性的面對自己,面對難題,面對未來等等,但由於課程僅限於理論上的描述,常常不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此時恰巧遇上了經濟學家薛兆豐老師開的一個付費專欄(為避嫌,這裡隱去課程名稱)。
發刊語里的一段話打動了我:助你理性、悅納和進取,貫穿整個課程,你將學會把願望和結果分開來判別(理性);你將學會先去探究現象背後的原因,而不是動不動就抱怨和指責(悅納);你將忘記經濟學家們所津津樂道的均衡世界,而著迷於創新精神所牽引的非均衡的開放社會(進取)。
這是一門純粹的經濟學課程,課程的目的在於讓你以經濟學的眼光,用更加理性的思考揭示事物的本質,所以,這門課我學的很認真,每次都要將課程內容製成思維導圖,而學習的目的不在於我對經濟學有多感興趣,而是我真的很想知道事物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實踐後的再次思考:
經濟學給我提供了一個觀察事物的新視角,讓我的思考更加理性。比如公平和效率之間的判斷,邊際效益在生活中應用,社會資源的整體考慮,發國難財的正確理解,稅賦的支出問題等等。但卻無法解決你生活中關於情感的問題,比如夫妻的相處之道,和同事間的關係,自我的情緒控制等等。不過現在課程還未過半,也許隨著學習的進展,我還會有新的發現,畢竟薛兆豐老師說過:經濟學可以解決你的生活難題。
第三個案例:
在聽羅胖(羅振宇)的60秒語音中,發現老羅(羅永浩)如何獲得好情緒的方法:
找一個沒人的地方,歡呼雀躍一下,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情果然就能變好。
這是有理論基礎的。一個人的情緒其實是由三部分組成,就是意識、感受和行動。一般人的順序是,先是感受到負面情緒,然後意識上就是心情不好,最後體現在行動上。
但是這三個部分的次序是可以調整的。你在行動上假裝情緒好,反過來影響意識,最後壓制感受。
我們可以將這個方法進行拓展,畢竟找一個可以歡呼雀躍的地方並不容易。在意識上假裝情緒好,反過來影響感受。舉例來說:看到同事升遷,其實內心並不高興,還可能有些嫉妒,但理性的做法是過去祝賀,顯得大度一些,此時心裡就會陷入一種混亂。辦法是:意識上要不斷的告訴自己是一個理性的人,是一個大度的人,我們應該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那麼行動上你就會輕鬆很多。
實踐後的再次思考:
這個方法確實有效,但效果有多少,還在於你不斷的練習,人有時候就是很唯心主義,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潛意識裡有非常強大的力量。
第四個案例:
基於對自己寫作的不滿意,我在簡書各大牛的推介下,認真學習了《成為作家》這本書,這本書主要從人性的深處向我們剖析了寫作方法,其中介紹了如何更好的訓練作家身上的雙重性格——作者認為,每一個作家都具有雙重性格,你要通過訓練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你可以一方面,過著真實的自己;另一個面,過著純潔的、激情的作家生活;並且還要時不時的請心中的第二個人評判一下自己的作品。
訓練自己如何客觀的看自己的方法是:想想你能夠跟隨自己一整天,你看起來是什麼摸樣。運用寫小說的眼睛觀察自己,看看你如何走進走出房間,走到街上,走進商店,在天黑時又回到家中,這一天你的表現如何(節選)。
這個方法是用來訓練作家的客觀觀察能力的。但我卻發現,這種方法和我們前面提到的三個案例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何讓自己的變得更加理性、更加客觀,只不過使用了更加巧妙的一種方法。
實踐後的再次思考:
這個方法很有意思,也很有趣,你會發現他與文章最初提到的方法有些許的相似——將自己的靈魂抽離於自己的軀殼,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觀察自己。只不過文章告訴我們,你的軀殼裡其實有兩個人,你可以以另一個人的角度來觀察自己。這樣會更加客觀。
/ 03 / 世間萬物有著很多的相似性
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會有文章開始時提到的那種體驗。
我的這種感受最早源自於開車時,怎樣能夠將車開的更好,如果你能夠感受到自己車子在行進中所處的狀態,以及和周圍車子的關係,而不僅僅是想著自己的車子,那麼你就能將車子開的更加自如。這種感受就源自於跳出事物本身,站在更高角度來評判事物的能力。
我沒想到的是,情緒的控制,以及寫作都具有這樣的特性。
不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具有這種特性的事物等待著我們去發掘!
TAG:家長成長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