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壽為什麼說孫權「有句踐之奇」,這是誇他呢還是損他呢?

陳壽為什麼說孫權「有句踐之奇」,這是誇他呢還是損他呢?

陳壽評孫權說其「有句踐之奇」,這是誇孫權呢,還是損他呢?

陳壽在《三國志》中喜歡用前代人物與三國人物進行類比,以強化人物形象。如將劉備比作漢高祖劉邦,將荀攸、賈詡二人比為張良、陳平等。在評價東吳孫權時,陳壽認為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一些史家認為,說孫權有句踐(同勾踐)之奇是在誇孫權,但仔細琢磨就會發現,陳壽的評價只怕是話裡有話,未必全是誇讚。

中國有個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上聯說的是霸王項羽的英雄事迹,下聯說的則是越王句踐了。

「卧薪嘗膽」是勾踐政治行為的特徵之一,往好聽里講是忍辱負重,講得不中聽則是善於偽裝,裝13。在與吳王夫差爭霸戰敗後,勾踐奴顏婢膝給夫差做奴,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甚至不惜吃屎。被放還越國後,勾踐經過「十年生聚」與「十年教訓」,在夫差北上爭霸中原之時,採取偷襲方式,背後捅刀子打敗了吳國,逼夫差自殺,於是吳亡。

勾踐這個人不講任何信義,唯利是圖。在創業之初,懂得夾緊尾巴作人降尊紆貴,等到成就事業之後,則開啟了兔死狗烹模式。范蠡、文種是勾踐賴以東山再起的兩大功臣,范蠡深知勾踐是個什麼東西,因此,在滅吳後就迅速閃人歸隱。到了齊國之後,寫信勸好友文種也退隱,在信中寫道:「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可是文種不聽,結果枉送了卿卿性命。

勾踐逼文種自殺前說:「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從文種之死可見勾踐之薄情寡義、殘忍不仁。

「卧薪嘗膽」與「兔死狗烹」兩個成語,都是說勾踐其人,可見人性之複雜,人心之險惡。

陳壽把孫權與勾踐相比,並非信手為之,而是通過比較二人建立地方政權的許多相似之處,方才得出結論的。陳壽撰《三國志》深受孔子思想的影響,遣詞用字喜《春秋》筆法,講究褒貶,評孫權有「勾踐之奇」,並不是誇讚,而是取「奇」的「出人意外,詭變莫測」之義。

根據史料記載可知,孫權與勾踐一樣善於偽裝,能屈能伸。孫權與劉備的短暫合作意在雙贏,因此,他與劉備的關係,就是在這個前提下進行的。但是,當來自曹操的威脅消除後,孫權吞併劉備佔據的荊州便被提上日程。為了達到目的,孫權不惜採取詭詐的手段迷惑關羽,最終奪取了荊州。劉備死後,蜀漢力量削弱,為了對付曹魏,諸葛亮只好採取務實的方略,重新與孫吳交好。

孫權唯利是圖,不講信義。在曹操大兵壓境的形勢下,為了保存自己而與劉備聯合;等到劉備佔據益州勢力壯大後,孫權壓力山大,轉而與曹操結盟,派呂蒙、陸遜襲殺關羽,奪了荊州。在劉備大軍壓境之際,又不惜卑躬屈膝,向曹操稱臣,同時安排諸葛瑾前去蜀漢與劉備講和……

孫權的反覆無常,與勾踐在伯仲之間。

孫權在創業之初,重用魯肅、周瑜、張昭、呂蒙、諸葛瑾等人。幸運的是,周瑜、魯肅、呂蒙均早逝,沒有見識到孫權的另一面。當東吳政權相對穩固後,孫權開始展現其「果於殺戮」的一面。晚年孫權過河拆橋、卸磨殺驢是常態,這與勾踐功成之後害死文種完全是一個德性。

江東顧、陸、朱、張四大家族中的陸氏家族以忠貞為治家之訓,故時有「陸忠」之說,但因為陸遜家族人丁興旺,人才輩出,且陸遜智能過人,因而孫權對陸遜猜忌甚重,通過使節對其進行譴責,陸遜因此鬱郁而死。孫權為太子孫和事殺戮多人,甚至族誅了陳正、陳象。孫權對江東大族中的重要人物嚴加防範,為此專門建立了特務性機構以進行監督。

陳壽把劉備比作漢高祖,說明在他眼中,劉備有統一天下的野心;把孫權視為勾踐,說明在陳壽眼中,孫權並無統一天下之志。

事實確實如此,歷史上孫權只是割據一方的梟雄,並無一統天下的大志向。

參考書目:《三國志》《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赤壁之戰中究竟是魯肅的歷史作用大,還是諸葛亮的作用更大

TAG:唐風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