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emoirs of Tibet NO.20 自古吉隆去南亞

Memoirs of Tibet NO.20 自古吉隆去南亞

自古吉隆溝就是中國內地前往尼泊爾等南亞國家必經之地。這裡距拉薩市830公里,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131公里,素有「商道」、「官道」、「戰道」之稱。

從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一路向西,經過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佩枯湖,翻越海拔5236米的孔唐拉姆山,首先進入眼帘的是唐碑遺迹,這塊「大唐天竺使出銘」,記述了大唐使臣王玄策出使印度途經此處,被旖旎山水吸引,寫下「山腳則積雪堆擁,天際則白雲浮動」等文字刻石紀念。

歷史上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入藏,蓮花生大師入藏傳法都取道這裡。蓮花生大師見此地山清水秀、風景明媚,不勝感概,欣然命名此地為「吉隆」,以表達其無限讚譽之情。

12月初的青藏高原,氣溫已經很低,植物枯黃,白雪堆積。吉隆溝中卻是另一番景象。吉隆溝由北向南在喜馬拉雅山脈上,切出一條連接高寒的青藏高原和亞熱帶的南亞大陸的通道。其由北到南近3000米的落差,造就了雪山、瀑布、森林等與青藏高原不一樣的自然風光,隨著海拔的下降,氣候逐漸濕潤,樹木終年常綠,森林生機盎然,潺潺溪流從兩側山中飛流直下,匯入奔騰的吉隆藏布河中,喜馬拉雅長葉杉等珍貴的植物在此生長,白尾葉猴等動物在此嬉戲。四周山峰陡峭直入雲端,藍的純粹的天空,伴著白雪山頭,純凈神聖。

吉隆縣城駐地的宗嘎鎮海拔4300米,位於中尼邊境的吉隆口岸海拔1800米。1961年,中國國務院決定在吉隆設立海關,批准口岸開放。然而,受制於基礎設施不健全、樟木口岸興起等原因,吉隆口岸在上世紀80年代初走向蕭條。2009年底,西藏著手吉隆口岸復關工作,在沉寂30多年後,這個曾經對尼泊爾的最大陸路通商口岸—吉隆口岸於2014年12月1日正式擴大開放,有著「珠穆朗瑪後花園」之稱的吉隆有望重拾昔日繁榮。

由中國無償援建、從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直通尼泊爾熱索瓦口岸的公路已交付尼泊爾;中國318國道至吉隆口岸的公路以及中尼熱索友誼橋均已竣工,困擾吉隆口岸發展的交通問題得到解決,進行貿易的人們不再需要人背畜馱過鐵索橋,貨物的貿易量也將得到提升。

彼時,中國與尼泊爾95%的邊境貿易都是通過樟木口岸進行,然而,樟木口岸地處峽谷,地質災害較為頻繁,口岸的貨物吞吐量基本飽和,通關壓力較大,吉隆口岸的開通,很大程度上將緩解樟木口岸的通關壓力,促進中尼邊境的貿易發展。

2015年4月25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兩個口岸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任務在身,未能前往吉隆,卻目睹了昔日繁華的「小香港」樟木一日空城,至今還未恢復應有的記憶。

2018/1/2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志趣media 的精彩文章:

TAG:志趣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