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小習慣會讓你缺鈣!來說說冬季飲食那些「坑」
健康聽我說
本文精華,聽健康管家告訴你~
有約君說
進入 「冰箱」級別的陰冷天氣,就別說出門了,連偶爾打開窗換一下新鮮空氣也需要勇氣。
這種天氣里每天最快樂的時光,莫過於齊齊「打邊爐」涮肉了~~今天約個潮州牛肉火鍋局,五花趾、三花趾、胸口油、牛朴肉、吊龍、匙仁……各個部位集齊一套才算盡興;又或者明後天再來個韓式烤肉或者麻辣香鍋也不錯,反正滿腦子都是各種令人溫暖飽足的肉肉……
慢著,聽說經常吃肉太多、口味太重會容易引起缺鈣?最近久不見陽光,總疑心是缺鈣導致睡眠不太好的有約君聽了也不免心裡一緊。
上網一查,原來關於飲食失衡引發缺鈣問題的說法真不少,有約君特別請教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營養科主任卞華偉,他向我們一一解釋那些日常飲食習慣中可能會引致缺鈣問題的 「坑」。
為什麼冬天容易餓?
還特別容易缺鈣?
先解釋一個很多人心中的疑惑:為什麼我們在冬天即使不怎麼出門消耗,仍然總是充滿了食慾?
卞華偉解釋,冬天人們特別容易有飢餓感,其實是因為胃酸分泌跟溫度有關係,寒冷的時候胃酸分泌會變多,相反,在天熱時胃酸分泌會變少。所以人們往往會覺得冬天胃口更好,哪怕呆在屋裡不動,你都會覺得冬天會比夏天能吃。
舉個例子:你經常會看到看到胃痛的人用手捂住肚子,或者用衣服、枕頭什麼的抵住胃,讓自己好受一些。其實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能讓胃的溫暖程度高一些,這樣胃酸分泌就會減少,痛疼就會下降。
當然抵抗寒冷本身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就是一種消耗。不過,只要把保暖功夫做足了,冬天真的沒那麼餓好嗎?
「以前的人們冬天要進補,年尾要大吃一頓,是因為要抵抗寒冷。但現代生活跟過去已經很不同了,冬天人們會把自己包裹很得嚴實,很多地方都有暖氣,而且有些人出門幾分鐘都會坐車,消耗遠遠不如以前多了。」卞華偉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實在無需額外食補去抵抗寒冷,否則一不小心冬天就會變胖子。
而至於冬天為什麼特別容易缺鈣, 「懶」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因為天氣寒冷,很多人都宅在家裡,甚至窩在被子里不動,既不太曬太陽,也不運動。
卞華偉指出,臨床發現,一個人經常活動的時候,跟躺著不動的時候相比,尿里的鈣含量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躺的時間越長,尿鈣含量就會越高,排出體外的鈣就會越多。同時,骨質中的鈣的再合成,還跟肌肉運動是有關係的:在肌肉運動收縮牽拉等過程中,會對骨頭產生壓力,而這個壓力則會促進骨質的再合成。所以,運動對減少鈣的流失,起到積極的作用。
有這些飲食壞習慣,
小心身體缺鈣
除了「懶」之外,還有一些在冬天比較容易有的飲食壞習慣,原來也有可能會偷走你身體里的鈣。
1.吃肉太多
有這麼一個說法:缺鈣的中老年人應當適當控制肉類的攝入量,不論是紅肉還是白肉。
卞華偉回應,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尿鈣的排出,的確跟攝入的肉量有關係,長期明顯的攝入過量會導致鈣的流失增加。」
一個人每天吃多少肉才算在營養均衡的範圍內呢?
通常可簡單的計算為:一個人的身高(厘米)減去105就是他的標準體重(公斤),然後按標準體重的每公斤需要1克的蛋白質來計算每天的總需要量,如一個標準體重為60公斤的正常男性,那麼他每天蛋白質的需要量為60克。如果按精瘦肉的蛋白質含量為20%,魚和雞的蛋白質含量大概在15%~18%來折算,大概就是每天吃300克的精瘦肉、或者400克左右的雞和魚。(註:這種計算方法還沒考慮主食中蛋白質的含量)這需要量可滿足身體合成的所有需要,對一般人來說,一天吃這麼多肉足夠了。
如果你是個吃貨,偶爾一天吃多一點肉,問題也不大。但是整個冬天連續性地吃過多的肉,比如說每天有90克或者100克的蛋白質攝入的話,就可能會引起鈣流失的問題了。
「因為蛋白質在身體里是不儲存的,多餘的部分就會代謝分解從尿中排出體外,同時使尿液酸化,鈣重吸收降低,從而讓尿鈣的含量增加,就是這個道理了。」 卞華偉解釋說。
在南方生活的北方漢子馬上表示不服:像內蒙和新疆人,他們長期以肉食為主,也可以健康長大,骨頭也不見得差啊。其實這跟他們一邊吃肉,一邊吃很多奶類食品有關。因為奶是很好的補鈣食品,就可以把缺口補回來。當然,他們的能歌善舞也有一定的幫助。
營養師TIPS:如果冬天裡很長一段時間,你老是窩在家裡吃很多肉,建議額外吃一些富含鈣的食物(比如奶類、豆製品、蝦皮、紫菜等)去抵消一下這種做法帶來的害處。但是注意可能肥胖的風險。
2. 重口味
不少營養學文章都指出過,鹽的主要成分鈉,會導致人體骨質流失。飲食中鈉鹽過多,在腎小管重吸收時,可使過多的鈉離子與鈣離子相互競爭,令鈣的排泄增加,易導致人體缺鈣。
我們目前對鹽的標準使用量是每天攝入6克,但是實際上多數人目前每天吃鹽的量大概在9~11克。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的口味都偏重了。
「但這個攝入鹽的使用首先標準考慮的是對血壓的影響,還沒有考慮到鈣這一層那麼複雜。」卞華偉指出,如果長期高鈉飲食,確實會引起鈣的流失,但就對身體的整體影響來說,攝入過量鈉可能對血壓的影響更大。
而且,「吃鹽太多導致鈣流失」這個說法需有一個前提,就是超標的鈉是不是肯定能排出來?如果鈉吃得多了都能排出來,那就對血壓就沒多大影響了。所以「排不出來」才是我們首先要擔心的問題。
營養師TIPS:對於執著地喜歡吃重口味的人來說,可以試試轉移一下重點,比如吃點辣,但不要放那麼多鹽;吃一點酸甜的口味,也可以選擇一些含鉀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來對抗鈉帶來的不良作用。除此之外,增加戶外運動,也可以促進排汗,都可以把攝入的鈉排出來,從而減少對身體的風險。
畢竟,鈉對人體來說必需的。對於一些體力勞動者、或者出汗很多的人來說,吃得咸一點,那是必須的,否則會沒力氣幹活。那些窩居在家懶得動的吃貨們,要記得「量力而吃」了。
3.愛吃油炸食品
有說法認為,吃得多洋快餐也會使鈣流失,這跟炸薯條、漢堡、可樂的含磷量高有關。當身體里鈣與磷的比例達到1:0.5時,才能促進鈣質吸收,當膳食中磷含量上升的時候,鈣吸收率就會變低,糞鈣的排出量隨之上升。
卞華偉表示,這個說法也是多少有點BUG的。其實我們擔心吃太多洋快餐對健康不好,最大的原因並非磷含量,而是它的能量搭配有問題。所幸的是,把洋快餐每天當飯吃的中國人,其實還是比較少的。
因為日常食物中多數都會含有磷,而確實含量不一,所以想控制一個攝入鈣磷的標準比例,在日常生活里基本都是做不到的。「其實自然食品里,很少有磷的比例高到能干擾鈣吸收這樣的一個程度。」而洋快餐中磷含量高的說法,其實跟其中某些食物的煎炸工藝或者長時間加工有關,因此額外產生的磷有可能會干擾鈣的吸收,在這點上讓鈣流失風險是存在的。
然而,中國菜里也很多煎炸工藝或者長時間加工的食品啊,比如說炸油條,也一樣會讓磷含量增加。
營養師TIPS:每天吃煎炸食物一定是不好的,但偶爾吃一次也沒什麼大問題。平時在做食物搭配的時候,要注意每天吃的食物種類多一些,就是吃得越雜,比例失衡的風險就越低。
4.煮這些菜時順便涮涮
中國人習慣吃植物性食物比較多,然而有些蔬菜中的草酸、糅酸等植物酸含量太多,它們在腸道中容易同鈣元素結合,形成不被腸道吸收的物質被排出體外。所以,對於擔心缺鈣的人群來說,如何吃蔬菜也是需要講究的。
比如就有人認為,可以盡量挑些草酸含量低的蔬菜進食,比如捲心菜、西蘭花等。
不過卞華偉認為,減少食物的選擇類別首先在營養攝入的原則上是錯的。「蔬菜含有的草酸可干擾鈣的吸收,但是蔬菜里的維生素C卻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因此不是簡單不吃哪一種食物就達到好的效果的。更有建設性的做法應該是:避免含草酸高的食物與補鈣食物同時攝入;在加工草酸含量較大的菠菜、芹菜前,可以先用沸水焯一下,這樣可以去除相當一部分的草酸。」
營養師TIPS:這好像也是一個冬天的問題,在吃火鍋的時候想涮個菠菜,一般就直接下鍋煮了這個沒有問題,有心人如果想減少補鈣的困擾,那就要記得「焯一下更健康」。
還有一點,就是注意避免在吃完富鈣食物的排空時間(大概四個小時)內吃蔬菜,不過關於這點,倒是很少人在生活習慣上會常規出錯——比如早餐時喝牛奶,一般很少人會吃青菜吧。
關於補鈣,最後想說的是
說到面對一些日常飲食壞習慣的硬傷時,網上還有很多 「各種營養元素相愛相殺」的複雜TIPS。比如說:鈉吃多了可以吃多一點含鉀的食物(因為鈉和鉀之間是可以對抗的),或者說請鎂來幫忙(鈣鎂如兄弟,一起攝入有利於鈣的吸收)等等。卞華偉認為,這些建議,連營養師本身可能也無法精確執行。還不如平時每天吃多些不同種類的食物,吃得越雜,營養失衡的風險就越低,同時缺鈣的風險也越低。
需要注意的是,均衡飲食是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可以適當調整食物來滿足不同營養素的額外需要,但是不要強調單一食物的「特別功能」,以至於以偏概全,干擾了其他營養素的消化和吸收。
最後,如果因為冬天曬不夠太陽也缺乏運動量的情況下,建議額外補充維生素D,可以明顯有效地促進鈣的吸收。不過從自然食物來說,維生素D的含量是比較少的,像肉類及豬肝都含有一點,但基本是滿足不了需要,這個情況下,可以通過食用魚肝油適量補充。
指導專家:卞華偉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廣東省營養學會理事,廣東省臨床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食品學會常務理事。
醫療專長:從事醫學營養臨床、科研、教學20餘年,主要臨床方向為疾病營養支持治療,擅長重症醫學營養、老年營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營養治療和腫瘤營養支持治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婉虹
圖@視覺中國
編輯/何家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了解更多近期熱點文章
TAG: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