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關注中國加快建設水下感測器網:深海美軍潛艇將無所遁形
2017年7月,12台「海翼1000」水下滑翔機在南海開展了中國最大規模的水下滑翔機集群組網觀測。圖為「海翼1000」入水。(資料圖片)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29日發表尤金·K·喬的文章《中國有一個在太平洋深處發現美國海軍潛艇的計劃》稱,隨著其進一步向國外投放力量,中國正在浩瀚的太平洋建設水下感測器網路,以探測潛艇,同時加強海軍的能力。
報道稱,這個已部署的水下監視網路利用浮標、無人潛水器、艦艇和衛星組合來搜集世界航道的數據。看上去無害的感測器被用來測量水溫、鹽度、洋流和含氧量,不過這種科學數據對於開展水下軍事行動很重要。
潛艇依靠聲吶來發現、跟蹤和攻擊目標,不過水溫和鹽度決定聲波傳播的速度和方向。在確定敵人艦艇方位以及穿越危險區域時,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幾十年來,美國海軍一直在全世界的海洋中搜集這種數據,近年來開始藉助於無人駕駛的水下滑翔機。2016年,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不久,中國捕獲了一台在南中國海國際海域開展活動的美國滑翔機,引發了一起國際事件。
報道稱,鑒於特朗普政府更具對抗性,而且美國海軍加強了在南海的巡邏,中國尋求迅速提升其深海數據收集能力。
去年,中國成功試驗了由12台水下滑翔機組成的水下滑翔機集群,這種水下滑翔機一次可以運行一個月。不過,與美國滑翔機不同的是,中國的滑翔機能夠實時傳回數據。中國的水下滑翔機還創造了最大下潛深度和最大航行距離的世界紀錄。
除了滑翔機,中國還在西太平洋水面下1300多英尺(約合396米)深處建造了一個通信網。那些深海感測器通過太陽能浮標連續不斷地向衛星發送數據。然後將搜集到的信息傳送到3個情報中心進行分析。
報道稱,一旦中國的潛艇必須隱藏起來,不能浮出水面接收信息,它們裝備的強大演算法系統能夠根據感測器搜集到的有限信息來預測水文狀況。
中國的感測器網路從第一島鏈穿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延伸到非洲東海岸。
報道稱,不過,中國海洋活動加強的目的不僅在於保護其貿易利益,還意在阻遏美國海軍。本月早些時候,中國透露它已經在關島附近的深海中放置了兩台先進的水聲感測器。除了用於科學研究,這兩台強大的聲學感測器能夠探測到潛艇在南中國海的活動,甚至能夠截獲通信。
據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高級副總裁詹姆斯·劉易斯說,這個感測器網路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實力不斷增強的表現。劉易斯對《南華早報》說:「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大國,而且它的行為也像一個大國。所有的大國都在海底布設感測器陣列用於反潛戰。」
不過,與美國海軍的能力相比,中國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資深科學家於永強說,雖然中國在潛艇進攻能力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但是仍然落後美國很多。於永強說:「我們的萬里長徵才邁出一小步。」
TAG:參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