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崇敏: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之道

羅崇敏: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之道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之道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是中華民族語言習慣、文化傳統、思想觀念、情感認同的集中體現,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範、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DNA,它滲透到民族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各方面,滲透到個人、家庭、社會之中,通過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表現出來和傳承下去在當下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普遍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沉湎和巧取,而不是傳承和創新,不是努力去構建民族價值,創新民族未來,而是沉湎歷史,巧取古人。要麼陶醉於所謂博大精深的權謀文化,要麼沉湎於假、大、空的宏觀的、非邏輯思維和敘事;要麼巧取名人名句,食古不化,裝潢門面,附庸風雅;要麼巧取歷史,藉助聖人影響,軟騙民眾百姓,樹立個人權威。這樣一種價值取嚮導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走向頌聖為奴的政治倫理教育,走向以「孝」概全的控制性和取代性代際教育,走向重術不重道的形式主義教育。這樣一種價值取向會導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政治化、商品化、庸俗化、形式化、娛樂化的不斷蔓延,這樣發展下去傳統文化的教育將會與其本真和目的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應該是全民族的教育,是全黨、全社會、各部門、各機構、各企業,乃至各個家庭和個人都應該接受的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復甦於學校,復甦於社會,復甦於家庭,是提升個人素養的需要,是幸福家庭的需要,是傳承和振興中華民族的需要。我們要以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和覺悟之德,嚴肅而謹慎、自覺而神聖、激情而理性、務實而開放的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負歷史的重託,不負民族的希望,不負教育的使命。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要重術更重道,道者規律也,道者途徑也,道者方法也,道術統一,才能夠達到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堅守傳統文化的正確價值觀,遵循傳統文化教育的規律和途徑,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在於高貴民族靈魂。傳統文化教育是民族現實與民族歷史的靈魂性對話,是個人穿越時空和先人、先哲靈魂性交流。靈魂是什麼?是信仰。是對自由的信仰、民主的信仰、博愛的信仰,是對正義的信仰、創造的信仰、規則的信仰。有了這樣的信仰,民族的靈魂才可能走向高貴,民族的創造力才可能不斷生長,每個人每個家庭才可能創造幸福。美國為什麼強大?因為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人才的窪地,世界的不少精英人才不斷的流向這片窪地。為什麼會流向這片窪地?因為民主的政治和自由的經濟吸引了他們。美國的強大就在於民主的政治和自由的經濟與人才結合就產生了不斷創新的魔力。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國的強大是來自於信仰,來自於靈魂。中國人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民族優秀文化化育著中國人,滋養著中國人的靈魂。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不對,但也對。一般來說,人類信仰有三種,一是生活信仰,二是宗教信仰,三是政治信仰。在現實社會中,中國人一般都講政治信仰,但這種信仰一般都被領導承包了。也有不少民眾講宗教信仰,但這種信仰一般都被領導承包了。信仰一旦被承包,人的生命就變成了生意,變成了商品,要麼是政治商品,要麼是經濟商品,最後都變成了犧牲品。「由人化文,以文化人。」在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裡面有豐富的信仰基因。比如,道家的「道法自然」,信仰的就是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這使我想到在以色列民族的信仰中大家只知道他們信仰上帝,其實他們更信仰真理和科學,更信仰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儒家的「仁者,愛人」,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信仰的是博愛、誠信和正義。法家的「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信仰的是法治,是制度,是規則。還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里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和為貴」等,追求的是對平等、自由、和平的共生價值的信仰。古人的信仰包括政治信仰、宗教信仰、文化信仰一般來講是名副其實的,是真信真仰,心是虔誠的,行是堅定的。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要善於發掘和運用傳統文化中的靈魂性精髓,培養現代人的正確價值觀,滋養現代人的靈魂。通過學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的主體價值,使學生自信、自主、自律、自尊的學習和生活。培養學生「教真育愛」的核心價值,教真理,學真理,實踐真理,捍衛真理,教真知,學真識,做真人,行真事,培育愛人,愛人,愛社會,愛自然,愛宇宙。培養「和諧共振」的共生價值,使學生增強與人,與社會,與自然,與宇宙共同生存和發展的意識。培養「幸福人生」的終極價值,建構生活信仰,奮鬥幸福生活,實現人生幸福。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深刻感悟到,我可以沒有政治信仰,也可以沒有宗教信仰,但我一定要行走在追求信仰的路上。「我思故我在」,傳統文化教育要給人生長思想,拷問人生,發問世界。我經常講不觀世界哪來的世界觀,不觀人生哪來的人生觀,不觀價值哪來的價值觀。決不能用傳統文化教育禁錮人的思想,而是要解放人的思想;決不能用傳統文化教育使人喪失自己的獨立人格,頌聖為奴。我反對學校組織學生集體跪拜聖人的做法,這好像是在拍攝封建帝王時代的宮廷戲的場面,皇帝叫你跪拜聖人,其實是借屍還魂,叫人向他自己跪拜。總之,傳統文化教育要讓學生做自己,做有信仰的自己,做有靈魂的自己,做有價值的自己。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堅守教育的本質。教育是什麼?教育是發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實現人的價值,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社會活動過程。人類社會無非是創造價值,消費價值,價值評價的過程。人是價值的價值。人類社會活動所創造和消費的經濟價值、政治價值、文化價值、環境價值都是人的價值的外化,都是人所創造和消費的價值。什麼創造了人的價值?是教育。教育是社會性的人的價值創造活動。教育創造了人的價值,我說的教育是廣義的教育,包括勞動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如果不因為教育的存在和發展,人類還不可能實現人猿作揖,還在過茹毛飲血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不是為政治服務,為經濟服務,為文化服務,而是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服務。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堅守教育的本質,發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實現和發展人的存在價值,引領人類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管理方式的轉變。這就要求傳統文化教育要充分發掘傳統文化中,有利於堅守教育本質的因素,努力實施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比如說,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教育就體現著對生命的尊重、保護和敬畏;儒家的「經世致用」的教育就體現著教育生長人的生存生活能力和智慧的價值功能;「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體現著個人修鍊的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有機建構的思想。通過生命教育,使學生認知生命,保護生命,健康生命,敬畏生命,生命神聖不可侵犯,生命價值高於一切價值。通過生存教育,使學生認知生存,適應生存,學會生存,學會生存,提高生存的能力,使學生不但能面對家庭,面對學校,更能面對真箇世界,提高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尋找到自己生存的環境。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知生活,熱愛生活,奮鬥生活,豐富生活,幸福生活。總之,要把三生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傳統文化教育之中,使學生知生理,調心理,懂倫理,守法理,明事理,知情理,曉哲理,認知生命價值,增長生存能力,培養生活信仰,實現人生幸福。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將人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升華為智慧。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生長人的知識,培養人的能力,升華人的智慧的寶庫,展示給人們的是一幅幅勵志成才的歷史畫卷。《中庸·第二十章》對教育、治學和能力智慧的培養,做過非常經典的論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教人們廣博學習,發問知識,謹慎思考,理性變革,切實力行,學、思、辯、行、創有機統一,這是非常智慧的學習,是非常智慧的教育。《史記》講: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當下的中國教育不但取代和控制,更扼殺了學生的生存能力和創造智慧。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培養學生的體驗能力、選擇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和責任能力。要讓學生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中,體驗學習,體驗生存,體驗生活,提高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抗挫能力、交流能力。信息時代圓的地球變成平的世界,天量信息不斷湧進我們的腦袋,要通過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學會理性的選擇,學會自主判斷和行為自主。選擇是自由的,但必須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父母不會為你的選擇負責,老師、同學不會為你的選擇負責,黨和政府也不會為你的選擇負責,只有你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人的成功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合作的成功,社會的發展是和合的發展。通過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相互欣賞,彼此成就,合作共生。人生來是來創造的。要堅信學生能創造自己的學習,創造自己的生活,創造自己的情感世界。創造源自於興趣和發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發問心和質疑思維,將學生的興趣轉化為情趣,升華為志趣。要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增強學生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讓學生在傳統文化中獲得前人的知識和經驗,獲得創造的動力和智慧。人是帶著責任來到世間的,人的責任包括角色責任、品格責任和能力責任。人一生要扮演多種角色,如孩子、學生、父母、兄弟姐妹、爺爺奶奶的角色,還要扮演不同的職業角色,如老師、醫生、軍人、員工、領導等。不管是扮演什麼角色所承擔的都是與角色相匹配的責任。我一生沒有大的追求,就是追求「做什麼像什麼,像什麼做什麼」。這也許就是我的人生責任觀。品格責任是人生責任的靈魂,包括愛、誠、正、和、謙、勤等,要進行品格責任的修鍊。要將品格責任轉化為能力責任,從而承擔起角色責任。有高尚品格才能生長豐富的能力和智慧,有能力、智慧才能肩負起所承擔的責任,才能為自己負責,為家庭負責,為團隊負責,為社會負責,乃至為人類負責。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培養人的契約精神和規則意識。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里充斥著權謀思想和黑厚智慧,不講誠信,不守契約,不敬畏規則,教人做「陰陽人」。我們要挖掘和整理和運用傳統文化中的誠信文化、規則文化。如,仁義禮智信,用「信」壓軸人生;用「禮」看守社會。當然,古代的信和禮和現代意義上的信和禮不一樣了。古代的信主要是只相信上天和皇上,人與人之間的信用和信任是稀缺資源。當然我們面臨的現代社會更是誠信體系崩潰的社會,在學校教你學考試知識,在社會教你學關係知識,在學校教你學規則,在社會教你學潛規則,在學校教你做人,在社會教你做鬼。但我們不要去埋怨,不要去泄憤,要堅守教育的本真,引領社會誠信。儒家所講的「禮」主要是恢復周禮,服從統治。但我們把信和禮的傳統文化教育賦予現代意義,就是要使學生培養契約意識,言必行,行必果,做誠信公民,建立誠信社會。使學生培養規則意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規則面前,人人遵循,做守法公民,用規則看守人生,用規則守護世界。傳統文化中的孝道教育很有意義,但不能用孝道教育取代契約和規則教育,更不能用二十四孝圖來代表孝道教育。元代郭居敬輯錄二十四孝圖宣揚的愚孝和暴孝。我不主張在學校搞什麼二十四孝圖的教育,它根本不能代表中國孝道文化,更沒有體現孝道文化的真諦和精髓。什麼「蘆衣順母」、「埋兒奉母」、「卧冰求鯉」、「恣蚊飽血」、「嘗糞憂心」,這些很多都是反人性的,對法治和規則不敬畏、不遵守的故事。「孝感動天」應該是以愛滋養愛,以感恩傳承感恩,它是人性的光輝,我們要用契約和規則來守護和放射人性的光輝。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也就是要把優秀傳統文化所體現的價值觀和精神境界內化於心,並轉化為我們的實踐行為。比如,蘊含著勤奮、節儉、團結、謙恭、誠信、尚美的價值觀,以及體現利己達人,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的精神境界的經典名著、詩歌辭賦,要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潛移默化滋養學生的心靈,轉化為學生的日常行為。傳統文化教育要注重完整性、選擇性、個性化、滲透化的教育方式,不要把一家之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比如說,把儒家的言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傳統文化教育一定要針對不同階段的教育有選擇性的來面對每個不同的學生進行教育,適應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傳統文化教育要注重滲透到課程、課堂、學校文化、學校管理等方面,以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是必要的,但不要把傳統文化教育當做表演作秀,裝飾門面,讓人參觀。傳統文化教育要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要與學習借鑒國外的優秀文化相結合,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學校、家庭、社區教育相結合,針對性和系統性相結合。傳統文化教育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來取代少年兒童的思維、行為。傳統文化傳承下來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生活體驗和治國安邦的一些思想、理念、經驗和方法。我們要遵循少年兒童心智發展的規律,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比如,大家熟悉的寧靜致遠、淡泊明志、志存高遠等諸葛亮在《誡子書》裡面的名句,老師教青少年去背誦,使青少年從小只會寧靜的學習,過淡泊的生活。這是不可能,也是不應該的。青少年朝氣蓬勃,富有激情,我們要讓青少年燃燒激情,激情不燃燒就變成垃圾,我們要教青少年插上騰飛的翅膀,成就美好的夢想。這才是傳統文化教育應該堅守的真諦。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將民族傳統文化、區域傳統文化和家族傳統文化有機結合。既注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也注重區域傳統特色文化的教育,還注重家庭個性化傳統文化的教育,使傳統文化教育有觀點、有事實、接地氣、養人心。家庭傳統文化的教育主要是家風、家行的教育。古代給我們留下的一份寶貴的傳統文化就是家族文化,他們不但留下家譜,更留下家訓。家庭傳統文化教育在於父母和長輩的行為熏陶。我的兩個孩子結婚的時候,我送他們的是一對我自己設計、書法和繪畫的建水陶制花瓶,還有一部電腦,當然每一個還送了兩萬塊錢。我當時要表達的意思是祝福他們美滿、和睦、平安,希望的是不斷的豐富知識,生長智慧,希望的是他們去創造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努力高貴自己的靈魂。我當時在婚禮儀式上送上七八分鐘的祝福,但他們也許會終身受用。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遵循教育之規律,行走教育之正道,運用教育的科學方法,使優秀傳統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滋養人的靈魂,建構教育的價值,培養創新的能力,生長契約和規則意識,達到既傳承又創新之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生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三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