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胖是因為濕氣重?關於濕氣還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
武漢資深媒體人 每天為您尋醫問葯
48歲的李女士因膝關節疼痛,每日都到九州通上醫館來給膝關節熏艾,從去年8月份起,已堅持了半年多。
去年5月,她的雙膝關節開始疼痛,她以為是走路多引起,就把每天健步運動改為游泳,然而,疼痛愈發嚴重,直至每走一步都痛。醫院診斷為骨性關節炎。建議服用非甾體搞抗炎鎮痛葯進行治療,並要她平時控制雙腿活動量。
李女士服用一個月葯之後,出現胃出血癥狀。抱著試試心態,來到上醫館求助於中醫治療。
接診醫生經過診斷,她體內濕氣太重,濕氣瘀滯在關節,引起疼痛。醫生告之中醫袪濕可內服中草藥,亦可外用艾灸、拔火罐、針灸等方法。李女士決定熏艾。於是,她每天到上醫館熏艾。經過數月治療,疼痛逐漸減輕,直至現在,走路不痛了!醫生說是濕氣正在慢慢被逼出來,若再堅持做兩個療程鞏固則可完全治癒。另囑咐她游泳會加重體內濕氣,不可再遊了。
濕氣可引起——肥胖、濕疹、肌肉酸痛、口臭
濕氣在中醫理論中,是一種能致病的邪。楊德才教授告訴《武漢問醫》,中醫認為其致病或從外而襲,或自內而生,自然界中潮濕的氣候、食用過多的肉食和生冷食物,都是人體濕氣的來源。濕為陰邪,其性陰柔,重濁黏滯,並常與風寒雜合為患,纏綿難去。濕邪過重則易傷陽氣。在癥狀上,濕氣在表皮是濕疹,在皮下可形成肥胖,入肌肉會酸痛,入骨就成風濕。
楊教授進而解釋,從中醫角度來說,肥胖、水腫意味著體內有濕氣,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內,使人體「膨脹」起來。
若濕邪犯表,則會令人頭痛如裹困重,肢體酸重麻木;濕氣粘滯,口中粘膩、口氣重;濕為陰邪,阻遏氣機,氣機升降無能,出現胸脘痞悶;濕留下焦,小便不暢,大便粘滯不爽,婦人帶下粘稠腥穢;濕滯經絡,流注關節,可出現關節、肌肉酸痛。濕為陰邪,濕氣過重可傷陽氣,引發各種病症。
楊教授還提醒夏天人體通過出汗把體內的濕氣排出,不愛出汗的人體內濕氣會更重,必須通過一些手段促使汗液排出體外。
看看你濕氣重不重——簡易方法來辨識
怎樣檢查自己是否濕氣過重?楊教授告訴《武漢問醫》,中醫將濕分為寒濕和濕熱,風濕和風寒四種,體內濕氣重的人,表現出來的形式不一樣。
一看舌苔: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二是關節痛:表現為關節疼痛有腫脹感,腰部有緊束感;
三是女性難懷孕:輸卵管易堵塞、身體水腫;
其他癥狀還包括:頭痛頭昏失眠,大便不成型、長期便溏、黏滯,困疲,耳鳴、耳漲,甲狀腺結節,長期腎虛乏力等。
楊教授告訴《武漢問醫》,中醫認為一個健康的人,體內的陰陽水濕是平衡狀態,以上癥狀出現了,就說明體內陰陽水濕失衡,體內濕氣就像江水,到達一定的量,就需泄洪才能不發生洪災。因此,中醫認為,出現了上述癥狀就需要及時調理身體。
人體內濕氣為什麼會加重——三大原因
有的人體內為什麼會有那麼重的濕氣?楊教授告訴《武漢問醫》,人體濕氣重,一般由三種原因造成。
外因:外界濕邪侵入。如一個人即使穿得很厚在冷庫里呆3小時,全身也會僵硬受不了,在這段時間濕氣已侵入人體。
口入:本身體質不太好,吃太多生冷的東西。如大量喝啤酒、吃西瓜(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以外的季節),自身排泄濕氣的能力不夠,導致濕邪侵入內臟脾臟。
內因:身體有腸胃病等導致濕氣排泄不暢的疾病。
遠離濕氣侵蝕——吃住行都有要求
如何遠離濕氣?楊教授告訴《武漢問醫》,要從衣食住行方面注意。
盡量不接觸濕冷的環境,在陰冷、寒涼的天氣里,一定要應注意保暖、保腎,女性在經期不吃生冷食物。
平時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對濕冷環境的適應能力。
飲食方面,大魚大蝦大肉食多不易消化,腸胃負擔重,脾臟不好易生濕氣。
袪體內濕氣——中醫有兩種外治法
如何祛濕氣?楊教授告訴《武漢問醫》,中醫有成熟的治療方法,原則是辨證施治,一人一方,這需要中醫師望、聞、問、切後開方。除了中草藥,還有外治方法,拔罐和艾灸是其中兩種沒有痛苦,操作簡便的方法。
拔罐療法。拔火罐是一種很傳統有效的祛濕氣的方法,通過拔火罐能夠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排毒的同時祛除體內的濕氣,加速身體內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袪濕減肥。
熏艾。艾灸具有補陽氣、除濕氣、開郁之效,有很好的去除濕氣的效果。
不管是拔火罐還是艾灸,都需要掌握相應穴位。楊德才教授建議,先到醫館做幾次,逐漸掌握之後可以回家自己做。
兩個袪濕食譜送給您
薏仁+紅豆+山楂粥 除濕減肥
具體做法:取薏仁100克,紅豆50克,山楂30克,洗凈浸泡半小時後一同倒入高壓鍋,再加1000毫升水。大火煮至噴氣後改小火,再煮15分鐘即可。每日1次,連服數天。
薏仁具有利濕清熱等功效,利尿消炎、去濕止痛,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減肥。
紅豆能利水消腫、健脾胃,且紅色入心,還可補心。
山藥粥 糾正脾胃虛弱
具體做法:取山藥50克,蜂蜜適量。將藥材洗凈後,置鍋內,按常法煮粥,用蜂蜜適量調食,每日1次。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具有益氣養陰、健脾補肺、益胃補腎等功效,葯食兩用,一般人都適合食用。
GIF
武漢問醫
尋醫問葯關注這個公眾號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