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世界武器發展中的經典,它的數量超過70000枚,連白宮都需要它的保護
它是標準的西方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而且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中被非常廣泛地使用。它就是擁有「劇毒」的――毒刺。
在1971年,美國陸軍選擇了「紅眼睛」II當做未來的攜帶型防空導彈,型號為FIM-92。這個「先進導引頭計劃」最後給予了提高,1972年3月,「紅眼睛」II被重新命名為「毒刺」,被稱為第二代攜帶型防空導彈。「毒刺」設計使用一個更靈敏的導引頭,擁有更好的動力學性能,增加迎頭交戰能力和一個綜合「敵我識別」系統。
1973年11月開始XFIM-92A 制導測試,但是因為技術上的問題暫停和重新啟動幾次。1974年第一次制導測試在白沙導彈靶場進行,發現存在許多問題。這引起了美國陸軍導彈司令部發展「毒刺」預備系統的決定,採用一個可重複使用的激光裝置附件,裝配到發射裝置上,當做制導系統,由福特航宇公司負責。
感到壓力的通用動力公司為補救系統發現的問題和減少不斷上升的成本,開始進行設計審查,結果導致電子零配件使用的總數減少15%和採用可分離的控制手柄部件的新設計。1975年7月,XFIM-92A進行第一次肩射,這些變化使測試結果獲得相當大的進步。1976年2月,美國國防部感到滿意,早先在系統上發現的問題已經被克服。1977年,用於發展「毒刺」預備系統的資金停止撥付。1978年,經過一個需要130枚測試導彈用於發射去確認設計的工程研製計劃之後,「毒刺」最後終於被批准生產。1978年4月,通用動力公司獲得第一份合同用於FIM-92A導彈的批量生產。1979年批量生產啟動並且同一年第一批生產型開始交付。然後用「毒刺」導彈以一對一的方式替換舊的FIM-43「紅眼睛」導彈。1981年2月使用基本型FIM-92A「毒刺」的第一個軍事單位達到初始作戰能力。
在1977年,通用動力公司為下一代的「毒刺」研製被授予一份全比例工程發展合同,也就是採用「被動光學導引頭技術」的第三代「毒刺」-POST。創造性地運用了由微處理器控制的先進「被動光學導引頭技術」,尋的制導頭採用一種紅外/紫外雙色玫瑰花形掃描引導技術提高導彈的目標探測能力,制導裝置能收集更多的信息,用紅外、紫外能量比率鑒別紅外干擾和不利背景源,大大提高了目標的探測能力和抗紅外干擾能力,極大地增強了「毒刺」導彈的作戰性能。
「毒刺」-POST從1983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同時繼續生產基本型「毒刺」。「毒刺」-POST系統從1987年7月開始在美國陸軍部署。在1987年8月結束生產前這兩種型號生產的總數超過16,000枚,但其中「毒刺」-POST導彈製造了600枚。
如同「毒刺」效能的進一步,通用動力公司在1984年9月開始發展採用「可再編程微處理器」的第四代「毒刺」-RMP。最大的變化是允許彈載數字微處理機定期對制導與對抗軟體重新編程去對付最新威脅,取代每次必須通過對導彈重新設計。1987年11月開始正式全面生產新的「毒刺」-RMP。「毒刺」-RMP的出口型沒有可再編程模塊,但是包括有植入紅外對策組件,能擊敗所有北約已知的威脅。
1988年3月,通用動力公司被授予一份高達六億九千五百萬美元直到1991年的多年「毒刺」生產合同,去提供數量超過20,000枚的「毒刺」-RMP導彈。其實在這之前,美國陸軍導彈司令部在1987年9月2日選擇當時的雷錫恩導彈系統公司當做第二個承包商用於生產這一型號,每年連續生產「毒刺」-RMP超過1,000枚。雷錫恩電子系統公司最初獲得的二千四百六十萬份美元合同用於生產400枚導彈,另外還有一個五千四百四十萬美元選項,用於在1989年為訓練使用另外生產1,500枚導彈。
1989年7月第一批生產型「毒刺」-RMP交付給了美國陸軍。在1990年雷錫恩電子系統公司被允許同通用動力公司競爭每年的生產合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美國陸軍採購成本。
1990年4月,雷錫恩得到了一份四千五百一十萬美元合同用於生產1,383枚導彈。但以後每年生產中,通用動力公司恢復唯一的供應者。最後的生產資金在1992財年提供,美國陸軍總共獲得了29,108枚「毒刺」-RMP導彈,另外的導彈生產則用於外銷和向其它美國武裝力量提供。
1992年,美國通用公司被授予一份合同用於改進FIM-92 A/B/C性能,能夠對抗最新的干擾系統。因此發展「毒刺」-FIM-92D,修改RMP軟體去發現低信號目標,即使在更多雜亂的干擾環境也能發現無人機、巡航導彈和輕型直升飛機。還安裝了一套環形-激光陀螺儀滾動感測器和一塊鋰電池。
隨後不久在1992年5月,負責「毒刺」導彈生產的通用導彈分公司賣給了休斯公司,因而變更了主承包商。第一批生產型「毒刺」-RMP Block I在1995年交付給美國陸軍。同時,大量已有的約8,500枚FIM-92A「毒刺」和FIM-92B「毒刺」按照「毒刺」-RMP Block I標準進行升級,在1999年完成。「毒刺」Block I也被歐洲「毒刺」計劃集團製造去轉換到這種型號。「毒刺」Block I在生產中被看做新的構造和改型。「毒刺」-RMP Block I也被廣泛運用到「布拉德利-後衛」防空戰車、「復仇者」防空系統和被航空單位當做一種直升飛機掛載的空對空導彈。
1996年被核准開始發展最新型「毒刺」BLOCK II,也就是先進型「毒刺」。採用新型焦平面陣列紅外成像導引頭,也被稱為小直徑成像導引頭,增加探測距離和精確性,尤其在高雜波和強幹擾環境。增加探測距離和「毒刺」導彈有效射程,達到大約8000米。「毒刺」BLOCK II仍處於工程及製造研製階段。在1998年初休斯導彈系統公司被雷錫恩公司收購,也就是現在的雷錫恩電子系統公司,成為「毒刺」導彈的新主承包商。本來計劃早在1999年正式生產,已經被延期好幾次。在2001年計劃將已有的總數達到5,000枚導彈升級到先進型「毒刺」,用於前方防空和空對空兩種任務去對抗干擾環境中的直升飛機、無人機、巡航導彈和現代化的隱形固定翼飛機。
歐洲的「毒刺」-RMP生產計劃是隱蔽在這個區域的國際計划下面。在德國服役中,它即是FLF-2,而且部署在德國陸軍、海軍和空軍。一系列的發射平台被戴姆勒-賓士航宇公司的一個子公司發展,用於在艦艇、輪式和履帶式車輛上裝備使用。德國和荷蘭已經試驗他們的單兵攜帶型「毒刺」系統和一部預警雷達系統組合去提高它的性能。荷蘭陸軍使用Hollandse Signaalapparaten公司的「雷達設備增程提供全方向目標報告」機動拖車安裝I/J-波段雷達系統和綜合「敵我識別」系統,雷達系統在1985年服役測試時非常成功。雷達提供目標預警達到40公里之遠和飛行高度在15和4,000米之間,然後移交到一個「毒刺」發射組用於交戰。
一直到2001年為止,「毒刺」所有的型號已經被製造的總數超過70,000枚,包括國外生產的。目前的最先進生產型號是「毒刺」-RMP Block I導彈。
一套「毒刺」導彈系統由發射裝置組件和一枚導彈、一個控制手柄、一部IFF詢問機和一個「氬氣體電池冷卻器單元」組成。發射裝置組件由一個玻璃纖維發射管和易碎頂端密封蓋,瞄準器、乾燥劑、冷卻線路、陀螺儀-視軸線圈和一個攜帶弔帶等組成。
「毒刺」導彈系統具有「射後不理」能力,射手一但按動發射按紐導彈已經飛離發射管後,可以沒有拘束的去裝配另外的一枚導彈用於下一步的交戰(小於10秒內)、隱蔽或移動到另外的一個作戰位置。
美國陸軍訓練說明書中指出必需經過136個小時「毒刺」系統訓練才能獲得武器資格。培訓使用M60戰場操縱系統和訓練型M134追蹤頭。
每個美國陸軍裝甲師、機械化師、輕步兵師、空降師和空中突擊師的防空火炮營有一個「毒刺」排。空降師和空中攻擊師每個「毒刺」排各自擁有四個班。其中三個班每個擁有五個兩人「毒刺」發射組,第四班只有三個發射組,去提供給一個師總數為72個發射組。機械化師有86個發射組和裝甲師的數目被減少到60,而輕步兵師只有40個發射組。
事實上每個美國陸軍地面戰鬥單位,使用「毒刺」承擔攜帶型防空導彈任務或配備在輪式「復仇者」防空導彈系統上。
一個「毒刺」發射組正常裝備一輛M998系列(4×4)HMMWV輕型車輛,一套GSQ-137「目標警告數據顯示裝置」包括一套總重6公斤使用顯示裝置的攜帶型單元、聲音警告和特高頻接收器,二部AN/PPX-3 IFF詢問機和六枚「毒刺」的一個基本負載。TADDS對一架接近的飛機向發射組警告,提供一個推測式的識別、目標的近似距離和方位。在「毒刺」發射組和雷達之間的數據鏈能同時處理49個友好的和49個未知的(也就是懷敵意的)目標。每個「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火控排也攜帶一個「毒刺」發射組的裝備(較小的TADDS),如同正常裝備的部分。在繁重作戰時,「毒刺」發射成員會肩負一套發射裝置,二套發射就緒「毒刺」系統和四枚備用導彈。
預警由八部脈衝多普勒D-波段MPQ-49型「前方區域警戒雷達」提供,探測距離1到15公里(對於雷達橫斷面0.2平方米目標);使用綜合AN/TPX-50「敵我識別」系統;由ADA指揮部雷達排控制,通過無線電數據鏈傳送目標坐標到TADDS。逐漸地,FAAR將不需要使用TADDS,「毒刺」發射組獲得一個目標提示是通過語音通信VHF無線電通信鏈直接到雷達操作員。
「地基感測器」系統正在替換較舊的FAAR在師一級的防空預警雷達角色。GBS是一種脈衝多普勒3-D相控陣X-波段雷達,提供低高度目標數據,高度從0到4,000米和距離一直到40公里。它能360度全方位覆蓋自動地探測、跟蹤、分類、識別和報告。
美國陸軍在它的OH-58C直升飛機上使用ATAS改型用於空對空任務。
一個海軍陸戰隊遠征軍被分配一個全自動戰術空中指揮中心;二個戰術空中操作中心;一個「輕型防空導彈」營和一個完整的「低高度防空」營。兩個發射營各自有三個排,一個排有三個班各自有五個「毒刺」發射組,每個發射組裝備使用一輛「悍馬」輕型戰車,備有四枚準備就緒的「毒刺」導彈和二枚再裝填導彈。總共有90個「毒刺」發射組。一個海軍陸戰隊遠征旅被分配一個戰術空中指揮中心,一個戰術操作中心,一個LAAM營和一個LAAD導彈連(等同四個I-HAWK導彈連)共有45個發射組。一個海軍陸戰隊遠征隊有一個單獨附屬的LAAD排,共有15個「毒刺」組。
美國海軍使用「毒刺」發射組去補充軍艦和支援艦艇在高威脅區域近防。
美國海軍搭乘在艦艇上的「毒刺」發射組,主要用於近距離防禦小型飛機和非常小的水面艇,去補充軍艦和支援艦艇在高威脅區域近防。一個「毒刺」發射組的二名標準人員一起部署在一個敞開的圓形底座型支架上。另一個發射組成員承擔一個目標定位器作用,使用艦艇上的內部通信網路傳送信息。「毒刺」也是美國海軍艦隊特種部隊巡邏艇上的主要防空武器。
美國空軍可能在航空憲兵隊中部署一些「毒刺」去承擔攜帶型防空導彈角色,去保衛在阿拉伯半島和亞洲韓國的一些空軍基地及重要地點。
美國國土安全部和保衛部門也使用「毒刺」防空導彈系統或採用「毒刺」導彈的「復仇者」防空系統,在華盛頓的美國總統住宅和其它重要場所提供防空保護,去阻止可能的恐怖組織襲擊。
各型「毒刺」導彈系統銷售到世界範圍內的許多國家軍隊中,包括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當然這些國家有的採用「非正式」渠道獲得。到目前為止,「毒刺」導彈系統在19個國家使用,整合和配置在超過40個軍種的20種車輛和直升飛機平台上。主要包括巴林、查德、法國、伊朗、以色列、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英國。在世界範圍全部被擊落的飛機中,約300架被歸於「毒刺」擊落的。
英國空軍特種部隊在1982年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期間使用了少量的FIM-92 A「毒刺」,在5月21日San Carlos水陸兩棲登陸期間摧毀了一架阿根廷空軍的FMA IA 58A Pucara雙螺旋槳近距支援飛機;同樣在這場戰爭中,阿根廷發射4枚「毒刺」導彈,其中一枚擊落一架英軍飛機。
美國軍隊使用「毒刺」導彈系統的第一次戰鬥發生在1983年10月25日,在加勒比海格瑞那達島空降突擊中部署27個「毒刺」發射組,對抗古巴和當地軍事力量。
法國和查德在1986-87年邊界小規模衝突中,已經使用有限數量的「毒刺」導彈系統成功的對抗利比亞飛機。
最令人震驚的戰果是在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期間,從1986年到1988年兩年間,據估計美國向阿富汗塔利班組織秘密提供了900到1,200枚「毒刺」導彈系統。阿富汗塔利班組織出色的使用「毒刺」導彈系統進行作戰,據稱擊落了250架前蘇聯固定翼飛機和直升飛機。儘管只經過有限的訓練,但塔利班組織使用「毒刺」導彈的戰鬥成功率超過80%。
在1988年9月,瑞士為它的單兵攜帶型系統選擇「毒刺」- RMP的出口改型。合同價值三億一千五百萬美元,總數最多達到2,500枚。
「毒刺」導彈系統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基本型「毒刺」和出口改型「毒刺」- RMP系統被聯軍廣泛地部署,當時美軍自己使用的還包括最新型號「毒刺」-RMP,裝備使用最新的MOD IV軟體。在支援海灣戰爭中至少部署到四個美國軍種中的三個,美國陸軍還在66架OH-58C偵察直升飛機上裝備空對空型「毒刺」導彈。甚至在到達戰場之前,美軍「毒刺」已經開始承擔防禦任務。第24步兵師第68裝甲旅第4營指揮連和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艦艇「獅心」號參加裝載、卸貨和海上護送艦艇任務,裝載總量超過700輛的坦克、戰車和載重汽車去沙烏地阿拉伯。負責防護艦艇一旦進入了波斯灣,「毒刺」導彈是承擔艦艇防衛武器之一。但整個海灣戰爭中,聯軍的「毒刺」導彈沒有同任何伊拉克目標交戰。據戰後伊拉克指揮人員稱,伊軍直升飛機群數量達500架,其中包括許多武裝直升飛機,「毒刺」導彈是有力阻止伊軍使用打算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喀什米爾衝突期間,美國製造的「毒刺」在一次戰鬥行動中擊落三架印度飛機。
在2000年中期,義大利選擇「毒刺」Block I去武裝它的A129「貓鼬」攻擊直升飛機。
從美國肩射防空系統發展可以看到,武器的設計應作戰需要而設計,不斷提升性能來獲得飛速發展。為對抗戰場上新出現的高速噴氣式戰機,「紅眼睛」導彈應運而生開創一種全新武器種類;而新一代「毒刺」導彈發展過程也是和目標對抗手段發展的過程,從抗干擾到打擊超低空小型目標,再到藉助防空預警雷達融入戰場防空網路,承擔低高度防空重任。「毒刺」導彈系統在戰場上開創戲劇性的一幕,一種單兵肩射防空武器,居然能夠有力的同低空飛行的各種飛機對抗,充分擴展了單兵作戰能力。「毒刺」導彈系統已經成為世界武器發展中的經典。
在阿富汗戰爭中,蘇聯利用自己武器裝備的優勢米-24幾乎將阿富汗游擊隊趕盡殺絕。在美國的幫助下阿富汗游擊隊擁有了「毒刺」導彈並對蘇聯武裝直升機進行強力的有效反擊。此後,蘇聯武裝直升機有來無回。幫助阿富汗游擊隊打贏了第一次阿富汗戰爭。
「毒刺」導彈正被廣泛採用模塊化設計,改進導引頭形成不同型號。「毒刺」導彈具有全向攻擊能力及抗干擾能力好的優點,特別是「毒刺」-POST及「毒刺」-RAM,由於後者能夠周期地更換上微處理器的軟體,可以對抗任何新威脅而不必重新設計導彈。「毒刺」導彈是受戰爭考驗最充分的導彈,如在阿富汗戰爭中游擊隊曾發射了340枚導彈,命中目標269個,有效率達79%。證明了它的有效性。它的缺點是戰鬥部威力較小。它輕便,耐用。
TAG:密探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