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會把古代碑帖的小字展大書寫,那就多琢磨王鐸的臨帖方法
近來,受大字國展徵稿的影響,很多人開始關注到大字書法的臨習和創作。相較於隸楷篆,行草書的展大書寫是一個難題,因為我們通常臨習的二王法帖都是手札一類的小字,想要轉換成大字創作就要在用筆、結體、章法上有變化才行。但是怎麼變呢?歷史上有沒有二王展大書寫的成功經驗可以學習?
當然有,就是有「神筆」之稱的王鐸,他的書法還被提升到與二王起名的高度,被稱為「後王」。王鐸的行書里的字體用墨大膽,但是卻不失沉穩,讓人感覺穩健,一種清風傲骨之氣躍然紙上。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大的條幅、立軸,是對古人手札的成功放大書寫。
《宿江上作詩軸》
款識:七舅吟壇教正,甥王鐸。
釋文:高枕來寒月,悠悠有所忘。飄搖聞細雨,杳靄度虛光。海泊侵江路,佛龕過木香。一身無不可,清夢落何鄉。宿江上作。乙酉上元燈下,書於秣陵。
不過,也有些人說王鐸是機械的繼承古人,就像背誦課文一樣,把內容背下來而已。對這樣的說法我請教了一位連入三次國展的老師——萬騏暢老師。
萬騏暢老師說:「王鐸的臨古是非常受人推崇的,我們現在對於王鐸的研究也主要是從他的這種創作轉換的方法上去進行。他臨摹的字帖,可以說用極其浩瀚來形容,就是基本上我們能夠看到的書家他都臨習過。能做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任何一個法帖都能到達信手拈來的程度。那麼說他像機械的背書,這個是絕對沒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知道臨摹和創作他的關係就揭示在這個王鐸的學習的過程當中。
我們知道王鐸大部分作品都是立軸啊、大的條幅啊這類的作品,很多也都是臨作。但是這個古代的字體啊,基本上都是這個很小一些手札似的,這個作品如果想改成條幅,難度不是一般兩般的大。大家可以回去試一下,就是你拿一個王鐸的手札改成王鐸的條幅,如果沒有這個對於這個章法有極其深入的理解,你做出來的東西照樣是沒有任何的氣息可言。」
看來,王鐸的成功和米芾一樣,就是先經歷了對古人的大量臨摹學習,融會貫通後進行創作時做到了「不知字從何處來」。而且他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就是如何做到行草書手札展大書寫。之前我們也介紹過,展大書寫絕不是簡單的放大就可以了,結體、章法等都要隨之改變,要變得符合大字的審美標準。
萬騏暢老師第四屆草書展作品
萬騏暢老師也提醒我們,學習王鐸或者學任何書家都要有側重,不然眉毛鬍子一把抓就學亂了。什麼叫有側重呢?萬老師近一步做出了解釋:「比如說我們如果想看章法,那麼就要從大的觀感上去分析他的這種章法的組合方式。如果要是看筆法就要非常細緻的將他這個用筆方式一一練習並呈現出來,比如你要去明白毛筆的一些作用,就是毛筆在什麼樣的姿態下會出現什麼樣的現象,這個一定要清楚。那麼在字法上就是他的這個空間組合方式、如何串聯,然後最後形成章法,這個都要分開的練習。
分開的越仔細學到的東西就會越多,那麼至於你最後創作的時候怎麼去用這個就是依個人喜好去取捨,然後根據自己的審美傾向去進行重新的組合。」
王鐸書法在表現力上非常的豐富,但是過於豐富的東西我們學習起來往往也比較複雜。而這次墨池邀請萬騏暢老師開設的王鐸大字行書課程,就選了一件較平正的作品:《宿江上作詩軸》,這件作品整體比較平正、不複雜,這就可以有利於我們抓住王鐸的一些內質,降低了學習難度。學行草書的展大書寫時,通過臨摹這件作品就更容易理解其中的要領。
萬騏暢老師首屆「汝帖杯」全國書法作品展 優秀獎作品
王鐸大字行書更多的是在章法上還有用墨上給我們一種極大的啟示,這個啟示就是如何用大字的方式去呈現作品,比如漲墨的運用,利用軸線、擺動增加視覺效果啊等等,這些在課上萬老師都會深入講解。
萬騏暢,1994年生於羲之故里,現居上海,齋號耕煙堂。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全國第四屆草書作品展 中國書協
全國第四屆隸書作品展 中國書協
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篆刻展 中國書協
上海市第四屆草書展 優秀獎 最高獎
首屆「汝帖杯」全國書法作品展 優秀獎
首屆「華東書院杯」山東省書法篆刻作品展 優秀獎 最高獎
「光輝歷程」第六屆上海市民藝術大展 優秀獎
第八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藝術大展優秀獎
儒山聖水:紀念孔子誕辰2564年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
首屆「養生文登、墨香齊魯」杯山東省書法篆刻作品大獎賽
山東省慶祝建國65周年「世紀城杯」書法展
第二屆山東青年陶瓷印展
「金石永固」首屆全國篆刻大展
濟寧市首屆「孔子書法獎」書法篆刻展
第二屆王羲之書法獎
首屆書聖書法大展
作品欣賞
萬騏暢老師第四屆隸書展作品
萬騏暢老師四屆青年展作品
來源於「墨池」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