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價新高後的盛世危言:一大特性決定了金本位不可取

金價新高後的盛世危言:一大特性決定了金本位不可取

新聞配圖

儘管今年1月中,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但總體而言,美國投資者仍然不太願意購買黃金。他們或許理解,黃金是與時間、戰爭、危機和通脹等抗衡的安全避險資產;有些投資者可能也理解,任何黃金支持者都不會主張要重回19世紀黃金的全盛時期,或建議重新發行黃金鑄造的貨幣或重新回到金銀複本位制時代。

但是,美國投資者對黃金並不是那麼感冒。也就是說,黃金「野蠻遺迹」的觀點將會持續。總體來說,投資者認為,在各大央行控制的現代化經濟體中,黃金沒有立足之地。但是,黃金的定義卻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什麼是黃金?什麼不是黃金?最近,市場上有關黃金的衍生品出現激增,這也讓黃金相關的研究非常抽象。鑒於這種困惑,米塞斯研究所的一份報告基本概括了黃金在古典和現代經濟中的發揮的作用。

以下為報告的全文翻譯:

黃金本位時代的複雜性

19世紀後期,現代經濟時代開啟的時候,純粹的金本位從來都沒有獲得一致認可。然而,作為穩健經濟理論的支柱,黃金的崛起讓它成為對沖通脹和「不合理貨幣」的對沖工具。當時,紙幣很容易被操縱導致信貸問題增加。當代歐洲各大央行加強了這方面的監管力度。

英國是採用金本位制的領導者。從1816年開始,英國一直採用金本位制,但事實上,它從1717年開始就這樣做了。很諷刺的是,在此之前,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英國當時採用的是金銀複本位制,且英國皇家造幣廠廠長艾薩克?牛頓爵士在任時黃金還沒有貶值。據傳,牛頓將「畿尼」(GUINEA)的價值定為21先令,並無意中把重新鑄造的純銀硬幣運出英國,這就會出現格雷欣法則所表明的情況:劣幣和估值過高的金幣作為流通中的支付貨幣。然而,這種判斷上的錯誤讓英國建立了金本位制,並在拿破崙戰爭之後頒布了實行金本位制的法令。這反過來也影響了其他國家,尤其是德國和日本。它們也試圖效仿英國的成功,轉向採用金本位制。

從19世紀70年代到1914年之間,國際社會一直在使用金本位制。1879年,美國採用了金本位,但實際用美元支付,即「綠鈔本位」。1900年,《金本位法令》正式頒布。

這時期英國和美國金本位制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a)國家貨幣以給定數量的黃金來定義;b)英國央行和美國財政部隨時準備以固定價格用買賣黃金,但使用本國貨幣支付;c)可以自由鑄造金幣,且金幣成為主要的流通媒介。當然,黃金本位制並不是一個完美無瑕的貨幣體系,因為它不能夠保證價格穩定。價格變化主要原因是,因為美國內戰之後出現的黃金產量波動和淘金熱現象。

法定貨幣時代

一戰後,國際社會出現了另一種現象,金本位制有了多重含義,這最終導致了金本位制被廢除。當時,美國和法國取代英國成為戰後主債權國,戰前的金本位制不復存在。只有美國擁有完整的金本位制;英國和法國建立了金塊本位制;德國等其他國家建立了金匯兌本位制。

這些機制導致不平衡貿易關係開始對國家經濟造成壓力。美國操縱國內信貸政策以放鬆信貸和金匯兌本位制的控制,這種現象在1929年經濟蕭條和1931年全球信貸危機時期達到頂峰。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隨後取消了金本位制,開啟了現代黃金時代。廢除金本位制意味著債權人失去了要求用黃金支付的權利,美國普通家庭也被要求交出持有的儲備黃金。在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規定下,黃金本位制被有效廢除:國內黃金兌換不再合法,黃金的貨幣作用受到限制且與美元掛鉤。1971年,尼克松總統宣布放棄金本位制。

如今,投資者仍將黃金視為一種巨大的保險政策,但正如我在這裡所寫的,黃金市場本身就容易受到操縱,通過短期操縱的市場交易和長期的央行干預。

如今,投資者將黃金視為安全避險資產。但正如筆者提到,短期操縱黃金市場交易和央行的長期干預讓黃金市場本身非常容易被操縱。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在沒有金本位制的情況下,我們無法通過通貨膨脹來保護儲蓄不被沒收,(貨幣)價值沒有保障。」格林斯潘的舉措也體現了對貨幣的真正價值有清晰地認識的經濟體來說,黃金本位制十分必要。(雙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新聞 的精彩文章:

留美學生寫萬字長文數落父母「過度關愛」,12年春節不歸

TAG:鳳凰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