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絲路瑰寶——彩陶帶您探尋《山海經》中的遠古圖騰

絲路瑰寶——彩陶帶您探尋《山海經》中的遠古圖騰

甘肅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彩陶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彩陶最為發達的地區,是智慧的結晶。精湛的技藝,流暢的線條,鮮明的圖案中蘊藏著的不僅是惟妙惟肖的藝術更是探尋《山海經》遠古圖騰的鑰匙。

甘肅鯢魚紋彩陶瓶——魚圖騰

鯢魚紋彩陶瓶小口、長頸、平底,腹上部有雙耳,頸部有堆紋一圈。瓶腹繪黑色人首形的鯢魚圖樣,人面、蛇身、爪足,一雙短臂向外伸出,全身為斜格紋,尾部彎曲。鯢魚俗稱娃娃魚,《山海經·北次三經》云:「決決之水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疾。」因「其音如嬰兒」也被稱為人魚。據說吃了鯢魚的肉可以治療痴呆之症。在明清刊本的《山海經》插圖中,鯢魚的四足還有人足、獸足之分。傳說遠古時期鯢是魚卻能用腳走路,還能上樹。在大旱的時候,鯢便含水上山,用草葉蓋住自己的身體,將自己隱藏起來,然後張開口,等天上的鳥兒來飲它口中的水時,乘機將鳥吸人腹中吃掉。

豬面紋彩陶壺——豬圖騰

豬面紋彩陶壺口呈葫蘆形、小圓口、束徑、曲腹、平底。口部繪四組三角形紋;腹部繪一圈二方連續的豬面紋,互連的豬面共享一個眼睛,很容易讓人想起一目國人。我們所熟知的《西遊記》中的天蓬元帥豬八戒就是豬面人身的代表。《山海經》中的豬是黃帝的孫子。原文是這樣記載的:「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意思在流沙東面黑水西岸,有朝雲國和司彘國。黃帝的妻子雷祖生下昌意。昌意生韓流。韓流長著長長的腦袋小小的耳,人面豬嘴羅圈腿、小豬的蹄子麒麟身,他竟然還娶淖子族阿女為妻,生下了顓頊。由此可見豬的莊嚴高貴不同於凶獸、異獸,而且演化為一種神的代表。《中山經》記載「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豕即為小豬,遠古時代豬已經成為圖騰出現,以至於很多歷史人物的前世也被演繹成豬精,比如安祿山、漢武帝以及愛國名將岳飛。

甘肅省蛙紋彩陶壺——蛙圖騰

小口、鼓腹,圓圓的眼睛,胖胖的軀體網格,上肢伸展、可愛至極。蛙紋在演變中逐漸趨於人形。馬廠彩陶上的蛙紋也被稱作「神人紋」或「人蛙紋」。「蛙」也同「媧」,《山海經》註:「女媧,古神女而帝者」。女媧作為生命、生殖、婚育等方面的文化象徵便是大家已經非常熟悉的女媧造人等神化傳說,即作為伏羲後、皇母、女帝以及祖先神流傳後世。

馬家窯彩陶紋飾流暢的圓點渦紋中是圓點猶如孕育生命的「卵」,而外圍渦紋則是「生命生成過程」的寫照,這種「生成」這象徵著人們對女媧作為祖先、創始和生殖神的認可。除了彩陶上的蛙紋,至今不少地區仍保持著蛙圖騰的遺迹。壯族有一種青蛙節叫蛙婆節,在每年正月的上半月天天為青蛙祭祀,唱青蛙歌;巫師在求神乞雨時也要跳青蛙舞,平時在祖先牌位上和門媚上也貼有蛙人;廣西左江崖壁畫中,亦繪有蛙神的形象。

黃河奔騰不息帶來了文明的曙光,絢爛奪目的彩陶孕育著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在風中低吟淺唱,訴說著遠古文明,為絲路甘肅增添了生機與活力。隱藏在彩陶中《山海經》中的圖騰您是否發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淼淼鄉夢 的精彩文章:

TAG:淼淼鄉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