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初期英法兩國的戰略誤判

二戰初期英法兩國的戰略誤判

比較主流的觀點是二戰初期蘇聯與德國沆瀣一氣瓜分了波蘭,殊不知此舉從斯大林的角度來說,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戰略選擇,也是他對英法兩國拒絕和蘇聯簽訂三國同盟協議的一個報復措施。而英法兩國之所以拒絕斯大林簽訂三國同盟協議的提議,說到底是英法兩想把希特勒這股禍水引向蘇聯,讓蘇德兩國先拼個筋疲力盡,然後英法兩國出來收拾局面,舉兵東向,得漁人之利。

英法兩國首腦想把希特勒這股禍水引向東方,引向蘇聯的企圖來自他們的戰略誤判,他們的戰略誤判又來自於希特勒本人的著作《我的奮鬥》。希特勒在這本書里,明確寫到德國的同盟國只能是英法,德國必須謀求向蘇聯,尤其是向波羅的海各國擴張。絕不能夠同蘇聯結盟。不過希特勒在這本書里也寫了,外交政策是可以不擇手段的。外交的任務就是讓國家能夠繁榮和生存。不幸的是當時的英法領導人只注意了希特勒向東擴張的戰略意圖而忽視了希特勒在外交政策上,也就是在實現戰略意圖的手段上,他沒有排除任何的可能性。

張伯倫在炫耀和希特勒 達成的協議

當然斯大林清楚地意識到希特勒先向蘇聯進攻的可能性是一個真實的威脅,除了這個來自西方的威脅,蘇聯還面臨來自東方日本的威脅,蘇聯處於兩面作戰的不利戰略處境。斯大林之所以急於與英法簽訂三國同盟,就是想借英法的力量,警告德國不要輕舉妄動。而德國從防禦的角度看,也處於兩面被夾攻的處境,它的東面強敵是蘇聯,他的西面強敵是英法,戰略處境也不比蘇聯好多少。但德國顯然不擔心東西任何一個方向主動向德國進攻,他考慮的是他的優先進攻方向是向東還是向西。

若從地緣角度看,英國的戰略位置最好,他只需防守來自歐洲大陸一個方向可能的入侵,而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還隔著個英吉利海峽,被稱為天然的防坦克壕。這也是英國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的一個客觀基礎吧,英國可以確認的一點就是,無論德國向西還是向東入侵,英國本土總不會成為第一個目標的。

1939年4月15日英國駐英大使和蘇聯人民外交委員也就是外長李維諾夫在莫斯科舉行會談,李維諾夫在第二天就提出了一個正式的建議,主張英法美三國結成相互支援的聯合陣線,蘇聯的建議甚至說,有可能的話還加上波蘭。不過這個建議沒有得到英國的善意回應,英法以各種借口拖延到了8月份,鑒於英法的冷漠,蘇聯斷然拋棄了和英法結盟共同抵制希特勒的立場,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身,在1939年8月23日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只過了一周,希特勒入侵波蘭,之後蘇聯也從東面攻入波蘭,蘇德兩國按協議瓜分了波蘭,取得了兩國之間本土之外的戰略緩衝區。丘吉爾在其回憶錄里嘆道「不管怎樣,即使在事後看來,英法兩國無疑地應該早就接受蘇聯的建議,宣布成立三國同盟」

貝當和希特勒握手

從蘇聯當時的建議看,蘇聯的三國同盟建議不但能給蘇聯以安全,同樣也能給英法以安全保障,三國同盟如果成立,德國就真的處於東西兩面被夾攻的態勢之中了,往東則西面來襲,往西則東面來攻。蘇聯之所以首先提出此建議,也實在是斯大林認為希特勒首先攻擊蘇聯迫在眉睫;而英法之所以拖延不簽,也是基於同樣的戰略判斷,只不過在同樣戰略判斷的基礎上,英法與蘇聯的看法不同之處在於,蘇聯力求避免這可能變為現實,而英法則樂見希特勒這股禍水沖向蘇聯。英法打的小算盤是如果簽了三國同盟,希特勒就不敢進攻蘇聯了,他們拖著不簽這三國同盟的協議,內心是鼓勵希特勒東征的。

斯大林一看集體安全的想法沒有可能實現了,撞了南牆,不得不轉而求其次,先實現自保。

可憐英法兩國首腦,本希望讓希特勒劍指蘇聯,不成想不簽那三國同盟的協議的小九九被斯大林識破,斯大林成功地扭轉了局勢,把希特勒這股禍水引向了西方,爭取到了兩年多的戰爭準備時間。

希特勒利用蘇聯和英美的分歧,成功地實現了他在戰爭初期聲東擊西,左右盤帶的戰術,先向東佔領波蘭,再向西入侵法國,法國投降後,向西隔海峽與英國空戰,在英國說來,這是英國獨立抵抗德國的時期,但從希特勒的角度,這只不過是他再一次玩弄聲東擊西的手法,在希特勒把兵力調動到位之後再次揮兵東進,這一次的出發地就是波蘭國土內的蘇德分區佔領的邊界線了。

在希特勒左右開弓,分別痛打了英法與蘇聯之後,英國痛定思痛,謀求與俄國結成軍事同盟。

從1936年開始,英法對德國強佔萊茵蘭,吞併奧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都採取了姑息的態度,這都基於一個戰略誤判,那就是德國在入侵蘇聯之前是不會入侵英法的,原本他們是想坐山觀虎鬥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從士兵到將軍都這樣,聊聊為什麼二戰時美軍都喜歡在胸前掛手雷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