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的CT與MRI表現
近年來,對腦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進展均很快,在診斷上,出現了一些新的診斷方法。特別是自CT、MRI應用於臨床後,卒中類型的比例也發生了變化。血栓栓塞性腦梗死發病率最常見,佔44%;TIA佔21%;腦栓塞佔21%,腦出血佔12%;蛛網膜下腔出血,女性(7.2%)比男性(5.9%)常見。
大約24%的患者臨床診斷為缺血性卒中,而CT發現為腦出血。故對已有腦出血的病人,對有條件的單位,CT檢查應作為首選,因腦出血發病後立即出現高密度影,可與梗死鑒別。同時CT可顯示血腫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腦移位、有無破入腦室,以便決定治療方針。
CT掃描
在CT上,腦出血的顯影取決於血液中血紅蛋白,它對X線吸收係數明顯大於腦組織,故呈高密度影。其密度變化又隨時間而推移演變。
(1)超急性期(發病至24h)新鮮出血為全血,血紅蛋白不高,且混有腦組織,CT值50~60Hu,呈較高密度影。
(2)急性期(2~7天)出血凝結成血塊,血紅蛋白明顯增多,CT值80~90Hu,呈顯著高密度影。
(3)亞急性期(8~30天)血紅蛋白和纖維蛋白分解,高密度血腫逐漸呈向心性縮小,周邊呈高密度影。
(4)恢復期(5~8周)出血塊完全溶解吸收,出血灶為黃色液體和軟化,CT表現為低密度影,邊界欠清。
(5)囊變期(2個月以上)病灶呈液性,和腦脊液相似,CT值0~10Hu。為低密度影,邊界清楚。腦出血血腫早期,周圍有程度不同腦水腫,呈佔位性。相鄰腦室、腦池及腦溝受壓變窄或移位。以後血腫及腦水腫逐漸吸收,佔位減輕,腦室、腦池受壓消失,恢復正常位置。當血腫及腦水腫完全消散,繼髮膠質細胞增生,腦軟化和腦萎縮,相鄰腦室、腦池和腦溝局部代償擴大,並向病灶處移位。貼近腦室之腦出血,可破入腦室。CT常可顯示破入部位、腦室內血腫的分布及含量。少量腦室內出血,聚積於側室三角區及枕角區,和腦脊液可呈等高液平面。大量者,腦室內為條塊狀血腫或充滿腦室外系統,呈腦室外高密度鑄型,腦室可擴大。
對原因不明的腦出血,可行增強CT掃描鑒別。腦出血1周以上,血腫邊緣有肉芽組織形成,顯示為環狀強化,形狀和大小與出血血腫一致,可持續4~6周。在增強CT電掃描上,顯示灶周水腫、環狀強化、液化血腫和中心凝血塊等,是典型血腫吸收期CT表現。
MRI掃描
腦出血MRI成像的主要因素,不僅與血紅蛋白含量有關,更重要的是所含鐵的性狀。鐵屬順磁性物質,故血腫的演變,主要是各種血紅蛋白內含鐵血黃素的演變過程,它決定著MRI信號表現。在MRI上,腦出血可分4層:位於中央的核心層,缺氧最重;其外的核外層,缺氧較輕;再外的邊緣層,吞噬細胞內有含鐵血黃素;最外為反應帶,腦膠質細胞增生和程度不一的腦水腫。因血腦屏障破壞,故為血管源性指狀腦水腫。
(1)超急性期(發病至24h)血腫類似全血,主要為含氧血紅蛋白,非順磁性,無質子和T2弛豫增強效應。MRI上,T1為等或略高信號,T2為稍高或混雜信號。血腫周邊無長T2、長T2水腫帶。
(2)急性期(2~7天)凝血塊形成,主要為脫氧血紅蛋白,順磁性。MRI上T1為等或稍低信號,T2為低信號。血腫周邊呈長T1和T2水腫帶。
(3)亞急性期(8~30天)血腫內主要為正鐵血紅蛋白,順磁性,有質子弛豫增強效應,故T1、T2均縮短,血腫邊緣含鐵血黃素沉著增多。MRI上,顯示典型血腫之分層現象,在T1、T2和質子密度加權上,均為中央低、周邊高信號特點。
(4)恢復期(5~8周)血腫基本吸收,主要為正鐵血紅蛋白,遊離狀態。MRI上T1、T2和質子密度加權均為高信號,周圍為含鐵血黃素沉著信號黑色環。
(5)囊變期(2個月以上)血腫溶解吸收,主要為遊離正鐵血紅蛋白,周邊為大量含鐵血黃素沉著。MRI上,病灶區呈T1、T2高信號,周邊為低信號環。腦水腫消失。如為含腦脊液囊腔,則呈T1低、T2高信號影。
MRI較CT優越之處,在於易顯示較小及較隱蔽處出血。例如,腦幹出血和小腦出血。除常見的腦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性腦出血外,對腦血管畸形所致的腦出血,還可顯示畸形血管的流空效應,使病因診斷更準確可靠。
TAG:神經外科醫生胡永珍 |