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吹噓愛國者防空導彈命中率90%,實際上大都被假目標騙了
【軍武次位面】作者:風林火山
海灣戰爭中愛國者大戰飛毛腿的故事讓愛國者地空導彈防禦系統一戰成名。新世紀後,美國更是大張旗鼓進行反導試驗和部署,而作為第一種經受實戰檢驗的地空導彈防禦系統,愛國者到底有何神通呢?
海灣戰爭讓「愛國者」導彈一時間成了媒體明星。即便在軍事領域,「愛國者」也一下子成為地空反導系統的代名詞。其實,地空反導系統由來已久,其理論雛形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而其實踐則是隨著防空導彈的發展而不斷深化。第1代防空導彈始於20世紀40年代中期,主要是中高空和中遠程型,代表型號是美國的「波馬克」和「奈基」I、Ⅱ型,蘇聯的SA-1和SA-2。第1代導彈主要目標是採用高空、高速突防的戰略轟炸機和戰略偵察機,一般射程可達50公里左右,個別達140公里,射高也能達30公里左右,但這代導彈尺寸較大,機動性較差,只能固定發射。這時期反導系統尚處於起步階段。第2代防空導彈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主要對付低空、超低空突防的目標,其代表有:美國的「霍克」導彈、蘇聯SA-3到SA-9等一系列型號、英國的「山貓」、法國的「響尾蛇」、瑞典的RBS-70等。這代導彈機動性能好、反應快、系統自動化程度和可靠性高,可形成全空域的火力覆蓋。而低、中、高空的各種型號導彈的出現.也促使反導系統發展進入實踐階段。
霍克防空導彈
奈基——宙斯反導系統
在前2代防空導彈唱主角時期,美國先後研製了「奈基一宙斯」和「衛兵」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前者只採用高空攔截導彈,後者用高空和低空攔截導彈分層攔截。1970年,美國已建立了「衛兵」系統的第1個發射場。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研製並部署了高空攔截的反彈道導彈,1967年建成莫斯科反彈道導彈防區。但這時期地空反導系統理論並沒有經過實戰檢驗,導彈性能也不穩定,且造價昂貴。隨著彈道導彈技術不斷發展,尤其是廣泛採用分導式多彈頭等突防技術,反導技術難度逐漸增大,系統也變得愈加複雜。在這種成本大幅增加、防禦效果並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美國於1976年關閉了「衛兵」系統的發射場,蘇聯也在1980年決定把已經部署的反導導彈撤除一半。
第三代反導系統作戰概念
第三代反導系統的集大成者——S-400
反導系統縮水,說明前2代防空導彈已無法滿足空防的需要,這使得第3代導彈應運而生。第3代防空導彈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特點是由「反飛機為主「向「綜合反飛機與通用、專用反導並重」發展,改進增加了前期型號沒有或不足的反隱身飛機、反預警指揮機、反電子戰飛機、反巡航導彈、反低層戰術彈道導彈等作戰能力。同時研製專門用於反中、高層戰術彈道導彈的新型號。「愛國者」導彈正是這時期中遠程、中高空地空導彈的代表。該系統起始於1964年五角大樓提出的《70年代陸軍防空計劃》,是美國陸軍為適應未來複雜的作戰環境和不斷變化發展的空中突擊力量所造成的威脅而提出研製的。1970年首次進行試驗,1982年製成。1984年裝備部隊並服役,歷時17年,耗資20億美元。海灣戰爭前,其已派生出MIM-104A、MIM-104B等多種型號,參加海灣戰爭的主要是MIM-104C(「愛國者」PAC-2)型。外體較早期「愛國者」採用「指揮引導加半主動雷達制導」,其中PAC-2的有效射程達160公里,射高24公里。根據設計該系統具有全天候、全空域、多用途的作戰能力,可以取代「奈基」和「霍克」防空導彈,主要對付高性能的飛機,並能在電子干擾環境下攔截導彈,特別是戰術彈道導彈和潛射巡航導彈。當然,這種紙面上的指標還需要實戰檢驗,而海灣戰爭給了「愛國者」大出風頭的機會。
被擊落的飛毛腿導彈
1991年1月18日,部署在沙特的「愛國者」導彈,成功攔截了1枚伊拉克的「飛毛腿」彈道導彈,這是地空導彈第1次擊落戰術地對地導彈,但這僅僅是開始。1月21日,伊拉克發射10枚「飛毛腿」彈道導彈,攻擊沙特首都利雅得。部署在沙特的「愛國者」導彈擊落其中9枚。整個攔截過程在1分鐘內完成,並達到90%的高命中率。這次襲擊讓「愛國者」一戰成名。通過電視畫面的渲染,全世界都對這種冷戰時的「尖端」武器耳熟能詳。隨著「飛毛腿」導彈在空中爆炸的片段不斷在媒體播放「愛國者」正式走上了「神壇」。從軍事角度看,「愛國者」的成功證實了地空反導系統的實用性。實戰中,美軍已勾勒出「以彈擊彈」的導彈防禦系統輪廓。海灣戰爭後,「愛國者」導彈需求量大增。除美軍外,以色列等美國在中東的盟國及友好國家也加緊部署,完善以其為主導的防禦網。不僅如此,在東亞、歐洲也能見到「愛國者」的身影,其全球擴散趨勢一時間無可阻擋。截至2010年,美國以外裝備「愛國者」導彈的國家有:北約成員國如德國、荷蘭、西班牙、希臘等,中東地區的以色列、埃及、約旦、沙特、巴林和科威特,東亞的日本和韓國。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台灣地區也裝備了「愛國者"PAC-2型導彈,台灣當局也一直試圖引進更新的型號。
部署在日本的愛國者導彈
在訂單的刺激下,其製造商雷神公司也根據「愛國者」在戰爭中的表現不斷推出改進型和發展型號,最主要的成果是編號為MIM-104F的「愛國者PAC-3型導彈。該彈是「愛國者」系列集大成者,其體積比前期型號大為縮小,一個發射架可載彈16枚,可發射更多導彈攔截目標,增加成功機率。該彈一改傳統的近炸方式,不設高爆戰鬥部,而是配有個由24根鋼棒組成的「殺傷增強裝置」。該裝置設計原理以鋼棒瞄準撞擊來襲的導彈彈頭,利用動能去引爆目標,這是它比較獨特的地方。而這也要求導彈更加準確,其以中途慣性導引加上終端主動雷達導引,這與PAC-2型不同。其最大攔截距離30-40公里、高度15-2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6-7馬赫。不過,其相控陣雷達不具備早期預警能力,所以仍要衛星提供支援。
愛國者3型
除了新型導彈外,雷神公司還對原有系統進行了一系列軟硬體升級,以滿足不同需求。針對「愛國者」PAC-2型,其推出另一個改良版PAC-2GEM。該型號具有在飛行中自我修正飛行路徑的能力,而原先所有修正信號必須由地面控制中心傳送到導彈上。另外的重點項目則是對軟體系統的升級。雷神公司編寫了一套軟體,可通過系統升級讓早期型號具備攔截火箭彈的能力。該升級套件投入使用,使美國得以向韓國推銷1991-2003年間部署在沙特和科威特用以防禦伊拉克的庫存「愛國者」PAC-1型導彈。由於朝鮮大量部署多管火箭炮,這項技術正中韓國下懷。而除了對客戶「投其所好」,美國自已也在利用「愛國者」的「明星」效應。海灣戰爭後,美國以「愛國者」等導彈為依託,積極構建彈道導彈防禦系統。20世紀末,美軍提出的NMD(國家導彈防禦)和TMD(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的構建,「愛國者」導彈都是陸基攔截體系的基石。以TMD為例,其構建由低層防禦和高層防禦2部分組成。低層防禦包括「愛國者"PAC-3、 MEADS(擴大的中程防空系統)、NAD(海軍區域防禦)系統;高層防禦包括THAAD(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NTW(海軍戰區防禦體系)、空軍的BPI(助推段防禦)。其中「愛國者」導彈、NAD系統、 THAAD系統、NTW構成TMD的核心和重點開發項目。聲名顯赫的「愛國者」構建的反導系統,風生水起。
TMD系統
其實,表面上風光無限的「愛國者」並非鐵板一塊。在其成名的海灣戰爭中,「愛國者」也遠不如宣傳的那樣「給力」。1991年2月25日,1枚「飛毛腿」導彈擊中了位於沙特宰赫蘭的一個軍營,造成28名士兵死亡。這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風波,使美國和其他國家都展開了關於「愛國者」的技術分析與調查,結論是:存在技術缺陷。而戰後陸續披露的數據,也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海灣戰爭中,伊軍共進行了93次導彈攻擊,43次針對以色列,50次針對沙特,而美軍共發射了86枚「愛國者」PAC-2導彈用於攔截。結果是50枚命中了「飛毛腿」導彈進入大氣層時被燒毀脫落的碎片,22枚命中了假目標,還有數枚完全落空,因為伊軍根本就沒有發射戰術彈道導彈。至於前文提到的10發9中,可能是擊中碎片誤認為擊中導彈,也可能是伊軍命中精度低而造成導彈已被擊落的錯覺。比如1991年2月16日,沙特港口朱拜勒遭到1枚「飛毛腿」導彈的攻擊,導彈落入離碼頭約150米處的港灣中。而當天防護港口的「愛國者」導彈正在進行技術維修,未能進行攔截。無論如何,結果表明聯軍防空導彈系統處於全面下風,實戰統計數據事實上對「愛國者」系統極為不利。
俄羅斯S-400
中國紅旗9
不過,不能就此否認「愛國者」導彈大戰「飛毛腿」的意義。儘管「愛國者」的戰績存在水分,但這確實是世界上第1次實戰擊落地對地導彈,證明了地空導彈反導的技術可行性。「愛國者」擊落「飛毛腿」的成功戰例,開啟了地空反導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海灣戰爭後,俄羅斯、歐洲、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的地空導彈都在「愛國者」的刺激下,得到快速發展。而其所帶來的NMD和TMD等「地/天一體」作戰理念、超高難度的攔截模式令人眼花繚亂的作戰樣式,也不斷顛覆了以往人們對導彈威懾的單一認識。此外,其對軍事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是不可以忽略的。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