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風箏是為了戰爭而發明?古代傳軍情已經水陸空全面發展

風箏是為了戰爭而發明?古代傳軍情已經水陸空全面發展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

古代通訊不方便,傳達信息基本上以書信為主,比如鴻雁傳書、飛鴿傳書、魚傳尺素,甚至是陸機的黃耳(狗)傳書等等。這些方式在今天看來是一段段佳話,但是如果在傳遞十萬火急的軍情時,這些方式顯然不合適。

行軍打仗的用於通訊的工具也有很多,比如白天用軍旗,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方位,揮舞不同顏色的軍旗也代表了不同的陣型;短兵相接的時候擂鼓進軍、鳴金收兵,通過聲音來傳達命令;晚上則點燃火把,以火為號;邊界敵人來犯則點燃烽火,逐個烽火台相繼舉火,須臾千里;緊急的情況下也有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甚至是八百里加急,甚至累死驛使。

這些都是比較普遍的傳遞軍情的方法,那麼在特殊時期、特殊情況下該如何傳遞軍情呢?

一、走水路

這裡指的水路是指通過河流把消息傳遞出去,使用這個方法經驗豐富的是隋朝。

1、史萬歲:史萬歲是隋朝猛將。公元590年,隋滅陳後,史萬歲跟隨楊素平定江南,率領兩千人馬孤軍深入,翻山越海,經歷大小七百餘戰,轉戰千餘里,以至於和大部隊失去聯繫,當時楊素都以為史萬歲全軍覆沒了。還好史萬歲聰明,把軍情書信放在竹筒中扔進河流,竹筒順流而下,果然被老百姓撿到送給楊素,楊素大喜,上報軍情,史萬歲因功被封為左領軍將軍。

與之相對比的是西晉名將馬隆。馬隆率領三千人馬征討涼州的鮮卑叛亂,結果一去就是一整年,也沒一個軍情報回來,當時的朝臣也都以為馬隆全軍覆沒了,結果人家打了打勝仗。要是馬隆有後來史萬歲的條件,碰到河流傳達軍情,或許也會有竹筒傳書的美談。

2、隋煬帝:隋煬帝楊廣三征高麗後,又北巡至雁門,結果突厥人趁機打過來,直接把楊廣圍在雁門,圍了個水泄不通。城內糧草不足,城外又大軍壓境,消息傳不出去,楊廣急得都哭了,還好最後想出了一個妙招——把催促天下勤王的詔書綁在木頭上,再浮木於汾水之上,浮木順江而下,順利將消息傳達出去。其中就有一位將領雲定興應詔而來,雲定興手下一個十七歲小將向他提出了多豎軍旗、虛張聲勢的建議,這個小將就是李世民。

3、堯君素:堯君素是隋朝忠臣,本來是和屈突通一起鎮守河東、抵抗李淵的大軍,後李淵分兵直指長安,屈突通只好留堯君素鎮守河東,自己率大軍阻擊李淵。結局是李淵進入長安,屈突通戰敗投降,單單留下堯君素獨自鎮守河東孤城,獨自面對李淵的大軍。

堯君素困守孤城,不肯投降,於是命人造了木鵝,把軍情掛在木鵝脖子上放入黃河,順流而下到達河陽,被人撈起來呈交給鎮守洛陽城的越王楊侗。此時的楊侗不過十幾歲,還要面對同樣強大可怕的瓦崗李密,自身難保,哪有功夫去救堯君素啊。楊侗看到河東軍情後也只能嘆息良久,給堯君素加官進爵,以示慰問。堯君素死不投降,在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情況下走向末路,最後被手下所殺。

隋朝有不少水路傳軍情的經典案例,但是走水裡有缺點:附近必須要有水路可走,且只能往下遊走、不能往上游傳。

二、走空路

當水路不通的時候,只能往天上走,比如用得比較多的風箏。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風箏就已經被發明,不過那時候風箏主要是木頭做的,直到蔡倫改進造紙術後,風箏即紙鳶才開始流行。而且風箏一開始被造出來就是「動機不純」,就是為軍事行動服務的。

在楚漢相爭的時候風箏就發揮過巨大作用。當年項羽被劉邦圍於垓下時,為了瓦解楚軍軍心,漢軍在晚上高聲唱起楚歌,同時放起風箏,在風箏上綁著竹笛,竹笛迎風而鳴,頓時悲壯凄楚的聲音響徹楚軍大營,軍心被成功瓦解。除此之外,風箏在困守孤城的時候也有被使用。

公元549年發生侯景之亂,侯景攻進建康城,先後攻克朱雀門、宣陽門,進逼台城。台城內的梁武帝蕭衍、太子蕭綱困守孤城,外面來勤王的援軍又進不去,雙方消息斷絕。於是太子蕭綱做了個風箏,上面系著敕書準備與援軍互通消息,並且在風箏上寫著「得鳶送援軍,賞銀百兩」。然而風箏是放出去了,但是被侯景的人看到,以為這是什麼妖術,於是射落風箏,風箏傳書的計劃失敗。最後還是城外的援軍通過苦肉計詐降侯景才混進城裡傳達消息。

風箏的缺點也很明顯:受天氣的影響很大,萬一風向不對,鬼知道風箏會被吹到哪去。因此唐朝之後風箏逐漸成為娛樂工具,不過在明朝又迎來第二春,火藥配合風箏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參考資料:《隋書》 《資治通鑒》 《南史》 《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如果給皇帝們開運動會,哪幾位帝王能夠風光奪魁?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