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山料好開採?親眼看過你還這麼認為嗎
珠寶玉石分不清,價值高低看不懂,那就請看李夢雨的珠寶玉石科普小講堂!
日常,夢雨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兒,客戶過來就問有沒有和田玉籽料手鐲(吊墜),一問要什麼價位的,回答幾百幾千的都有,真把籽料當白菜了!然後給推薦山料,人還不樂意,說山料不好,山料多好開採啊!
每當這時,我內心總會憤憤道:山料好開採?真要你親眼去看看你就不這麼說了!
這漫山遍野,一眼望去,已經被挖的滿目瘡痍!
這就是挖玉人(開玉人)日常工作的場所,行走在岩壁間,也是觸目驚心!
從下往上看,這山壁可不是天然這樣的,完全是人挖玉挖成這樣的。從上往下看,這高度真夠慎人的。
小哥嘗試了一把挖玉人的工作,還沒一會,已經累的不行,而挖玉人一天卻都是這個狀態!
不要以為山料就是漫山遍野都是,能挖出來玉的並不多!
玉石也都是夾雜在山石之間,所佔的比重很小!
挖的過程中,也是邊挖邊觀察,看有沒有可能挖到玉石!
運氣好的話,能開出像上面圖中這樣的料!而大多時候,挖到的都是沒用的石頭!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田玉山料開採以前會越來越先進!使得開採規模大且產量大,而且可以更好的保證玉石的完整性。
建國後,剛開玉時,跟古人差別不大,不管是技術還是工具都很原始,用鐵釺子、用大榔頭,這些工具造成開採也僅僅局限於地表,規模小,效率低! 一個礦口一年能有3噸左右的產量就算不錯了,這裡面可能還會有墨玉、青玉、青白玉,白玉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後來,人們改用打眼放炮的方法,開山採石這一環節效率大大提高,但對於玉石產量,並沒有實質性的提升!
到了七十年代,和田玉山料開採逐漸以硐採為主,用風鑽、電鑽打眼爆破,效率有所提高,但采玉的風險性比較大。年產量不穩定,少數年份甚至於顆粒無收,多的年份則每年七到八噸的產量。
慢慢的,山料開採也逐漸向地下發展,達地下50米,但是采出的青白玉多,白玉少見,銷量亦不佳。當時對玉石損害減少金屬燃燒劑爆破法還沒有普及,使用較少。
總之,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山料開採並沒有大家想像的簡單!喜歡玉石,要懂玉石,更要接受玉石的不完美(天然紋理結構)。
好啦!今天的珠寶玉石科普到此就結束了!大家覺得有用記得收藏和分享哦!
傳播玉石文化,致力於玉石價值評估體系的建立。我是李夢雨!
※《眼力大考驗05期》這串藍松石優化過嗎?藍、綠松石有什麼關係
TAG:李夢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